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视域下数字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究

2024-06-17 04:17:54邓冰丽
村委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数字化

摘要:数字化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还能够将广阔乡村地区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乡村地区不断深入,乡村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品牌持续提升是贯彻农文旅融合,建设数字乡村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为例,探究发现“创新‘多村一社区‘产业+社区乡村新形态”“协同乡村数字社区与城市智慧社区”“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与乡村文旅品牌互促”“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普适性职业农民”五大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数字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文旅融合;数字化;共同富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03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279.27 文章标识码:A

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21年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业旅游已经从开拓走向提质,由提供传统的农旅休闲服务扩展到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创新,实现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联动发展。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经济给全球经济和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业生产方式、村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发生着新的变革[1]。

持续推进城乡产业高度融合,实现共同富裕,需从智慧社区、智慧农旅、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招商等多方面展开建设。数字化是助力农文旅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此背景下,江苏省制定了多层次的扶持政策,以助推江苏农文旅进一步融合发展。从2018年开始,江苏省各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大力实施“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行动,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结构优化、目标考核等举措,着力加强省市级休闲农业精品村和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培育建设工作。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为积极赋能农业品牌发展,连续7批评审并公布了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和主题创意农园。

与此同时,江苏省积极探索符合禀赋优势的数字化发展路径,接连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数字乡村的发展,《关于高质量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通过3—5年努力,新建100个省级数字农业基地,同时加强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推广江苏省应用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实施农业重点研发计划,加强数字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2]。

1 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建设数字乡村的关键

1.1 乡村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江苏省全面统筹乡村资源与数字资源。乡村数字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从顶层设计出发,在一以贯之政策导向、资金投入计划稳步实施、政府与市场良性合作的前提下,结合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终端运营、品牌定位和产品创新,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实现农业农村数字化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可持续应用。此项统筹更侧重未来乡村数字化能力与市场的长久运营,随市场变化而调整,是可叠加、可扩张的,不是反复“重生”。数字乡村建设贯彻农文旅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具体涵盖前期数字化筹划筹备、中期数字化资产管理、中后期设计施工管理与开发服务、后期数字化运营监控和持续营销服务。

1.2 乡村品牌持续提升

乡村数字化建设贯彻农文旅融合发展始终,通过发掘核心资源、加强线上线下战略合作、盘活闲置资源,使原住民与游客都能在传统的环境中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其中包含利益共享、信用约束、田园回归和文化复兴等多个层面和维度,从而提升乡村品牌价值。同时,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感,将品牌重心放到农文旅体验上,结合数字工具打造乡村强势品牌。此外,大力发展文创产品及独立IP,结合数字技术实现农文旅融合下乡村品牌建设的可持续性。

2 江苏省借助数字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

2.1 乡村产业单一,管理分离待改善

农文旅融合环境下,江苏省乡村的产业结构化和社区化改革尚未成型。社区一体化模型通过数字技术本土化体系、乡村社区化经营体系、农业多产业融合体系和政策法规地域化体系四轮驱动,解决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改变现状意愿弱、农产品流通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江苏省众多乡村尚未形成社区一体化模型,社区建设、旅游管理与社区管理分离,各自独立,这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在由超小规模经营逐渐向现代农业大规模经营转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依然单一,各自经营现象严重,数字化发展难以整体化。

2.2 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合作待提升

城乡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国家内部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政策诉求的差距过大,这严重破坏了社会凝聚力,此类情况在江苏省部分偏远地区也存在。在数字化推动过程中,由于城乡缺乏合作机制,乡村资源与周边城市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城市人才难以发现并获得乡村数字化发展机遇,乡村籍“新乡贤”也难以跨越城乡智慧化差距的鸿沟[3]。

2.3 乡村品牌宣传效能待扩大

江苏省许多地区已经打造出众多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射阳大米、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但多数特色农产品自给性强,即使部分农产品形成了商品化,也主要局限在江苏省内,难以实现全国化甚至国际化。在乡村,数字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方面的应用较为缺乏,导致品牌宣传效果不足,未能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推广。

