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之先破后立

2024-06-20 08:55:00田飞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19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读书

田飞

美文引路

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

◎王清铭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他现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晒读书,估计有些人鄙视的目光只会落在他的粗缯大布上,对他那种因腹笥丰赡而显露的轩昂气宇选择性失明。苏轼活到现在,大概也不敢晒读书了,因为近来有一种说法,晒读书就是“装”。

对上述说法,我自然一笑了之。还好他们嘲笑的不是读书,而是晒读书,这情有可原。

如果嘲笑读书,那可能意味着“读书无用论”正借尸还魂,若长此以往,反智思潮可能泛滥成灾,这就堪忧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可以用来调侃,若读书少都可以拿来炫耀,那文化真的就荒芜化了。晒读书,最差的评价是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当然不好,但最少说明读书和文化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还是衡量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时代连附庸风雅的人都少了,其价值观可能扭曲了。

晒读书成为贬义词,事出有因。朋友圈里心灵鸡汤盛行,弄坏人们的胃口;微博大V们大秀读书,以读书的名义营销自己和商品,搔首弄姿,引人作呕;网络晒读书“秘籍”盛行,我就好几次看过类似《如何在朋友圈高逼格地晒书》这类提供“装”的利器的帖子……

朋友圈里曾多次转载一篇文章《这个社会在极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想必那些嘲笑别人晒读书是“装”的人多数也曾转载过吧。他们嘲笑晒读书,很多不是认为读书不好,而是反感装读书的形式主义风气,恨之切用力过度,误伤了那些真读书的人。当然,读了书,要不要晒,这是另一个话题。人们把晒读书当成“装”,从积极的一面说,是期待有人真正静下心来,而不是摆拍装文艺范儿。

钱锺书、杨绛等大师的很多照片就是在书房里拍的,没人会说他们“装”,原因是他们把身后的书籍化为了满腹的经纶。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把书当作敲门砖,还有人用来装潢门面。真正爱书读书的人,大概是不会去“装”的。读书不是走马看花,更不是借花炫耀,而应是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那些潜心于书的人,晒一晒读书也无妨,有人说你“装”,你就“装”得彻底些,把书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独特气质。对那些讥笑你“装”的人,你大可反唇相讥:“你也来装啊,装出自己的学问。”

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但最好的是把自己变得风雅起来。以前有一句话曾刷爆朋友圈:“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我愿以这句话与爱书者共勉。

(选自《半岛都市报》2017年5月22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这篇文章议论之先破后立主要表现在:

1.反驳论点。反驳论点往往通过提出新的事实论据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具体来说,先总括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本文中,先举反例,若苏轼“现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晒读书,估计有些人鄙视的目光只会落在他的粗缯大布上,对他那种因腹笥丰赡而显露的轩昂气宇选择性失明”,随后亮出自己的观点——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反驳论点还可运用归谬法,即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将这种说法加以引申,得出一个十分荒谬的结论来。

2.反驳论据。论点、论据是议论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就会颓然倒塌。论据通常有两种: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从这两方面入手,揭露其事实虚假或理论荒谬。本文主体部分通过举例论证来驳斥“晒读书”的危害,批判陈旧的观点,进而论证文章“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观点的合理性。

3.反驳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此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能达到反驳的目的。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一篇文章内的观点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当……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从这一角度入手展开反驳。本文以嘲笑读书的危害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注重读书的好处。

学子佳作

好奇心

◎雷 诺

好奇心,通常被认为是一颗希望探索未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的一颗“心”。

“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这些只能称作“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如果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比比皆是。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便是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寻斗转星移的奥秘,品味云卷云舒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得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考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社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地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即便我身陷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正的“好奇心”,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更何况,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湖北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采用了先破后立式的论证手法,开篇就批判了对好奇心狭隘的理解,进而提出观点,阐述真正的好奇心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作文通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作文主体部分先批判鲁迅文章中的狭隘好奇心和中世纪西方落后的好奇心,然后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提出真正的好奇心是什么。作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凝练。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读书为了什么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