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14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运营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公立医院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要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以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率提升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公立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设备利用效率低下、医疗人才流失浪费等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研究公立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路径和策略,对于提高公立医院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立医院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1.1 人力资源配置
一些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薄弱,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医院整体运营效率下降。一些公立医院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招聘流程,导致招聘人员与医院需求不匹配,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高层次医疗人才短缺,基层医疗服务人员过剩。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导致医院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影响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薪酬分配制度中,存在薪酬与绩效挂钩不严、薪酬分配不公等问题,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了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对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投资有限,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限制了医院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1]。
1.2 物资资源配置
尽管公立医院通常拥有相对丰富的物资资源,但不同医院和医院内各科室的资源分配水平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地区可能拥有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可能面临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市区的公立医院通常拥有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更高的服务水平,而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医疗资源不足和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
在设备配置方面,虽然公立医院一般都有基本的医疗设备,但设备的水平和先进性取决于医院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医院可能存在设备老化和更新不足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人员配置方面,公立医院人员相对充足,但不同科室、不同岗位的人员分布可能不均衡。例如,一些部门的医生可能过多,而另一些部门可能面临医生短缺的问题。此外,护理人员的配置可能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高强度和高压的部门。
在床位配置方面,公立医院的床位数量通常是根据医院的规模和实际需求进行配置的。然而,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时期,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或患者需求增加,可能会出现床位短缺的情况。
2 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优化理论
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主要包括公平理论、适宜性理论和效率理论。公平理论是指所有参与者获得公共资源的平等机会。公立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要考虑公平原则,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获得医疗资源,避免因地理、经济等因素造成医疗资源分配不公。适宜性理论是指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资源,不仅包括内容和数量,还包括质量。公立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资源的配置与患者的需求相匹配。效率理论从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利用技术效率指标进行效率分析。公立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时,需要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这些理论为优化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
2.2 经济效益理论
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理论主要包括效益理论和成本管理理论。效益理论主要探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关性。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中,投入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因素,而产出是指所获得的结果和效果。当获得的劳动成果超过投入生产要素的消耗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效益。公立医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保持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成本管理理论建立在管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企业和事业单位资源开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涉及两个关键方面:预算和控制。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和道德标准、医院工资和日常开支等内部因素都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例如,技术水平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治疗效果,这与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2]。此外,医院的收支水平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主要涉及医院实施的经济政策和药品价格等因素,支出水平涉及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2.3 社会效益理论
公立医院社会效益优化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服务理论是公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的基础,其首要任务是满足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要求公立医院在提供服务时,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其次,福利经济理论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公立医院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第三,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公立医院应通过科学地管理和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最后,医疗体制改革理论是推动公立医院社会效益提高的重要动力。公立医院应积极响应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号召,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升的策略
3.1 优化人力资源
医院需要根据其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制订长期和短期人力资源计划,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未来的人员需求、制订招聘计划和设定培训目标;调整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和其他职位的比例,以符合行业标准;通过招聘和选拔,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岗位要求;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和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高峰期和特殊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训和晋升;根据医务人员的表现和贡献,制定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团队建设、沟通等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外部人才和技术资源,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3]。
3.2 优化物资资源
医院需要对其物资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了解各部门的物资使用情况,分析物资消耗的模式和趋势,并预测未来的物资需求。通过这些评估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物质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根据物资需求评估结果,制订具体的物资资源配置计划,确定各类物资的采购数量、采购周期、储存方式等。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库存管理,以确保材料的及时和充足供应,避免出现材料短缺或过剩的情况。为确保物资资源的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物资使用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部门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物资使用中的问题,确保物资资源合理使用和节约。通过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物资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方便各部门间物资的调配和利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物资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优化物资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3.3 优化管理流程
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引入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使管理流程更加透明和可追溯,实现医疗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积极推广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新挂号方式,有效解决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合理配置门诊资源,建立阶段性预约制度,进一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整合优化诊室、检查室等功能区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检查和检测过程中,可以采取集中预约和结果共享等措施,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建立有效的部门间沟通机制,加强医疗团队之间的协作与协调,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医疗服务。明确医务人员的分工和职责,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冲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通过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搜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效益分析
4.1 成本效益分析
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优化资源,公立医院能够从多个维度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具体而言,通过精准地调配和培训员工,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和专业能力,还能有效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或冗余,从而降低相关成本;对医疗设备实施恰当的维护和管理,不仅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显著降低因设备损坏或过度使用而产生的维修及更换成本;优化药品和耗材的采购、储存及使用流程,可以减少浪费和损耗,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此外,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完善医疗流程,还能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包括水电费、房租以及人员工资等[4]。
4.2 运营效率分析
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使公立医院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人力、物力、设备资源等,公立医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更充分地利用资源,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资源优化配置还可以帮助公立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和损失,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吸引更多患者就医,提升公立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形象,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3 服务质量分析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可以更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医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提高服务效率,使患者更快地获得医疗服务。此外,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医疗服务。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公立医院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医疗资源,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更合理地使用医疗资源,可以减少浪费和费用,降低服务成本,并为患者提供更经济实惠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5 公立医院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效益分析
公立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缩小城乡、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公立医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减少浪费,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公立医院就诊,从而扩大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还可以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医疗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6 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可以实现医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效率。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公立医院资源配置领域的最新动态,以期为推动公立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正玮. 浅析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J]. 财讯,2024(4):66-68.
[2]万翠翠. 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财经界,2023 (33):132-134.
[3]李峰.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优化[J]. 中国产经,2022 (22):82-84.
[4]黄轶凡. 优化县级医院设备资源配置的运营管理实践[J]. 经济师,2023(10):263-265.
[作者简介]房奕含,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出纳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