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提出,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委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部署。5月20日召开的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全面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坚定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目标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置于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中思考谋划,成都如何进一步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夯实产业根基、积蓄发展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本刊记者就相关热点问题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蔡之兵,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毛中根。
置于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如何认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蔡之兵: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最新指示,是指引西部地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根本方向。
一方面,从国家区域发展大局看,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围绕区域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实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的发展优势更为稳固、中西部与边境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稳步缩小,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也由此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所有区域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看,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是未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各个地区都能够培育出自身的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而言,在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都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产业发展也随之进入“快车道”。然而,目前西部地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数量仍然偏少,未来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将是助推西部大开发融入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根本动力。
另一方面,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是契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产业实际、要素实际的必然选择。与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区位优势、优质生产要素供给都不占优势,这就意味着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尤其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高进入门槛产业的能力弱于东部地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西部地区按照东部地区的目标产业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完全将资源集中到高科技产业中,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成型的背景下,由于西部地区在这些产业发展上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最终会导致事倍功半。实际上,任何地区发展产业都应该遵循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规律,根据自身的发展基础、产业能力、要素结构来选择适宜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才有助于提高发展效率并确保发展质量。
毛中根:一是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认清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辽阔的地域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赋予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环境,能源、矿产、农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在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及煤化工、油化工、盐化工等精细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此外,西部的关中、成渝等地区在航空航天装备、汽车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方面也具有特色优势。但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相比,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占比较高,产业创新能力、产业链延伸拓展水平等有待提升,域内不同地区间产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比较明显。因此,要结合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和域内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把产业基础、优势、劣势等认识清楚,紧扣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生态价值的转化利用上下功夫,在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产业、矿产资源高端加工、优质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等方面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各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要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认识并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开拓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广阔市场。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虽然地处内陆,但可以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等与东中部地区连接;西部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在国际贸易、区域合作以及高水平开放、双循环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按照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特别是“大开放”的要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借助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加工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三是要在形成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用好政策支持,主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推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出台的财税、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特别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西部地区要抓住战略和政策机遇,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好支撑西部地区的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
发展好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有何积极作用?
蔡之兵:发展好特色优势产业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而能否将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基础,也直接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效果。从总体过程看,发展好特色优势产业应该准确把握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首先,在产业选择上,要立足特色优势,筛选优势产业。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产业发展效果的因素众多,意味着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类型的发展优势,而每类发展优势所能支撑的优势产业并不相同,这就给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出了较大挑战。从实践逻辑看,地区想要发展好特色产业,首先要准确研判自身的特色优势,对区位条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政策待遇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分析这些优势与不同类型产业的内在关系,对两者的联系程度、作用强度与反馈速度进行系统识别,在此基础上,选出真正拥有特色优势支撑的产业。
其次,在产业培育上,要立足比较优势,做大优势产业。无论是产业发展理论还是产业发展实践,都深刻表明规模是衡量产业发展效果的关键指标。一定的规模既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地区产业发展而言,仅仅拥有特色优势是不足以支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更关键的在于,地区的特色优势必须同时是地区的比较优势。特色优势是地区自身的优势,而比较优势指的是比其他地区同类型优势更强的相对优势,只有立足于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成本才会更低,由此长期累积的发展收益更高并最终会助推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最后,在产业目标上,要立足竞争优势,做强优势产业。除了规模指标外,效益指标是判断产业发展效果更为重要的指标。在实践中,很多地区的产业规模并不小,但由于产业发展效益很低,产业的发展效果尤其是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强。进一步分析,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的发展效益不高,而产品的技术和市场竞争能力偏弱又是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发展优势产业,需要瞄准竞争优势,从产品的技术支撑、创新层级、市场营销等方面着手,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真正让优势产业成为地区的龙头产业。
毛中根:就西部地区而言,发展好优势特色产业,关键在四方面:要深入挖掘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要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加大对西部地区科技研发的投入与科技创新合作,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布局一些重大科创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强产业链条和价值链延伸,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对东部地区产业的承接,形成有助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客观要求持续加强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形成以特色优势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展好特色优势产业,有助于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更好地发挥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利于因地制宜激发区域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扩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以及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有助于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发展好特色优势产业,让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让西部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让文旅融合以及生态价值转化得以有效实现,加强新质生产力赋能西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成都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体现新质生产力?成都有何比较优势?
蔡之兵:产业体系是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聚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加快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只有同时兼顾两类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发展思路,才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就成都而言,无论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大有可为。从主导产业层次看,成都已培育形成了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产业体系的“量”和“质”都位居全国前列。
从产业发展思路看,成都始终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视为同等重要的工作并已经探索出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成都始终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协同匹配城市功能定位,发展具有坚实基础和增长趋势的支柱产业,聚焦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另一方,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成都始终瞄准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着眼5年内有望形成增量突破的领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前沿医学、超高清显示等,打造未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与此同时,成都还瞄准中长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方向,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科技、光芯片、合成生物、6G、类脑智能、第三代互联网(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力争打造一批全市未来产业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增强新动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
毛中根: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现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特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体现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特征。通过数智运用、技术赋能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加快构建符合现代化要求和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体现优质劳动者和人才支撑特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支撑,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促进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
成都的比较优势,一是科技人才聚集。成都拥有大量且优质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基础良好,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市场主体正不断壮大,目前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位居中西部第一。二是产业基础雄厚。成都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政策支持倾斜和国家战略赋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为企业创新发展、招商引资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制度机制和政策保障。与此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推进,为成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并赋予发展新优势。
对成都进一步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有何建议?
蔡之兵: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成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未来要着力把握基础融合、人才复合、机制耦合三个关键。
首先,基础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前提。追根溯源,无论是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背后都有基础学科、基础技术、基础理论的推动助力。为此,成都应当加强基础研究,通过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基础学科体系,全方位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应针对核心产业体系发展短板,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战略性技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集成要素、优化流程、培育人才,夯实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根基。
其次,人才复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支撑。从表面看,从事科技工作与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才并非同一类型。但从实质看,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都是具备较强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双方具有较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成都应该大力鼓励培养复合人才,打通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的人才交流通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在两套体系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机制耦合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保障。要把科技创新的成果真正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机制能否发挥作用。成都应建立长期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围绕城市主导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面向社会开放的中试平台,助力成果合理转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成都也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改善成果转化环境,对科研机构进行成果转化的项目,可给予适量补贴;对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除申请税费减免外也可定量申请补贴。通过推进相关激励政策,打消企业顾虑,鼓励企业大胆创新,营造良好的成果转化环境。
毛中根: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成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第二,优化现代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部署,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重视人才培养和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支持打造技术过硬、管理精干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第四,完善政策支持并夯实服务保障。深化人才、产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为人才引育、企业创新发展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政策和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