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舞剧《宝莲灯》的音乐创作特征与当代启示

2024-06-18 07:03任奇
三角洲 2024年12期
关键词:舞剧旋律舞蹈

任奇

周恩来总理曾经赞誉:“俄罗斯有《天鹅湖》,中国有《宝莲灯》。”可见宝莲灯在中国舞剧舞台的地位,中国百姓熟知的古典神话故事与外来新型艺术形式结合衍生的《宝莲灯》,是我国大型民族舞剧先河的经典之作,本文从舞剧《宝莲灯》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出发,对舞剧《宝莲灯》逐步进行分析,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理论意义,剖析当下中国舞剧音乐发展迟滞的现状,在《宝莲灯》中寻找舞剧成功的原因、挖掘其成功的艺术要素,以求为我国当代舞剧音乐的突破提供一份力量。

《宝莲灯》的诞生与发展

《宝莲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它是全国第一所国家级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第一期舞蹈编导班学员李仲林、黄伯寿,在苏联知名舞蹈编导专家维·伊·查普林和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的直接参与和具体帮助下,创作的毕业实习作品。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肖虎作曲,赵青、傅兆先、刘德康等人主演。一经上演便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当时便吸引了在华的苏联新西伯利亚歌剧舞剧的艺术家,签订中苏文化协定,邀请中央实验歌剧院舞剧团去苏联演出,将这部中国民族舞剧介绍给苏联人民,并表示他们自己也要排演这部舞剧。1958年,张肖虎等人受邀赴苏联改写舞剧《宝莲灯》总谱,改编剧本、协助排练,并参加乐队排练指挥,于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新西伯利亚歌剧院演出。同年为庆贺我国国庆十周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成为中国的第一部舞剧电影并在各地进行上演,受到广泛好评,经久不息。

20世纪60年代,舞剧《宝莲灯》曾先后出访苏联、波兰、朝鲜等国演出。并受到各个国家的热烈欢迎。1963年。日本花柳德兵卫民族舞舞团专门来华学习《宝莲灯》舞剧,随后在日本的演出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应日本观众要求,作者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日广播中,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情。动乱期间,《宝莲灯》不能公演,但在舞剧的研究创作中经常被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1976年之后,《宝莲灯》重新登上舞台,中央,上海等文艺团体相继复演。1981年,《宝莲灯》剧赴香港参加艺术节,再次获得国际好评。时至今日,《宝莲灯》依旧是我国舞剧舞台上的精品,虽然近年来很少上演,但是其在中国舞蹈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仍不可撼动。

《宝莲灯》民族性创作手法

查普林在指导过程中,多次强调“突出民族性”。这也体现在了舞剧音乐创作上,李仲林和张肖虎首先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不用现成的音乐放入舞剧中,音乐的材料要完全从民族民间音乐中去探索、挖掘。要使旋律具有中国气派,和声更要民族化,要让舞剧《宝莲灯》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

张肖虎先生于1957年正式开始作曲,用时3个月,一次定稿,突击出了这部作品。虽然由于时间关系以及考虑到乐队编制与条件问题,音乐只能尽量写得简单平易,但是其全剧音乐运用主题的变化贯穿及并置式(组曲类型)的综合结构原则,音乐的展开密切配合了剧情的发展。其抒情性、戏剧性、舞蹈性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插入特性舞曲的写法,都让这部作品熠熠生辉。

一、音乐主题

舞剧《宝莲灯》共有三幕六场戏,塑造了六个个性鲜明的舞剧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化、戏剧化。如温柔多情、刚毅果敢的三圣母;稚气可爱、勇敢顽强的沉香;见义勇为、慈爱豪爽的霹雳大仙;阴险凶恶但对主子摇头摆尾尽露献媚丑态的哮天犬;以及腐朽天威的守护者、威武霸道的二郎神等。在音乐中有以下几个主题:

贯穿全曲的爱情主题:

谱例3-1-1

本主题速度为行板,由D徵五声调式转入G宫五声调式。其动机类型为扬抑格,前半部分以长音持续加环绕式旋律线为主,后半部分加入跳进和八分休止,以弱拍进入保持环绕式旋律线。以悠长连绵,富有情感地表达出爱情的庄重与真挚。

典雅优美的三圣母主题:

谱3-1-2

本主题速度为行板,属D宫五声调式。乐段结构为a1+a2+b“短+短+长”的形式,a1以大附点加两组八分音符加一个全音符,形成“长+短+长”的波浪式旋律线。a2作a1的变化倒影,b以“短+短+长”的时值结构形成大波浪式的旋律线,运用起伏式的音调递进式的呼吸将三圣母优美深情的性格精致地刻画出来。

辉煌强盛的宝莲灯主题:

谱3-1-3

本主题速度为慢板,由D角转A羽五声调式。其主体材料由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加上重音修饰,运用上升式的曲线旋律线结合由降号调转升号调抑扬的情绪体现宝莲灯辉煌强盛的力量。

文雅稳重的刘彦昌主题:

谱3-1-4

本主题属A羽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以扬抑格的动机类型运用八分休止,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形成“短+长+短”的时值结构的环绕式旋律线体现出儒雅之态。之后对于八分音符的强调映射出刘彦昌忠厚老实的人物形象。

活泼可爱的沉香主题:

谱3-1-5

本主题速度为小快板,属A宫五声调式。运用较为强烈解决倾向,带有较多动力的抑扬格的动机类型,加以八分音符为主带重音修饰的波浪式旋律进行,体现了天真活泼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音乐主题更加鲜明地描绘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包括了正面角色,也包括了反面角色。不同人物的音乐主题采用了不同的民族调式、旋律、节奏、调性及民族化和声,这些都对音乐表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宝莲灯》中每一场音乐都对剧中的人物、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和描写,从序幕到终场,通过对剧中几个主要人物音乐主题的多次变化再现,使之贯穿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爱情主题”更是概括全剧思想的主要部分,它与三圣母的主题在音乐里始终变化贯穿其中,如序幕中出现的爱情主题在第一场、第二场、第六场均有出现,充分展示了曲式结构中的三部性原则。而这两个主题在戏剧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让形象的展开与揭示思想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贯穿,从而使得全剧音乐更具深度。

