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薇 范平平
目的: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关于化妆品选购、使用情况和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为科学指导大学生使用化妆品提供依据,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工作提供方向。
方法:选取大连市三所高校,统一设计调查问卷,校园内随机抽取,采取网络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回收调查问卷17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43份。结论:在校大学生对化妆品安全性使用和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在校大学生化妆品安全使用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知识,提高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化妆品的意识。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化妆品;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
现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颜值”,化妆品不仅可以美化肌肤,改善皮肤问题,更能使年轻人变得自信。在校大学生是年轻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护肤和化妆,但是对化妆品知识了解较少,辨识能力不足,对化妆品不良反应更是知之甚少。为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化妆品选购、使用情况及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更好地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本文通过对大连市三所高 校在校大学生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在校大学生正确选购、使用化妆品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安全的使用化妆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培训工作提供方向。
Part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三所高校,统一设计调查问卷,在校园内随机抽取,采取网络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填写《在校大学生化妆品使用现状及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问卷》。
3. 调查内容
研究在校大学生化妆品的选购、使用情况以及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探究在校大学生选购、使用化妆品的影响因素及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
4. 统计方法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录入,并进行频数统计,描述被调查者化妆品的选购、使用现状及不良反应认知情况。
Part 2
结果与分析
1.一般情况
通过网络填写问卷调查,回收调查问卷17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43份。参与调查的女生120名(占比83.92%),男生23名(占比16.08%)。其中大二年级学生比例最高,占比59.44%。年级分布情况详见表1。
2.在校大学生化妆品选购情况
“购买化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调查,选择“化妆品功效”的75人(占比52.45%),选择“化妆品价格”的42人(占比29.37%),选择“化妆品品牌”的14人(占比9.79%),选择“化妆品安全性”的12人(占比8.39%)。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在购买化妆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化妆品的功效。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化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购买。选择“化妆品安全性”的比例最低。可见化妆品的安全性在大学生心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是否了解自己肤质,会根据肤质选择化妆品”调查,选择“了解自己肤质,并根据肤质选择化妆品”的93人(占比65.03%),选择“不了解自己肤质,根据推荐、宣传广告选择化妆品”的46人(占比32.17%),选择“不了解自己肤质,根据品牌选择化妆品”的4人(占比2.80%)。由此可见,多数学生了解关于护肤和化妆品的信息,对自己肤质有一定的判断力,对化妆品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认识。不了解自己肤质的同学中,多数同学是根据宣传广告和亲友推荐选择化妆品,极少数人是根据品牌选择化妆品。
“购买化妆品前是否阅读说明书和成分标识等信息”调查,选择“简单看看”的81人(占比56.64%),选择“一般不会看”的37人(占比25.87%),选择“仔细阅读”的25人(占比17.48%)。可见多数同学只是简单看看,仅有小部分同学会选择仔细阅读。
化妆品购买途径调查,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化妆品的比例最高 (占比45.35%),其次是商场化妆品专柜购买(占比23.05%),其他依次为超市(占比14.13%)、亲友赠送(占比8.92%)、化妆品代购(占比5.20%)、美容美发机构(占比3.35%)。由此可见,大学生更注重网上购物的低价和方便,网络购买化妆品已经成为购买化妆品主要渠道。结果详见表2。
3.在校大学生化妆品使用情况
化妆品使用类型调查,普通化妆品较为常用,发用类、护肤类、洁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占比58.70%),其次是美白类、祛斑类、防晒类的特殊化妆品(占比26.28%),其他依次为育发类、染发类、烫发类、脱毛类(占比8.10%),美乳类、健美类、除臭类(占比6.92%)。
化妆品使用频率调查,每天使用化妆品的85人,占比59.44%,经常使用化妆品的31人,占比21.68%,偶尔使用化妆品的27人,占比18.88%。
“使用化妆品前做哪些测试”调查,选择“不会测试”(占比34.22%),选择“手背测试”比例最高(占比41.18%),其他依次为选择耳后测试(占比13.37%)、前臂内侧测试(占比8.02%)、手心测试(占比3.21%)。由此可见,不知道如何测试的比例也较高,手背测试是学生们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专家建议化妆品使用前时应先在耳后或手臂内侧进行测试,如出现过敏症状不建议使用[1]。结果详见表3。
