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潇怡 刘子绮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工作模式和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尤其表现为对个人创造性特质的独特需求。
目前的人工智能系统虽然在提高效率和处理复杂数据方面具有优势,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创造力。你可能会说,它们能创作文章、音乐、图画,这些不是创造吗?事实上,这些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现有作品的模式复现,并不是创造。
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涉及对情感的理解、价值的判断、对未知的探索,使我们能跨越思维限制,创造无法预见的新概念和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创造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创造力 是什么?
提到“创造力”,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无关,更难以想象自己能成为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毕加索或莫扎特那样的天才,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以令人惊叹的原创性和震撼力改变了这些领域。然而创造力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认为:
人人都具有创造力或创造的潜力,由于先天和后天的相互作用,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创造力不一样,在不同场景中的创造力也有差异。
那么,创造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最开始,人们认为创造力就是一种认知能力,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力。后来人们发现,影响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创造动机和创造信心。判断有没有创造力,主要看两条标准:新颖性(独特性)和恰当性(有用性),这也体现在“创造力4P模型”中,即创造力的四个方面:
产品(product)。创造力被视作能够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或者对个人、社会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聚焦于创造者所取得的成果。
过程(process)。创造力被视为一连串基本认知过程的输出,主要反映在创造性思维上。
人格(person)。创造力是个体特有的、独特且不普遍的人格或个性特征,创造性行为是创造者人格特质的展现。
环境(places or press from pressures)。创造力离不开环境的作用,个体所处环境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创造力的高低。
从不同维度思考创造力的养成,你会发现:
·创造能力不是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使具备一定的创造认知能力,如果没有参与创造创新的动机,也不可能提高能力,产出创造创新型的结果。
·如果没有创造信心,觉得自己不具备创造能力,那么参与创造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
“新颖”和“适当”有适用的场景和情境。不是必须“提出独一无二的超越前人的观点”才能被视为具有创造力,我们学习的学科概念是前人创造的成果,如果你能对这些概念“再发现”,也能展现出学习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如何面对 智能时代 对 创造力提出的挑战 ?
智能时代,一些模式化的创新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有研究者将创造力分为卓越创造力和日常创造力。
卓越创造力和日常创造力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类型的不同。日常创造力的提出也表明创造力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
面对智能时代对创造力提出的挑战,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关注潜在的卓越创造力训练。因为在绝大多数领域,人工智能仍难以取代行业专家。
·从伪装的日常创造力到真正的创造力。以写作文为例,“小文人笔法”式的创作方式已不再具有创造价值,我们可以将日常写作的重点从表达训练转移到思维提升上。每个人的情绪、心境、阅历、文风这些特质是不可替代的,创作拥有这些特质的文章更有永恒价值。如果你有写作的冲动,又能笔耕不辍,你将有可能在写作上体现出自己的日常创造力。
怎样激发创造力?
被日新月异的技术裹挟前行,主动拥抱变化、拥有能够创新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激发和提升创造力呢?
第一,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
创新,以广博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没有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创新无异于无本之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创造性,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天赋,解决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实现知识积累和能力养成,才能更好地生成创造性的成果。
第二,发现兴趣、保持激情,把握体验创造的机会。
兴趣和好奇心是维持一个人长期专注于某一问题的核心。兴趣和好奇心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也可以发现或培养。
·保持对事物和现象的敏感性,带着好奇、批判的眼光回应知识探索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能够有机会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创造的过程及其产品,也能够更好地维持兴趣和激情。例如,了解某件物品的创造过程,参观博物馆,体验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社会调研等,都可以在亲历中发现新的可能性,为创新提供动力。
第三,具有创造动机和创造信心。
想要拥有创造人格,就要有创造意愿和创造信心。创造信心从哪里来?
·谁也不能在所有领域都达到很高水平,我们需要从追求面面俱到转向专注于自身具备天分的优势领域,深耕细作,深入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创造信心和效能感。
·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为什么需要解决、为什么可以解决,进而才能生成创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