二、插入“特性舞曲”

在舞剧《宝莲灯》中用中国民间风味特色十足的舞蹈对热烈场景的描写是整部舞剧最精彩的部分。作曲家对收集到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流传开来的风俗性舞曲加以补充和改编即“特性舞曲”,创作了内容丰富并且风格多变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题材。代表性段落就是第一幕第二场的“沉香百日”,其中包含了“扇子舞”“手绢舞”“莲湘”“大头舞”“卖艺人舞”“双人舞”“大群舞”等综合性段落。以其中一段以北方民歌旋律为素材写成的群舞部分中的“花棍舞”为例。

谱例3-1-6

花棍舞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它是一种传统舞蹈,但又带有武术动作,动作优美大方,律动感强,欣赏起来韵味浓厚。手持两头系上铜钱的竹棍,边跳边打,打起来哗哗作响,十分欢快。这段音乐取材于北方民间歌曲旋律,运用弱拍的重音和九度的大跳进不停地反复出现,塑造一种可爱活泼的形象,使这段音乐整体体现了朝气蓬勃的气息。

舞剧《宝莲灯》的创作是成功的,也真正做到了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吸收外来的经验,创作新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剧形式。舞剧音乐创作方面虽然借鉴西洋管弦创作手法,使用西洋管弦乐队编制,但却积极探索民族化和声的使用。音乐材料完全取材于民族民间音调,从而奠定了全剧的民族风格。可以说,舞剧《宝莲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的初建成型,是中西调和的珍贵结晶,从而形成了民族舞剧比较完整的样式,也为之后这一类型的舞剧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对当代舞剧发展的启示

中国舞剧自诞生起至今已有八十年历史,从吴晓邦先生等人将舞剧带入中国后,虽然也经历了些许坎坷风波,但舞剧从未停止脚步,在中国持续不断地迅猛发展。我们是“舞剧大国”,但却不能称之为“舞剧强国”。纵观中国舞剧在近代百花齐放、数量繁多的发展态势中,很多作品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千篇一律。当下,中国舞剧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需要突破的停滞期,舞剧显现出程式化,缺乏创新性,舞蹈、戏剧、音乐不统一,内容缺乏底蕴等问题。

首先,由于当下舞剧在题材选择上的单一化。题材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以民族历史为蓝本,民族题材的舞剧虽然可以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但极易陷入目的功利的困境,为了宣传而截趾适屦,破坏舞剧的艺术性。二是将文学名著作为中国舞剧的主要题材和叙事来源,其固然是一种便利的选择。然而,这种固化的选择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舞剧创作陷入这种模式,很难突破既定范式,进而导致创新的困难。舞剧可能陷入程式化、模板化的境地,失去了多样性和独特性,给观众留下千篇一律的感觉。

其次,当下的中国舞剧在剧情方面也难逃俗套的模式。中国舞剧创作有一个描述爱情故事的经典剧本,美丽的女主与英俊的男主相爱,却受到反派的阻拦,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的结局无非是歌颂爱情伟大的,终于打败了反派,男女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者抨击时代的悲哀,与反派同归于尽两种结局,让观众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缺乏新意。再者,在笔者看来。舞剧是由舞蹈、戏剧、音乐三部分组成,舞蹈是表演形式,戏剧是表演内容,而音乐则负责将二者串联起来,融会贯通。而当下的一些舞剧作品中,出现了重舞不重剧,音乐不被重视而滥用灯光、音响等特效的情况,使得观众陷入迷茫,不知是在看舞剧还是在看一场“灯光秀”。

舞剧在创作中一定不能仅仅是对前人照搬照抄,那样就会失去作品的艺术性。要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新思想的引导,如在舞剧《宝莲灯》的创作中,要把有声的戏曲改编为无声的舞剧,完全靠着舞蹈语汇去构建结构和表达剧情,这样的形式在当时就是全新的。采用民俗性的民间民族舞蹈,改编民间民族音乐,这些也是比较新颖的。后来,《宝莲灯》受到国内外的认可也证明了这种创新性的改编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所以,中国舞剧的创作一定要在吸收、借鉴其他舞蹈艺术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部优秀的舞剧作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打磨、观众的考验,以及专家的认可。《宝莲灯》一经推出虽然受到各地欢迎,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双人舞中刘彦昌的编舞比较失败、音乐创作手法比较简单、乐队演奏水平有限等。但在演出后的几年中,对《宝莲灯》的创作并未停止,针对以上问题皆进行了改动,这才有了之后的搬上荧屏,走出国门。不只是《宝莲灯》这一部舞剧,其他的如《丝路花雨》《白毛女》等无不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细致的雕琢甚至是改编、更改才成就为经典舞剧。这才是一部优秀舞剧作品的真正底蕴所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舞剧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占据了愈发重要的位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正视自身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舞剧《宝莲灯》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为我国民族舞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对这样优秀的舞剧作品进行分析探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常常回顾历史、借鉴历史,尤其要吸取成功的经验,不断创新,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相信我们国家的舞剧一定会更加蓬勃、更加繁盛地发展,建立自己的舞剧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强国之路上更进一步。

(作者为哈尔滨音乐学院2021级中国近代音乐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舞剧旋律舞蹈
春天的旋律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学舞蹈的男孩子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我和舞蹈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