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娟
摘 要:本研究基于“学科育人”的理念,致力于设计并实践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单,努力使之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还切实关注了五育的深度融合,目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任务,期望能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动手操作、去合作研究,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与情感需要,并努力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学科育人;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单;设计与实践;综合素质
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学科育人”这一理念正在逐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认可与接受.这一理念强调学科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对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怎样结合“学科育人”理念,在实践中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单,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单在教学中的设计及实践,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以趣引思:作业单设计之乐趣探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的激发,是促进学习效果提高的关键所在.小学生正值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年龄段,所以教师有必要把握这一关键期,设计出具有趣味性与挑战性的作业单,以吸引学生眼球,启发他们去主动思考.通过游戏化要素、趣味问题与挑战等方式,使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并以此来改变学生做作业的被动心态,使其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1.1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作为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概念的科学,不只在课本上有,而且还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买东西找零、计算时间乃至计划行程等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要积极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带领他们寻找数学的魅力.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直观地认识,体会其实用价值,进而调动其探究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学生经历和体验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且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充满生活元素的作业单,保持学生继续探索的积极性.
(1)如图,计算下表中剪下的纸片面积.
长度/cm245.6815n
面积/cm2
(2)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早晚会相差2厘米.如果王叔叔早上身高是a厘米,那么他晚上身高可能是( )厘米.
(3)小明家上个月用电200度,缴了b元电费,那么每度电是( )元.
(4)梨每千克是x元,苹果每千克的价格是梨的1.2倍,苹果每千克( )元.当x=3时,苹果的单价是( )元;当x=( )时,苹果的单价是7.2元.
这份作业单设计得比较巧妙,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作业单中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在较好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喜爱程度.
1.2 创设趣味情境,引导数学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有效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充满魅力的场景,教师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设置趣味情境可借助于故事叙述、游戏互动或者实际操作等手段,从而使学生既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数学知识,又能够发展逻辑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趣味情境这一优势,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时,难点是学生能够在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情境中,找到必要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设置以下课后作业.
(1)丽丽买了1本《童话故事》和1本《海底世界》,《童话故事》的单价是12.3元,比《海底世界》的单价贵4.25元,丽丽共需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
(2)一根3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在水池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6米.池水深多少米?
(3)一瓶油连瓶重4.3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共重2.7千克.原来油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
这一课后作业设计围绕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题目情境和已知条件的含义,如“竹竿垂直插在水池中”的场景,“入泥部分0.5米,露出水面0.6米”是什么意思,“用去一半油后”是什么意思等等.通过这些场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引发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其在解题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以趣引思的作业单设计理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创新尝试.通过对这一思想的深入研究与实际运用,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持续发展.集趣味性与逻辑性于一体的作业形式,既能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与解题能力,更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在这种学习情境下,学生会更喜欢数学,并乐于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数学的秘密.作业单的设计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与改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更多的快乐与生机.
2 知行合一:作业单实践之应用研究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尝试着探索,怎样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作业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设计也需遵循这一思路.通过知行合一的作业单设计,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已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其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价值并发展实践能力.
2.1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就应该重视知识联系实际.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把学过的知识变成实际的操作,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与记忆.同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还可以推动学生积极探索、寻求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知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例如,在教学“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学生在这之前都是通过计算得到精确的面积答案,第一次接触这个内容,比较容易出错.新课学习之后,需要继续借助操作等实践活动自主解决问题,能用不同的方法灵活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如下图所示,这块近似于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本题根据图形特点,可以看成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下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代表1cm2,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本题要先转换成近似的长方形]
(3)下图中涂色部分是一个鱼塘的形状(每小格代表1m2),估一估这个鱼塘的面积.[本题难度较大,可以看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4)先在方格纸上描出自己的手掌印,再估计出面积.
这一课后作业体现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把它们进行转化.其中的第(3)、(4)题有很强的实际背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这四道题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这种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发展其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课堂与生活相呼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但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就要把课堂和生活呼应起来.通过指导学生对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课堂中,老师可设计一些和生活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体会知识的具体运用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呼应生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下列活动任务.
活动一,找寻生活中的统计图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观察报纸、杂志、电视或网络等媒介上出现的统计图表,用拍照或截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试着理解这些统计图表所传递的信息,并思考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图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二,自己动手设计一张统计表或统计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如家里一周的支出、班里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再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数据,可以选择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制作.要求学生尽量使图表直观、容易理解,而且尽可能美观一些.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统计图表所具有的特征及适用场景,培养其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
这两个活动较好地体现了课堂与生活相呼应的教学理念.活动一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统计图表,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统计图表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在生活中使用数据的好奇心.活动二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统计图表,这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在实践中,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统计图表所具有的特征,促进数据处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类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信息理解能力等,使他们体会统计图表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见,知行合一的作业单设计理念,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把数学知识和实际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同时,通过这一设计,学生不但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
2.3 五育融合:作业单实施之育人探索
学生全面发展,始终是现代教育孜孜以求的一个主要目标.教育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多种教学方法与途径,其中作业单的实施就成为一种重要方式.作业单不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舞台.教师进行作业单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方面的融合要求,通过多样化作业形式及内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五育融合的课后作业设计.
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询校园的面积、家乡的土地面积和我国的国土面积等.并要求学生结合历史和地理知识,介绍其构成和重要意义,以及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学校、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及责任.同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土地污染等问题.讨论通过合理规划使用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及其面积计算对解决上述问题所具有的意义.
其次,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篮球场或者足球场,去实地看一看,用测量工具和面积计算的方法,算出运动场实际面积的大小.还可以让他们开展讨论:如何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再次,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多边形的物体或建筑,如花坛、公园等.分析这些形状的美学特点及设计原理,探讨为什么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多边形面积学习的感想,如形状的和谐、完美等.探讨数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生活中怎样更好地鉴赏并运用这一美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与能力.
最后,可以让学生用硬纸板或其他可塑材料制作多边形模型,经实测及计算证明所制模型的面积符合理论值.通过亲自动手做模型这一过程,深化了多边形面积的认识与把握.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出有意义的玩具或者游戏等,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想法,探讨这些想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通过设计创新项目,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由此可见,“五育融合”的作业单实施理念,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育人思路.该理念强调数学学习同其他学科或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希望这一育人思路能对其他学科教育有所借鉴与启发,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另外,还要突出评价的意义,对学生的成绩与结果进行适时考核,从而调动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对自身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不断地反思与完善.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科育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单的设计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期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希望充满趣味性、实践性及育人功能作业单的设计及实施,能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些新的生机.也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和讨论“学科育人”这一理念,共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教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乔发谦.作业评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4):246.
[2]徐冬梅,梁倩.我国中小学生课后作业实施现状分析[J].教育界,2015(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