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陛 蒋静 杨柳青
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的核心要义。随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人才数量快速增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的第五项职能。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盲目汲取海外高校经验的情况,使中国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国际化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文化信念融入得不够。因此,中国高校在求同存异的同时要坚守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其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的认可与践行。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梳理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高校现阶段国际化建设走入的误区和面临的困难。聚焦实践,探究未来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情况
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生源国。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出国人员情况统计”显示,自1978年起,累计出国留学人员达656.06万人,490.44万人已毕业,2019年新增70.35万人,较2018年增长6.25%。“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中统计了2019年至2020年世界各国国际学生的人数排名,其中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德国和新西兰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人数均排名第一。虽然经历了三年疫情,导致出国留学人数下滑严重,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基数在世界上仍举足轻重。
二、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情况
由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中显示,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超49万人,较2017年增长0.62%。其中亚洲学生占比59.59%,非洲学生占比16.57%。自2013年提出发展“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全国高校认真落实,着手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事宜,发布丰厚的奖学金政策,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学生提供来华学习的机会,学生人数直至2019年均呈稳步上升趋势。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情况
我国高校利用地方优势,吸引世界一流教育资源,促进双方教育资源的共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数量已增长显著。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共有2332个,其中本科层次以上的有1230个,为我国学生提供坚实可靠的渠道,去接触国际上先进教育和前沿学术,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具备国际思维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针对中国学生培养面临的困难
1.国际化发展缺乏自身文化底蕴
应用型高校往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国际化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文化传承的融入。在引入海外资源、信息到国内高校的时候,会偏向地将国外文化特色放大,展现其与国内文化的差异性,使学生产生猎奇感。正如社会中非常热门的一个议题:“当代中国年轻人相较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西方节日。”在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时,往往会与中国文化建设冲突,不经意地引导部分学生忽略了自己的文化。
2.中外合作办学主导性不足
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与海外知名高校共建的过程中存在不对等的情况。主要由于国内高校国际化水平较低,世界排名靠后,谈判主导权往往在外方高校。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往往是形成“外方教育体系为主,中方教育体系为辅”的生硬的拼接,并没有做到有效融合。
3.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偏低
教师是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角色,是外方教师与中国学生交流的纽带。现阶段,应用型高校教师群体的国际化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教师普遍倾向于校企、校地合作,国际合作意识与需求较弱。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中方教师由于语言问题导致与外方教师缺乏沟通,仅能通过邮件进行低效地交流。面向学生的时候只是将相似知识点用中国课本重新讲译,并没有与外方课件结合起来。难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针对来华留学生培养面临的困难
1.招生与培养制度不完善
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中,归因于入学门槛低,亚非学生占比高达76.16%,在追求“量”的道路上,忽略了对“质”的把控。即便如此,由于全国高校间的招生政策同质性强,应用型高校在世界排名上声望靠后,很难找到优质生源。此外,来华留学生入学后,在校方眼中扮演着“老大难”的角色。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中国特色文化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随着年级层层递进,甚至部分高校在生活、学业中设置了与生源国教育相似的标准与内容。
2.汉语言能力欠缺,文化差异明显
汉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上最难学语言排行中位居第一。来华留学生申报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最低要求是HSK4级,而这个水平仅能支撑留学生的日常交流,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依旧困难。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全英文授课专业,但仍应该将汉语言学习纳入培养方案。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存在隔阂,甚至产生矛盾,这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存在不足。
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措施优化
一、坚守文化自信,探索国际发展新模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海外国际化发展经验,以文化自信为新时代高校国际交流的基本条件,开辟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建设新道路。高校应经常开设讲座,向学生解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文化冲突,主动对所教授的国际知识进行考究或批判,推动知识创新与融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倡导内强筋骨,加强合作办学话语权
中国高校应牢牢抓住新时代高等院校发展趋势,重视综合实力的提升,加强在国际上科研、学术的影响力,逐步缩短与世界名校的差距,减少办学过程中不对等比例,夺回办学主导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外合作办学体系的建设中,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要持有尊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也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个方面,发展具备中国文化底蕴的合作办学特色与教育体系。
三、储备学术力量,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高校国际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应细化教师国际化水平成长体系,搭建教师国际化发展平台。相关部门应为教师提供跨境交流的渠道,定期开展教师出国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提高教师与海外学者交流的机会与能力;制定国际化学术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国际化成长速度和学术水平提出新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对教师文化自信的培养,潜移默化地使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
四、保障生源质量,完善来华留学生制度
高校应秉承不降低招生门槛、不减少考核标准的理念,不断规范招生的流程,保障来华留学生入学质量和毕业质量。同时,来华留学生招生系统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招生审核的实效性,还可以将相关教师从重复的人工作业中抽离,让其可以更好地对生源质量进行把关,实现留学生管理精细化。此外,高校应适当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毕业门槛,提供企业实践机会,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任务,培养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五、传承文化底蕴,强化汉语言课程体系
交流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语言是最基础的交流工具。帮助来华留学生学好汉语言是新生入学后的首要任务。高校应储备充足的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汉语言学习体系,利用好专任教师与中国学生的优势,组织语言类项目、课程和活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一词多义、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除了基础汉语言的学习外,高校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汉语的教学工作,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让留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知识与技术,回报自己的国家建设。
六、加强文化认同,开展中外趋同化管理
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逐步深入,趋同化教学与管理是必然趋势。但趋同化管理并不是同质化,“趋”字的意思是无限接近。正如我国传统教育中的有教无类,是尊重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表现。欧美国家的高校自始至终面向国际学生开展趋同化管理,针对有语言能力问题的学生,学校在入学前开展前置课程帮助其提高,正式课程的学习与本地学生几乎无异。中国高校应合理借鉴欧美高校趋同化管理的经验,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建设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新模式。
文化自信来自中国五千多年文化底蕴的积累,是树立中华特色国际形象的基石。本文以文化自信为出发点,梳理了中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过程中文化不自信的情况,提出了具备未来实施意义的建议和策略。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建设要传承中国文化底蕴,坚守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合作办学、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
曹天陛,1993年3月生,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蒋静,1974年5月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杨柳青,1992年9月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本文系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基金项目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国际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KLB20220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