陈柏清
杨士奇是吉安府泰和县(今属江西)人,曾经辅佐明惠帝、成祖、仁宗、宣宗四代君王,史书称他举止恭谨,擅长应对,建言朝政,常常一语中的,深得君心。杨士奇一生宦海沉浮,身为四朝重臣,其高超的沟通艺术备受赞誉。
广东布政使徐奇统领西南时,赠当地特产与内廷官员,有人将馈赠名单呈给皇帝。明成祖看其中无杨士奇名字,于是召见杨询问。他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的时候,群臣作诗文赠行,当时恰逢我得病未有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如果我当时无病,是否有我的名字也未知。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下令烧毁了那份名单。
这件事情按照常理,既然接受礼物名单没有自己,杨士奇应该沾沾自喜,甚至有批评他人的机会。但是杨士奇没有这样做。他很客观地告诉皇上自己只是因病没有参与。言外之意,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自己也可能是名单上的人。然后接着告诉皇上,都是小礼物,不至于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杨士奇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谈论这件事,然后又委婉地劝皇上,法不责众;况且都是小礼物,不必小题大做,节外生枝。这样既使众臣感恩自己,增加了威望,又保持了朝廷的稳定。
杨士奇的沟通艺术高超,说与不说,说到什么程度,拎得清楚。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返回京师,稍微听闻了汉王夺嫡的打算以及其他不轨行径,于是问蹇义这些事情。蹇义没有回答,便又去问杨士奇。杨士奇对答道:“臣与蹇义都是侍奉东宫的,其他外人不敢对我俩谈论汉王的事情。但是皇上两次派遣其就藩,都不肯赴任。现在知道陛下要迁都,马上就请留守南京。这些请陛下仔细考察他的本意。”朱棣听闻后默然不语,之后起身还宫。过了几天之后,朱棣了解了所有事情,于是削汉王的两个护卫营,并安置其到乐安。
在汉王夺嫡这件事,之所以蹇义不回答,是因为做臣子的讨论皇帝家事不合适,也没那个胆量,不回答,又让皇帝觉得缺乏诤臣的果敢。但是这件事到了杨士奇这里,就变成小菜一碟了。他以实据实地回答皇上,为什么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问题不在自己,是别人不给他们消息源;又说了自己见到的,但没有说结论,因为结论要皇上自己拿,做臣子的有义务实话实说所闻所见。最后朱棣做出了选择,而杨士奇既做了诤臣,又避免了直接参与皇帝家事的祸患。不可谓不高明。
杨士奇高超的沟通艺术还表现在,不含糊、敢直言,深谙有理走遍天下的道理。明仁宗即位后,杨士奇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明仁宗在内阁时,蹇义、夏原吉奏事未退,老远望见杨士奇,于是对两人说:“新上任的华盖殿大学士来了,必定有正直之言,我们不妨都听一下。”杨士奇进言道:“皇上两日前刚下诏减免了岁供,可惜薪司又征枣八十万斤,这与前诏相矛盾吧!”明仁宗于是马上下令减免一半。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对于皇上的工作失误,许多臣子看得见,但有勇气说的不多。为什么杨士奇敢说?因为杨士奇深谙皇上也喜欢忠臣,涉及国家社稷的事情,明摆着的道理,皇上还是听从谏言的。所以他敢于直言不讳。这种逆鳞而谏,需要慧眼识别事情真伪,更需要直言的勇气,令人信服。
高超的沟通艺术是不是就意味着一片和谐?也未必见得。明成祖朱棣刚驾崩,明仁宗朱高炽服制二十七日期满,大臣吕震上疏请仁宗穿吉服。杨士奇则称不可,吕震随即高声厉叱杨士奇,蹇义见此,兼顾两人观点进言。次日,仁宗仍然戴素冠穿麻衣上朝,而廷臣中只有杨士奇与英国公张辅仍然服制如初。罢朝后,明仁宗对两旁人说:“父亲(指成祖)棺木仍然在停柩,我又怎能忍心易服,杨士奇所做的是对的。”之后,明仁宗晋升杨士奇为少保。
明成祖去世后,为什么劝仁宗穿吉服的吕震没有得到升迁,反而是提倡穿素服的杨士奇?正常来说刚刚登基的皇上肯定都想穿得喜庆一点,隆重一点。这是因为杨士奇的提议符合皇上想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孝道的心理,也符合礼法,所以此刻的杨士奇不但没有因为反对皇上穿吉服而得罪皇上,反而得到升迁。不但占领了道德高地,还得到了实际利益。
杨士奇能够一直得到重用, 与他本身的能力和才华分不开,但更得益于他高超的沟通艺术。无论是上对皇上献言,中为同僚分忧,下为百姓谏诤,都入情入理。当然,他高超的沟通艺术背后是其高尚的人格。
(摘自《演讲与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