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娟娟
为加快推进纺织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纺织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加快实施《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绿色发展目标,5月30日,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时尚品牌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进展报告与行动企业案例、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气候行动进展汇报以及《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创建和评价技术规范》《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纺织品碳标签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发布,并启动了碳中和产品、碳中和工厂标准试点,以及“时尚森林-气候创新碳中和林计划”。
本次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办,并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汇丰银行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2019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起“时尚产业气候变化领导力行动”,传递中国时尚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态度、策略、行动和规划。如今,“气候创新·时尚峰会”已成为时尚产业链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高端平台。
降碳发展是全球大势所趋
“气候变化已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行动。纺织工业围绕绿色、科技、时尚的新定位,积极推进绿色生态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将按照有关部署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落实力度,持续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表示,近年来,纺织行业同仁切实履行产业气候治理社会责任,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创新性工作,推动纺织工业应对气候变化走在前列,成效显著。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高度重视纺织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下一步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培育绿色低碳产品品牌,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巴黎协定》下,如同利用土地、关键矿产、水资源等,碳排放容量将成为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要素之一。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政策和行动,将造成不可逆的全球生态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以《COP28后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新视角与新思考》为题进行分享时指出,当前气候治理已成为大国竞合的核心话题,其中贸易、资金、市场和技术是重要关注点。在COP28迪拜气候大会谈判上,中国与各国一道,以最大政治决心和智慧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结合大量案例,他详细介绍了快速增长的全球气候投融资背景下的世界各国以及各行业、企业的创新实践。展望未来发展,他指出,在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合作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与“双碳”战略的实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增长”。
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走在前列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纺织行业从来不缺雄心和决心,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推进者。”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2005年开始,我们第一个在行业层面推动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实践;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引领风尚。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气候创新将以绿色、低碳、循环为重要特征,通过科技驱动、组织变革、业态融合等方式升级发展。孙瑞哲强调,气候创新是一项长期事业、系统工程。在未来的工作中,一要坚持系统观念。降低产业链各环节的碳足迹、加强标准引领、加快完善行业绿色低碳服务平台。二要坚持价值导向。持续完善行业ESG信息披露体系、ESG绩效评估体系和ESG能力提升体系,增强绿色融资能力,建立并优化企业绿色资产管理体系。三要坚持开放合作。强化绿色标准的国际互通互认,与全球行业内的先进实践对标,实现价值协同。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四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以《纺织行业的绿色低碳技术》为题进行了分享。针对绿色纤维材料,他详细介绍了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他指出,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莱赛尔系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势必占领市场,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最终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针对绿色低碳纺纱技术,徐卫林重点分享了智能纺纱、短流程纺纱、低能耗纺纱等方面的新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绿色低碳染色技术,他着重分享了溶剂染色、超声波辅助技术、泡沫技术等新兴技术进展以及节水无染染色、植物染料染色、高牢度有色间位芳纶等环保染色技术成果。
行业减碳行动卓越成果发布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做“时尚品牌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进展报告与行动企业案例发布,并从 “30·60计划”进展、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气候行动赋能、行业企业创新进展以及行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工作和企业案例五个维度进行了分享。她表示,此次发布不仅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次对行业气候行动进展阶段性的总结,更是产业链上下协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同盟。
她指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整个全国工业总排放中不算最高,但产品面向消费者较多,容易造成社会误解,因此行业肩负着价值传递、责无旁贷的责任。多年来,中国纺联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业发展重要战略,很早就着手引导行业开展气候行动。其中,2021年启动的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行动计划,旨在让行业低碳的绩效能够被社会层面所知道,共同推动行业低碳的发展。
此次成果发布经过了12位评审专家的审阅和66人团队12个月的编撰,汇集了27家企业案例,集中展示了中国纺织行业减碳行动卓越的成果。同时,社责办还全新上线了“循碳记”碳普惠项目,希望更多的企业投身行业的减碳行动中,一起向善、向上、向心,共建低碳新世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郭宏钧作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气候行动进展汇报。他介绍,通过对158家企业问卷分析,多数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气候行动意识,采取了有效行动,并取得了减排成效。
中国纺联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做T/CNTAC187-2023《纺织行业碳中和工厂创建和评价技术规范》、T/CNTAC188-2023《碳中和纺织品评价技术规范》、T/CNTAC189-2023《纺织品碳标签技术规范》三项中国纺织行业团体标准发布,并就标准的制定和内容进行了介绍。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碳中和产品、碳中和工厂标准试点正式启动。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丝丽雅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碳中和工厂标准试点企业。四川丝丽雅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兰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有棵树、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碳中和产品标准试点企业。
安踏集团、波司登分别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签约,正式加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至此,该计划已有23家品牌企业、42家制造企业加入。安踏集团、波司登、兰精集团分别向“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捐赠支票。“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提出,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发起,自然资源部业务主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管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时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会还为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兰精纤维(上海)有限公司、恒田企业等捐赠企业补发了时尚气候创新专项基金捐赠证书。
为进一步深化碳中和加速计划,探寻绿色发展新路径,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继续深化合作,正式启动“时尚森林-气候创新碳中和林计划”。据悉,2024年第一期准备投入100万元人民币,在四川启动第一片碳中和林,预计到2030年将累计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兰精集团成为首个时尚森林气候创新碳中和林计划参与企业。此次计划的启动,标志着纺织行业在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此次峰会的成功召开和成果发布,是纺织产业与气候变化同频共振,代表着纺织行业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中国时尚产业气候变化领导力,贡献了全球绿色发展中国纺织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