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高效推进平陆运河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024-06-24 01:43:48梁悦舒
村委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平陆运河广西

梁悦舒

为了更好地发挥运河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文章结合广西平陆运河的实际情况,首先探讨了平陆运河的发展意义;其次从广西以及平陆运河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平陆运河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发展建议,以期让平陆运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广西平陆运河是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其为沿岸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向海经济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海洋产业深入内陆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还推进了海洋强国建设。将建设海洋强国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为推动沿岸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平陆运河将海洋强国战略延伸到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更好地实现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更大力度、更广范围融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平陆运河经济带将成为广西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载体、国际国内贸易互联互通的组织平台、区域经济重要增长带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平陆运河的发展意义

广西发展的难题之一是“广西货不走广西港”,平陆运河开通后,广西内河新增了一个出海通道,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船舶可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从钦州港出海,较由广州出海缩短了560km,将为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及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开辟更经济便捷的出海通道。这有利于突破制约我国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左右江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交通因素,进而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平陆运河开发为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向海经济、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开发初级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将有力促进南宁和钦州经济发展实现战略性突破,带动百色、柳州、来宾、贵港等市创新开放发展,推动我国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左右江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发展的建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向海图强,高效推进平陆运河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打造平陆运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平陆运河与乡村产业相结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发挥我区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优势,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广西打造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禽等六大产业集群,做实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桂字号”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做足“水”文章,发展水经济

一是仿照广东珠海“长隆水上乐园”模式,在运河沿线两岸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水上乐园”,创建“水”主题景点。二是打造高规格水上运动场馆(游泳池)、训练馆以及龙舟比赛河道等,带动教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三是借鉴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模式,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风情水上游文化产业项目。四是发展水产渔业养殖。参考钦州经验,打造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以及虾、蚝等养殖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委托生产、订单农业等形式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与企业、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钦州钦南区“钦州大蚝”品牌发展经验为蓝本,借鉴其“政府+企业+基地+农户+冷链+市场”以及线下线上营销等运营模式,建成平陆运河水产养殖业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发展珍珠产业,借鉴“珍珠之乡”浙江诸暨的发展经验,把小珍珠做成大产业,发展珍珠上下游产业链,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等方式,把珍珠产业做大做强。

2.做足“土”文章,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广西要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水资源,在“一村一品”前提下,发挥地理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等乡土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打造从育苗到深加工的产业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固提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促进乡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第一,广西在“菜篮子”产业发展方面,可以推广种植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双季莲藕,其具有种植时间短、管理粗放、亩产值高等优势,一般是3月栽种,5—7月成熟,采收后便可立即种植下一季莲藕,到9—10月再次采收;种植三大水生蔬菜(莼菜、芡实、茭白),这三种水生蔬菜在市面上价格高,但非常受欢迎,尤其是茭白,在北方一斤茭白可以卖五六元;研究鱼菜共生养殖技术,让当地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第二,广西是水果大省,盛产桂七芒果、百香果、菠萝蜜、罗汉果、香蕉、龙眼、金橘、黄皮果、砂糖橘等水果,地理标志产品有容县沙田柚、灌阳雪梨、东兰板栗、柳城蜜桔、恭城月柿等。广西可以在平陆运河沿线的村镇规划设计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特优水果生产基地,以打造地理标志品牌为目标,创新“一村一果”特色果业,积极推进精品水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确保精品水果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例如,广西澳洲坚果(夏威夷果),种植面积约526.67km2,位居全国第二,因此可以不断延伸产业链,树立品牌,提高广西澳洲坚果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三,广西是水稻种植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广阔,水稻一年两熟,一些地区还能实现一年三熟,其中著名的水稻种类有广8优香丝苗、粮发香丝、丰田优泰香占、鑫丰优868、穗香优9168、满香优1109等。水稻种植业可以充分利用平陆运河的灌溉功能,推广优质水稻种植,推进水稻品牌化发展。

