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梦佳 程梓恒
【导读】青年毛泽东在“一师”期间的四次“游学”是其社会调查实践的肇始,“游学”中对“天下纷纷”的思考是其社会改造思想的发端。在“游学”过程中,毛泽东看清了“天下纷纷”的种种表现,明晰了其原因在于“无内省之明”和“无外观之识”,进而探索依靠“大哲学革命家”和“大伦理革命家”之力,从“大本大源”处入手,从根本改造中国,实现理想世界的构想。改造社会是毛泽东早期思想的核心主题,而对改造社会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正是促使他接受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历程。
改造中国社会是毛泽东一生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改造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青年毛泽东关于社会改造的思考和探索对于全面准确把握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师范时期作为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的初始形成期和社会实践的最初进行期,这一时期萌芽的社会改造思想与该时期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游学”期间的见闻是该时期毛泽东社会改造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天下纷纷”是其重大感受。因此,探讨青年毛泽东对“天下纷纷”的思考,可以管窥毛泽东早期社会改造思想。
一、“天下纷纷”时的四次“游学”
(一)“游学”原因分析
青年毛泽东的“游学”实践的萌生固然缘于明清实学和湖湘求实学风的熏陶、重视践履躬行的颜元、顾炎武、王船山以及杨昌济的影响以及湖南第一师范讲求实际的校风的陶冶,但更深层次、内在的原因是青年毛泽东始终怀有爱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改造中国与世界” 的坚定信念。生于农村、长在农村的毛泽东对农民十分亲切、对农村十分熟悉。亲历了1910年和1911年两次饥民“暴乱”的青年毛泽东对农民产生了朴素的同情。在该时期读到的《盛世危言》和《列强瓜分中国之危险》的小册子,促使其将对农民的朴素同情上升为爱国救民的责任感。1910年秋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毛泽东作了《救国图存论》一文,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1912年上半年,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作了《商鞅徙木立信论》,明确提出开民智治民愚的社会改造主张。这一造新民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受到梁启超的《新民说》的影响。1913年春到1918年夏,毛泽东在五年半的师范学习期间进行了四次“游学”。由上述可知,在进行“游学”之前,毛泽东就已经开始在理论上探索救国救民之道,而一向坚持实践为重的毛泽东,渴求在实践中“周知社会”以实行切实之策,真正做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二)四次“游学”概况
第一次“游学”是在1917年暑期(7月中旬到8月中旬),同萧子升历时一个多月,步行九百多华里,游历长沙、宁乡、益阳、安化、沅江五个县的广大农村和一些城镇。第二次“游学”从1917年9月16日开始,同张昆弟和彭则厚自渔湾市,沿铁道,经大托铺,最后到昭山寺。三人沐浴湘江,盘沙对语,谈论“理想之世界”。第三次“游学”是在1917年的寒假,借着到浏阳县大圣荆坪陈超家、文家市铁炉冲陈绍休家以及浏阳西乡土桥炭坡大屋陈章甫家探望的机会,对那一带及周边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第四次“游学”在1918年,关于1918年毛泽东游学的具体时间,不同著作里对此记载不一,有“1918年春”和“1918年夏”两种说法。其中《毛泽东与调查研究》(林萍著)、《毛泽东调查研究实践与理论的历史考察》《毛泽东足迹考察记(上)》等记录的是“1918年春”,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故事》《毛泽东纪事1893-1976(上)》《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与调查研究》(陶永祥著)等记录的是“1918年夏”。毛泽东同蔡和森游历了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的浏阳、湘阴、岳阳、平江等县的农村。青年毛泽东在四次“游学”中进行了诸多农村调查,对于民众生活之至艰,社会现实之黑暗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在第一次游学结束后不久,即1917年8月23日就给亦师亦友的黎锦熙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部分就写到“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天下纷纷”语出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意为天下处于杂乱纷争的境况,而当时的中国、其时的湖南正处于此般境遇。
