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不断发展,其管理活动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在发展环节中开始重视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管理会计指的是以管理会计的视角对单位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约束,以此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方法。但是管理会计建设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部分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导致财务工作附加值相对较低,财务仅能够参与到核算环节中,无法全面参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建设进行分析,认为管理会计作为事业单位管理重点,事业单位只有充分重视管理会计的要求,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
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的基础核算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财务人员不需要再耗费大量时间开展基础核算工作,而且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重视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管理会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财务参与事业单位各项管理环节的重要举措。事业单位在实施管理会计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工作的价值,并借助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促进单位实现发展的目标。本文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事业单位如何通过管理会计建设,在单位不同业务领域及工作环节落实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对事业单位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改进工作流程具有一定意义。管理会计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事业单位各级人员都要参与到其中,结合单位管理活动实际特点,制定管理会计规划,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有效防控管理环节中的各类风险,实现健康发展。
1 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
2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问题
第一,财务人员素质不足。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素质,拥有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但是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符合管理会计的要求,仅能够开展简单的基础核算工作,不能参与到各事项的管理环节中。由于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很可能影响财务工作的开展。
第二,未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在资源配置环节中,全面预算管理要求财务部门全方位配合,关注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协作要求,通过分析预算事项为业务流程开展提供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环节中,财务无法结合业务环节实际特点做到对业务流程的全面关注及有效控制,很可能发生财务与业务之间配合不足的问题,对各类活动的约束力度不够,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第三,财务分析不科学。长期以来很多事业单位在财务分析环节都是以财务指标来分析单位各项业务数据,仅以财务数据视角分析具有片面性,导致财务分析无法做到对业务流程的科学支持。
第四,信息系统建设不足。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事业单位要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由财务部门充分关注信息系统对各类管理流程的支持。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其财务系统无法为各环节提供数据及管理支持,导致数据分析不准确,出现财务数据质量低下、财务工作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3 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建议
3.1 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到管理会计建设过程中,通过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实现价值协同,转变财务工作视角以及看待问题的思路,确保管理活动各项工作流程能够适应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求。首先,财务要全面参与到管理工作环节中,包括开展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并结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实际特点,站在业务第一线立场分析各部门工作要求,积极与各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多站在各部门立场上考虑问题,以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全面改进自身工作模式并形成科学的管理决策,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例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到各项管理决策中,明确自身工作定位,结合财务工作要求及管理环节中的重点,主动与单位管理层进行沟通,将财务管理理念传达给单位管理层。其次,转变财务人员的思维模式。在管理会计视角下,要确保财务人员的思维模式能够和业务形式相协调,让财务与业务能够站在彼此的视角看待各类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要重视转变财务人员的思维模式,让财务人员的思维突破禁锢[1]。例如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流程要求,形成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意识,结合业务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与业务部门配合及协调,站在单位整体的视角,以管理会计角度分析业务流程中各节点的控制标准,以加强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及配合,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例如在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人员要具备系统性思维,能够站在事业单位整体的视角及宏观角度,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以大数据视角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工作环节中的不足,将各项管理流程要点向业务部门传递,为业务环节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建议。最后,财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落实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应用管理会计的语言及视角,对各类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以及与管理者进行沟通,让单位所制定的各项策略更加符合单位的实际发展要求。例如财务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业务沟通,让业务人员了解财务活动要求和业务活动开展状态,为业务活动提供支持。
3.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第一,有序编制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活动的核心环节,是财务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要充分落实全体预算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措施,做到对单位各类工作的科学控制和约束,有助于单位管理流程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形成对管理环节的科学控制和优化。事业单位要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就要让财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对预算编制各类事项进行合理协调和控制。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要落实上下结合的管理原则,财务部门要对各部门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析和计算,关注单位工作模式及管理要求等方面要素,促使预算编制尽可能符合单位发展规划。单位按照上下结合的模式实施预算编制之后,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同时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例如在每年年末时,由财务部门确定具体预算编制要求,让各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以此形成预算编制方案,之后各部门结合财务部门的要求,以零基预算的方法着手开始编制预算,编制之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确保预算方案能够切实考虑到各部门实际要求及工作特点。财务部门对预算进行汇总之后,如果预算基本合理则提交至管理层进行审批,反之则要求各部门对预算工作各事项进行优化和调整。其次,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为了落实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控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环节要让预算编制内容尽可能细化,根据财务工作实际特点建立合理的预算编制标准。通过将预算编制流程进行细化,让预算编制合理。最后,强调预算编制要求。财务部门要与各部门进行积极沟通,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环节要充分考虑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不能仅以上一年度的数据为标准,而是要结合单位实际工作任务要求,做到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科学分析和控制。
