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秋天的早晨变化多姿,秋天的正午阳光温暖,秋天的雨夜漫长寂寥……陶渊明一句“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盛赞秋色清澈秀雅,王维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咏叹秋景幽清明净。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的北国秋色图,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的眷恋之情,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秋天的故事丰富多彩。
秋天,引发你怎样的怀想和感悟?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文在线
古都的秋
我曾赏过北京的秋,也曾品过江南的秋。北京的秋味,豪放、洒脱、直率,就像北方汉子一般;江南的秋味,恬淡、含蓄,就像南方温婉的姑娘。古都的秋韵,如果你细品,内里既有北方的奔放,又夹杂着江南的柔情,这样一来,古都秋天的层次和意蕴也就更丰富,更耐人寻味,更引人入胜了。(表述冗长,语言需更加凝练。)
微凉的秋风轻抚着金黄的叶子,静静携着它们翩翩起舞,有时还发出清脆的风铃般的响声。路上匆匆往来的行人,也多驻留轻快的脚步,欣赏着这叶的华尔兹;拾起这一张张秋的信笺,信上没有字,唯有金灿灿一片,但却意外写尽了秋的韵味。叶子一副扇状模样,薄薄一片,上面镌刻着自然的签名,自然让它很轻易就被风儿所裹挟离去,飘飘然吹进人们的手里,飘飘然吹进人们的心里。(情感的投射过于着急,有种为“写景抒情”而“抒情”的感觉,且这里的落叶并不能体现古都的特点,选取的意象有点“大众化”。)
像我一样热爱生活的人,秋天是一定要去城墙根底下转转的。秋日的清晨坐在城墙根下的小店里,古都的老人们都钟情于一杯浓茶,静静坐下来细细品尝着这独属于早晨的清闲和安静,以及朝阳升起后,从墙根和茶馆的窗中漏入的人间的斜阳。他们从黎明时天一片漆黑时进入茶馆,一直坐到天明,坐到月影消失,坐到星光熄灭,从万籁俱寂一直坐到人声泛起。墙根下,是属于每个古都人的公园,公园的树到了秋天都脱去了青涩的皮囊,换上金黄抑或火红的秋装,树间时时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鸟鸣,鸟鸣声下往往点缀着一两朵斑斓的牵牛花使作陪衬。(老人们“从万籁俱寂一直坐到人声泛起”没有交代缘由,会让读者感觉很突兀,从逻辑上,不能说服人。)
古都的秋季,硕果累累,洛川的苹果、富平的柿子、大荔的冬枣、户县的葡萄……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这必然看的你眼花缭乱,顾不得享口福,就感到微微的有些醉意了。硕果的香气溢出院墙,把满城仿佛都浸润在香气之中。这时候你若要来古都啊,街边总有许多开着农用车或挑着扁担的,里面无不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小贩们吊着嗓子,大声地叫卖,有的甚至为自己的瓜果编上一段段歌谣“洛川的苹果甜又香,口感脆爽味道长”“大荔的冬枣鲜又甜,皮薄肉厚口感绵”……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水果的香气配上点音乐,使人们的脚步变慢,嗅着听着古都秋的美丽。如果你要去买,老板们会热情地招呼,譬如你买一袋苹果,热情的老板们高低要再送你些柑橘、葡萄、大枣之类,称作“随赠”,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我曾走遍世界的许多角落,可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古都的民风是无与伦比的。那一种淳朴、诚信、率真,像一条神秘的古道,连接着古城的每个人,淳朴了民风,肃清了社风,安定了社稷。(“我曾走遍世界的许多角落”,起笔有点太大,若能把前面的“北京的秋”“江南的秋”放在此处加以描述,可能收效会更好。)
我本想用笔绘下古都秋的全部,但终究在这金秋飘香中沉醉迷了归路。
◆升格建议
