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2024-06-19 00:00:00朱诚凌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米汤灶台柴火

柴火的味道萦绕在整个村庄里。

旧时农村烧饭做菜并不用燃气灶,不耗天然气,用的是真正的柴火,烧出的柴火味浸在饭菜里,便有了乡村的味道。

我们家的老宅,用的就是那种旧时用土砖砌成的烧火的灶台,中间架一口大锅,下面烧着火。其实一个人是可以做到一边烧饭,一边添着柴火的,但有人陪伴,一人烧饭,一人添柴,小小的厨房里就有了温度,而我尤其眷恋那种温暖。

我常年在外地生活,偶尔过年回一次老家。回老家必要先去老屋,带着满满的期待直冲进老屋的小厨房里。我们每次回家几乎都是赶晚饭,我喊一声奶奶,就充满渴盼地坐在了正对着灶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灶里的火跃动着,不停地呼着热气。奶奶看看我,心疼不已,“冷了吧, 烤一会儿火,很快就暖和了。”我信服地点点头,伸出冻僵的双手,靠近火堆,扑面而来的暖气吹散了心头的积雪,也吹暖了那一颗赤子之心。我静静地看着奶奶用布满沧桑的双手,娴熟地在案板上切着菜,随后将切好的菜倒入烧开的油锅中,用大铁铲来回翻炒,顿时,香味和烟火气弥漫在整个厨房中,一盘盘美味佳肴便陆续登场,全都是我最爱吃的,这应该就是爱的味道吧!

整个厨房都充斥着炒菜的“滋啦声”和饭菜香,异常温暖,像是久违的童谣,诉说着家的味道。我偶尔与奶奶聊上几句,轻声细语,尘世的清欢就是如此平淡而令人欢喜……

我在老家经常帮奶奶烧柴火,倒不是因为我勤快,大抵只是为了好玩和取暖。说是帮忙,实则都是帮倒忙,什么时候该添柴加木,控制火候,我是一头雾水。

好玩的同时,我也汲取了一些小经验。奶奶用老家话常说,烧火不用样,中间挖个凼。 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深意,大概是说烧火不用学做样子,只要把柴木中间留个凹凼,这样木头就会充分燃烧,不用一直添柴加木。其实我只敢往火堆里扔一些草儿,真正控制火候的柴木还是由掌勺人添加。

我在帮厨中,渐渐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草,一种长长粗粗,呈米黄色,它不经烧,沾火就成灰,只适合做捆草绳,问了奶奶才知道是稻草。还有一种短短细细的,深褐色,有点刺手,但很适合助燃,奶奶管它叫松毛,我想应该是松树的叶子吧。奶奶一般都是将四五根木柴堆成圆锥形状,下面留一个凼,倘若需要加点火,就示意我往凹凼里面添一些松毛,甚是有趣。

用灶火做出的米汤,经柴木之气熏染,甚是好喝。饭后,我总是舀一碗乳白色的米汤,盛一些锅巴,当饭餐的压轴。喝着温热的米汤,乡间柴火之味弥漫在嘴边,即使身处冷风中也不会再感到寒冷孤寂。它庇护每位游子的梦,使梦中的呢喃有了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只可惜现在老屋已不再住人。那沉积灶内的草木灰,是否还留存一息柴木香呢?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指导教师:桑苗

吉吉工作室

“画上炉灶与柴火,我们一起生来一起活……”赵雷的这首《画》总会让人忆起乡间柴火的味道。隆冬时节,有炉灶与柴火,家人在灶台边忙碌,随后其乐融融吃饭团聚,那简直就是“家”最好的诠释。

用土砖砌成烧火的灶台,中间架一口大锅,下面烧着火,亲人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翻着锅铲,于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飘散开来,燃烧的火焰把人烤得暖暖的。因为有“真心”存在,粗茶淡饭也吃得香。在灶台边帮忙的过程中,“我”渐渐知道了哪种草耐烧,知道了清香的米汤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更感受到了一家人团聚的那份温暖。

时光渐渐走远,捡拾柴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却在“我”心底浓缩成一种独特的味道,一份珍贵的回忆,一份扯动心扉的乡愁。之所以难忘,是因为灶台与柴火的背后是家,是天伦之乐,是游子牵扯不断的牵挂。那些日子虽然清苦,却犹如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赋予“我”力量。所以一闻到混合了泥土和松毛的乡间的柴火味道,“我”就会再次忆起过去,感知到流逝时光中爱的珍贵,珍爱当下的美好与幸福。

【适用文题】爱的味道;怀念那一种滋味;聚;与____相守…… (王莹)

猜你喜欢
米汤灶台柴火
烧柴火
故乡的灶台
时光的灶台
母亲的灶台
青年文学家(2021年7期)2021-04-06 08:12:36
父亲的柴火 母亲的年
弄柴火
老灶台
少儿科技(2019年4期)2019-01-19 09:01:15
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45
哈尔滨冰雪之旅
吉林冬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