第二,严格执行预算。首先,财务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预算监控措施,要求单位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并对各类工作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反馈,为单位预算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支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要定期对预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预算执行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到改进预算工作的具体方法,确保预算工作中的各类问题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处理和优化[2]。其次,对各类预算事项进行审批。为保障管理工作要求得到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落实预算调整审批机制,由财务部门对各类预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查。如果预算存在重大偏差,要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算,让预算执行更具严肃性。只有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导致预算无法继续执行时,才能对预算进行调整,避免盲目调整预算。建立严格的预算调整控制策略,确保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3.3 健全财务分析
第一,让财务分析有针对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财务分析环节要转变传统的仅按照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方式。优化财务分析模式及转变财务分析状态,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分析策略更加符合工作要求,做到对单位各类管理活动的科学分析。一方面,对单位基层人员实施财务分析要侧重于对各项基础工作的分析,关注基础环节中各项活动的开展状况及管理流程情况,包括分析单位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成本费用管理情况、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等。另一方面,对管理工作进行财务分析。这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包括分析单位工作流程开展情况及各项工作执行状态。在分析过程中全面关注可能影响单位管理的各项关键要素,结合单位管理特点,关注单位长期发展,分析单位在管理环节中的工作完成情况、财务部门任务要求落实情况等方面信息,为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第二,开展外部环境分析。在实施财务分析环节,财务人员要对外部环境展开分析。通过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方式,让事业单位掌握整体管理环境中的各类要素。一方面,开展外部政策分析。由于政策是影响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政策分析环节,财务部门要关注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管理政策要求,结合上级部门管理政策,优化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流程,确保单位能够实现对管理环节的科学控制。另一方面,对单位所处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不同事业单位的发展任务及整体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单位在实施财务分析环节要站在长期发展视角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关注单位发展环境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规划,帮助单位找到发展方向及工作流程中的不足。
第三,实施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一环。单位在财务风险分析环节,要关注影响单位管理活动的风险,判断各类风险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可以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关注事业单位在运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结合风险点的具体情况及风险的严重性,建立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事业单位不同类别的风险得到有序管理[3]。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对各类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了解各类风险的特征,并落实相应的应对机制。例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发现风险点之后,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序处理。
3.4 完善信息化管理
第一,健全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建设环节,事业单位要让财务充分参与到业务流程中,实现对业务流程的支持,以此优化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让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衔接,让数据互联互通,同时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持。事业单位财务系统的管理模块要包括预算编制、授权审批、核算等。资金管理模块包括审核、支付、核算等,合同管理模块包括授权审批、合同结算、合同管理、收支管理等,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预算、资产采购、资产日常核算、资产盘点、资产处置等,政府采购模块包括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在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内部各模块之间的信息能够实现互通,并且单位能够借助信息系统对各项管理流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单位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各项工作流程的实时监控,达到提高单位管理效率的目标。
第二,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数据接口。事业单位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解决传统信息系统混乱产生信息孤岛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接口的方式,让各系统之间实现衔接,包括让单位的一卡通系统、资产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等信息接口实现衔接,让单位各类数据能够实现实时传递,为单位优化管理系统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环节中,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工作体系和管理模式,有助于单位建立科学的管理平台,对各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协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4 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流程不断完善,管理会计成为事业单位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在管理会计建设环节,事业单位要全方位认识到管理会计工作流程建设要求。通过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单位在工作环节中全面控制风险点,以促进单位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改进。通过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能够让单位在发展环节形成对各项活动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促进单位发展及改进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事业单位在发展环节中,要进一步结合管理会计工作要求及各项管理活动标准,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确保管理会计工作流程能够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珊. 对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管理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21(9):127-128.
[2]郭则江.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21):83-84
[3]原琳.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6):70-72.
[作者简介]杨媛媛,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