本篇作文巧用修辞,调动感官,语言灵动,能看出作者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但也有不足之处:所选取的意向本身很有韵味,但和古都的关联不是很大,文中的落叶、城墙下喝茶的老人、热情的小贩,加之作者到最后都没有点出地名,很难让读者判断这是哪座古都。作者可以重新梳理文字,点明主题思想,用真诚打动读者。
化蝶之作
古都的秋
◎段旭洋
古都的秋,既有江南的诗韵,又夹杂着北方的厚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修改后开篇,简洁凝练,突出“古都的秋”的特点。)
银杏叶是古都之秋最美的馈赠,扇状模样,薄薄一片,上面镌刻着自然的签名,像一封随意投递的信笺,随风起舞。飘飘然,吹到青砖古瓦的城墙上,伴着高亢的秦腔,秋声渐浓;飘飘然,吹到俊秀壮美的骊山,夕阳晚照中秋味渐浓;飘飘然,吹到曲江流饮,和着文人墨客的诗篇,秋意更浓。偶然捡拾起一张秋的信笺,信上没有字,却写尽了属于古都之秋的韵味。(本段把“落叶”具象为“银杏叶”,段落之间的表达调整顺序后,自然灵动。尤其后面三个“飘飘然”,吹到“城墙”“骊山”“曲江”,选取典型意象,作者虽句句不提“长安”,但句句写的是“长安”。)
热爱生活的人,秋天一定要去古都的城墙根下转转。清晨,坐在城墙根下的小店里,看着太阳升起,跃过城墙,阳光从小店的窗中漏入,再要上一碗羊肉泡馍,聆听着窗外粗犷的秦腔声、遛鸟声、谝闲传声(方言:聊天),人间烟火气瞬间升腾起来。穿过城墙下的公园,打太极的、跳广场舞的、练毛笔字的、穿着唐装吟诗作对的,好像带我们回到盛唐,再遇上热情的乡党问一句:“吃了吗?”这一天的精气神便有了。(修改后的城墙根下,不再飘浮云端,而是充满了烟火气,作者调整后的文字,从逻辑上说得通,语言质朴,有打动人的真诚。)
古都的秋季,硕果累累。洛川的苹果、富平的柿子、大荔的冬枣……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这必然看得你是眼花缭乱,顾不得一享口福,就感到些许醉意。硕果的香气溢出院墙,整个古都都仿佛浸润在果香之中。
这时候你若来古都,街边总有许多开着农用车或挑着扁担的小贩们,简陋的摊位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小贩们吊着嗓子,大声地叫卖,甚至为自己的瓜果编上一段段歌谣“洛川的苹果甜又香,口感脆爽味道长”“大荔的冬枣鲜又甜,皮薄肉厚口感绵”……歌声在香气中颤动,仿佛具有魔力一般,让人们的脚步放缓。如果你凑上前去,老板们会热情地招呼,你去买一袋苹果,他们此时高低(方言:必须)要再送你些柑橘、大枣等农产品,称作“随赠”,如果你拒绝,老板们会硬塞在你的手心,以示热情待客。这是深埋在古都人骨子里的淳朴和善良。(本段描写古都秋季的瓜果与小贩的热情,充满了地域特色,展现了人情美,流露了作者对古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我曾去过江南,品味过陶文杰画作里从芦苇深处悠然而来的一叶小舟,沉醉在柔美的吴歌声里;我曾去过北平,听过西山的虫鸣、潭柘寺的钟声,看过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可我依然深深眷恋这古都的秋,飞舞在古朴街道的“黄色精灵”、烟火气升腾的城墙根、果香飘逸的小摊位,当然,还有热情朴实的古都人,古都赋予了他们情怀,他们为古都注入灵魂。(将江南与北平写得愈动人,就愈凸显作者对古都的极致眷恋。在前面段落的铺陈描写之后,情感在此迸发,直抒胸臆,热烈而深沉。)
纸短,我无法用笔绘下古都之秋的全部;情长,但终究在古朴的深秋中沉醉了归路。(长短句相间,语言简洁干练,也不失变化活泼。于戛然而止中,将对古都眷恋的情感抒发得更加绵长深厚。)
【陕西西安铁一中湖滨中学】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内容更丰富,语言更生动凝练。在描写景物及人物活动中,穿插了古都的风俗人情,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古都的烟火气息,使抒情更浓烈、更有力度。同时,语言的驾驭更成熟,无论是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还是句式的重重交叠,还是典雅又生活化的语言,都彰显了作者文字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