2.4 数字人才输入与职业农民培养待加强

我国已经开启了通过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的共同富裕新征程,但与城市家庭生产生活方式相比,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农户采纳和应用数字技术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欠缺,未能实现乡村群体共享数字发展红利。数字人才多集聚在城市,数字人才输入乡村尚未实现。在职业教育方面,农民子弟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较高,本应是培养职业农民的主力,然而,受到人才保障福利待遇、城乡工作环境差异以及乡村产业集聚环境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子弟返乡意愿不足。

3 江苏省借助数字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路径

3.1 创新“多村一社区”“产业+社区”的乡村新形态

乡村是政企合作、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多数乡村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可以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管理模式,重塑乡村生产形态、产业链和供应链,创新“多村一社区”“产业+社区”的乡村新形态。“多村一社区”作为破解村落同质化的密码,将在推动产品多样化、夯实产业基础、降本增效、促进农村环境绿色发展中发挥巨大潜力。

3.2 协同乡村数字社区与城市智慧社区

江苏省已形成“包容性增长”的常态化趋势,推动“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是为相对弱势的乡村提供更多优先发展的机遇,形成城市与农村的双向输送,通过“弱弱合作”“强弱合作”等方式,形成乡村群落与城区社区的“姐妹”关系,实现宝贵经验和技术资源共享。通过云计算、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双向传输机制。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激活农村资源,如自然风貌、农旅服务、农产品展销、物流配送、生态监控等,将其输送给城市居民。城市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跨境电商、数字金融等输送至农村[4]。

3.3 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

江苏省乡村产业和社会结构的中心化弱,与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存储具有高度耦合性。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溯源方面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公开透明等特性可实现农产品来源可查、质量可控、风险可控,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乡村传统产业和旅游业的联动,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如整体策划、项目建设、运营管理、项目升级等进行全阶段监控和数据化分析,有助于搭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塑造江苏省乡村旅游新形象,促进乡村旅游“百花齐放”,实现常态化项目的可持续开发与更新。

3.4 通过“互联网+”实现农产品与乡村文旅品牌互促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与产业的相互促进,让品牌高度活跃于市场。一方面,将数字技术融入种源培育、销售渠道,以及现代物流中。面向市场,将乡村本土资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短视频和电商直播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将线上宣传与线下旅游相结合。用品牌效应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用线上产品宣传带动线下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线下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反哺农产品开发创新,最终促进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效率的提升。

3.5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普适性职业农民

各级政府与企业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职业教育激发职业农民活力。职业教育以“岗赛课证”为教学目标,培育技术类和管理类专业人才。技术类专业培养数字乡村建设所需的具备智能生产与制造能力的职业农民,管理类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公共关系管理、品牌营销和产业链管理的职业农民。用职业教育带动城乡人才互动,缩小城乡资源差距,对乡村人才振兴持续“输血”。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激发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热忱,夯实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此同时,鼓励学校建设乡村培训基地,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5]。

4 结束语

数字乡村的建设要以科学化、市场化和职业化为导向,提升农民自生能力、品牌竞争能力和农村生产生态协调能力。消除数字技术单一化应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城乡资源配置、社区管理、产业提升、品牌推广上的作用。借助职业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培养职业农民,突破城乡信息差,深度挖掘数字技术在多产业链群中的作用,真正在江苏省甚至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孟祥丰.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无锡市数字乡村建设实现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3):231-233+244.

[2]朱文慧,郭玉洁,魏洁云.江苏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研究[J].价值工程,2023,42(31):42-45.

[3]黄惠春,王雅婧.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业强国的机理分析与实践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23(06):92-101+242-243.

[4]李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7(09):17-25.

[5]王阳,朱计翰.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J].科学发展,2022(03):104-112.

课题项目:2022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农旅融合视角下数字化助力江苏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2022SJYB1679);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培育计划项目“农旅新方向长三角特色农旅产品一站式解决方案”(1455)。

作者简介:邓冰丽(1990—),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数字化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 00:56:32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