第四,广西也是花茶种植大省,发展茉莉花、金银花、大新苦丁茶、六堡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拓展花茶种植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例如,广西横州茉莉花“1+9”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构建茉莉花与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9”产业集群,产业生态链逐步完善,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可以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让广西“茉莉花”通过平陆运河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第五,广西也是种桑养蚕的大省,被誉为“桑蚕之乡”。广西来宾忻城县是全国桑蚕第二大县,自主选育适合广西亚热带气候条件的优质蚕桑品种,创建国家级“广西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推进蚕桑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动广西从桑蚕大省向桑蚕强省迈进。

3.做好“聚”文章,建设农副产品集聚地及加工基地

平陆运河的开发使广西与东盟各国贸易更加密切,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和开发北部湾和东南亚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部湾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如经济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等,种类繁多,产量庞大。另外,北部湾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如中国鲎、海蛇、海马、儒艮和文昌鱼等。东南亚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另外,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如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

广西要整合本地资源,利用平陆运河这一有利条件,加大对外投资力度,让广西乃至全国的产品“走出去”,把东南亚等地的特色资源“引进来”,形成一条特色贸易带。平陆运河的建设将加快推进向海经济的发展,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现“江海联动”,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理念,结合北部湾资源和东南亚资源,规划资源集聚地和加工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平陆运河通航后,南宁成为百色、崇左等地货物的集散地与中转站,建设了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加工中心,打造了农副产品品牌,助力了第一、二、三产业发展。

推动平陆运河与地方工业产业相结合

广西可以借鉴埃及建设“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做法,打造“平陆运河走廊向海经济带”。广西应扩大开放,持续推动“三企入桂”,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和钦州港片区建设为统领,在运河沿线产业园区内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多个现代产业园区,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把运河沿线打造成连片的“向海经济”产业带,带动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开放合作,构建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依托来宾市碳酸钙产业,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贺州、来宾为重点,崇左、玉林以及防城港上思县、玉林兴业县等各有侧重的碳酸钙产业发展格局,碳酸钙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四类500强”龙头骨干企业以及“专精特新”等高成长性企业,助力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多模式运作,推动沿河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目前,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是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第一,政府应根据各地条件及特色,充分考虑产业布局、生态优势,做好乡村文旅规划的顶层设计。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对运河沿线两岸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推进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开展乡村间评比活动,提升乡村风貌,推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打造多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特色小镇。发展酒吧街、艺术街、时尚街、主题街,并引进娱乐项目,如旅者营地、大观园、亲子园、赛龙舟、滑翔伞等,增加和丰富景区的业态和功能,打造特色体验馆和市集,推动民宿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集农家乐、滨海康养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第二,围绕“桂”名片做好旅游产品设计,推进景点景区“串珠成链”,拓展文旅融合空间。积极宣传广西平陆运河,将“桂”名片和海洋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为向海图强夯实文化根基,提供价值支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挖广西铜鼓文化、戏曲文化、壮锦文化;将沿河特色小镇景点景区串联起来,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定期举办“开渔节”“珍珠节”“蚝情节”和京族哈节等滨海民族特色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以“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打响“壮乡三月三”运河多日游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少数民族服装,体验歌圩会和抛绣球活动,品尝“五色饭”等传统特色美食,体验广西特色民族风情。

第三,发挥政府招商引资平台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公司+农户”“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模式,形成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动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第四,健全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宣传乡村旅游景点和民宿,为游客提供吃住玩攻略、食宿预订、路线导航及信息查询等服务,提升游客旅游的便利性,促进沿河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推进平陆运河沿线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把“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和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岑溪市委员会党校)

猜你喜欢
平陆运河广西
平陆运河正式开建
珠江水运(2022年18期)2022-10-16 08:43:58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4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黄河之声(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2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黄土高原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
绿色科技(2014年3期)2014-07-11 22:00:56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湿地美 天鹅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