4.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
化妆品不良反应类型调查,知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15人(占比80.42%),不知道的28人(占比19.58%)。曾经发生过化妆品不良反应的46人(占比32.17%),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最常见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比22.16%),其次是化妆品痤疮(占比8.11%),其他依次为皮肤色素异常(占比5.41%)、毛发损伤(占比4.86%)、化妆品唇炎(占比4.32%)、激素性皮炎(占比2.16%)、化妆品甲损害(占比0.54%)。
“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采取的处理方式”调查,选择“找商家退货”的83人(占比58.04%),选择“自认倒霉”的36人(占比25.17%),选择“12345投诉”的24人(占比16.78%),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后到相关部门、消协投诉的比例最低。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化妆品出现安全事件后处于弱势,自我保护意识较弱[2]。
“出现化妆品不良不良反应,是否向有关部门上报”的调查,选择“先观察,严重时上报”63人,占比44.06%,选择“不上报”38人,占比26.57%,选择“不知如何上报”32人,占比22.38%,选择“立即上报”仅为10人,占比6.99%。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并不了解,仅6.99%的学生选择立即上报,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才可上报。结果详见表4。
Part 3
讨论
1.指导大学生正确选购和使用化妆品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化妆品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化妆品基础知识,了解自己的肤质,知道根据肤质选择化妆品,但对于化妆品说明书和成分标识只是简单看看,甚至不会看。在使用化妆品前很多学生选择测试部位不正确,或者不会进行测试。为了增强在校大学生安全使用化妆品的意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化妆品安全使用科普宣传应深入高校,针对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相对集中的特点,指导在校大学生选择正规购买渠道化妆品,化妆品包装、标签应完整,标签中产品名称、全成分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安全警示等信息都要标示清楚。使用化妆品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做皮肤测试,如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等过敏症状不建议使用。
2.增强大学生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
建立完善的化妆品不良报告上报机制,需要医疗机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多方联动、配合。在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后,应停止使用该化妆品,清除掉残留在皮肤、毛发或指甲上的化妆品,携带化妆品及购物票据,到指定的具有化妆品不良反应检测资质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并填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或者向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或者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立即上报的比例最小,还有26.57%和22.38%的同学选择“不上报”“不知如何上报”。应加强向在校大学生普及报告途径及化妆品不良反应处理方式,强调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报告自觉性。
3.加强化妆品安全质量监管
化妆品风险可能来源于原料本身,也可能涉及生产、储运、使用等多个环节[3]。完善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明确生产、经营企业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责任和义务,加强化妆品安全质量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妆品网络经营已经成为化妆品经营的主要渠道,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网络经营行为,国家药监局制定出台了《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化妆品网络经营监管要求,进一步强化了风险控制。
Part 4
结语
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本文通过大连市三所高校143名在校大学生对化妆品选购、使用现状和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调查,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对化妆品安全使用缺乏专业性指导,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分析在校大学生购买和使用化妆品的影响因素,探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的工作方向。深入高校开展化妆品相关专业知识宣传,指导在校大学生正确选购化妆品,科学合理使用化妆品,提高不良反应报告意识。同时监管部门严格规范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网络经营化妆品的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降低大学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介绍
董 薇: 高级工程师 大连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
范平平: 副主任药师 大连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郭丽.化妆品不良反应常见问题解析[J].中国化妆品,2020,5(05):84-87.
[2]于春媛,刘东红.北京市化妆品消费者认知度调查[J].首都医药,2010,12(3):54-55.
[3]吴佩慧.于春媛,刘东红,等.化妆品风险概述[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