二、天下纷纷之表现
四次“游学”中,青年毛泽东游历了长沙、益阳、安化、宁乡、沅江、湘潭、浏阳、湘阴、岳阳、平江等地,走过热闹的城镇,也走过凄冷的乡村;拜访过学识渊博的方丈、归隐山林的翰林、城镇有名的商户、多所学校的老师、权势甚大的县长,也造访过佃农、贫民、山区农民、长工、卖煤翁、老门房;还参观过寺院、书院、阁塔、历史名胜古迹、农民起义死难者墓、谭嗣同专祠等。多次的社会调查使青年毛泽东深深感受到人民大众生活的不堪,认识到身处的这个国家、生活的这个社会正陷于帝国主义侵略、军阀割据混战和封建剥削横行的危局。
(一)外敌侵权,国民不堪其辱
二十世纪前二十年的中国可谓在光明与黑暗中徘徊,国人亦在希望与失望中沉沦。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狡猾善变、心怀帝梦的袁世凯从未想过带领中国进入民主共和时代。1915年5月,为获取外国列强对自己复辟帝制的支持,为获取日本帝国主义对出兵南下所需军费的资助,袁世凯竟然与日本政府秘密签订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域内,孙中山为护卫共和国体,发起护国讨袁战争。湖南境内,湖南响应护国战争宣布独立。1916年7月3日,日俄为分掠满蒙利权,竟自行订立《日俄政治协定》,赫然强占东北,公然蹂躏国民。正所谓“东海有岛夷,北山锦仇怨” 。
(二)军阀混战,城民不堪其扰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国人的唾骂声中忧惧而死。北洋军是袁世凯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一手创建起来的,袁世凯毙命,一时间北洋军群龙无首,各派系纷纷发展自身势力,以致“萑符不靖,烽火四起” 。湖南作为南北军阀混战的军事要冲,北来南去,南来北往,湖南人民备受其害。一面是各路军队,“招摇道涂,侧目而横睨,与诸无赖集博通衢大街”的混乱无序状;一面是城内民众,“遽闻觱篥一声,刁斗再发,余音激壮,若斗若击,中夜听之,不觉泣下”的惊恐无奈状。各路军阀不顾民众生命,纵兵大战,巡警署被捣,城内秩序破坏殆尽;各类暴徒弹冠相庆,乱捕乱杀,真“法兰西恐怖时代之现象也”。
(三)地主盘剥,农民不堪其苦
城内民众备受战争之苦,乡村农民生活更甚悲苦。有佃农为东家辛勤耕作一整年,只能拥有收成的三成甚或更少,难以糊口度日;有长工一年无片刻休息,却是无房可居、无衣可穿,年复一年,日子难挨;有卖煤人家,天寒地冻路边求买,家中无米,生活难过;有洪水漫天,房屋倒塌、良田被毁,民众流离失所……这种种民生相、凄惨落寞声,皆是毛泽东游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这不尽的人祸、不备的天灾,使得闭塞落后乡村中勤劳的农民遭受着同样的艰苦。进行多次“游学”的毛泽东已经看清楚了农村的阶层种类,并将其划分为“八大类”。显然,由于经济地位的差异,农村中各阶层的生活也是不一样的。地主豪绅作为土地的拥有者,竭力保持甚或增加自己的收益,这种获得只是资源的人为配置,名为交租纳捐,实际上却是将成果从贫苦农民手中公开地“偷走”的巧取豪夺。
三、天下纷争之原因
天下纷争的危局迫使青年毛泽东思索当时天下纷争的根源,思考过往社会变革失败的原因。在“游学”期间,毛泽东弄清楚了个中缘由,“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
(一)“无内省之明”
青年毛泽东认为,前之志士仁人所作的变革,“俱从枝节入手”“徒在显见之迹”。而仅仅修剪枝节,不触动主干和根底 ,断然不能达成变革目标,也决然不能实现根本变革。这里的修剪枝节式的变革,主要是针对维新变法的种种举措来讲的。比如维新派主张开议会、制宪法、设内阁、广办学校、发展工商业、革新军事等。这些变革之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改造中国谋划的“良策”和“妙计”。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期间,毛泽东就接触到了关于维新变法的书报,尤其喜欢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之情使得这一时期的毛泽东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的思想。青年毛泽东虽推崇变法志士,在游学中还专赴浏阳到谭嗣同专祠拜谒,对这一“民族先觉”为救国救民经历的艰辛颇为感动。但在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康梁被迫逃亡海外的事实面前,青年毛泽东保持了清醒的理智,他十分清楚改造的“道”的重要性,而这“道”存在于天下生民之中,存在于人民大众心中。正是第一次“游学”探访沩山密印寺时与方丈的两次长谈使青年毛泽东明白了“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的道理 。
(二)“无外观之识”
无外观之识,即“不知天下应以何道而后能动”。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中,毛泽东指出“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吾国思想与道德,伪而不真、虚而不实”。所谓旧思想坏道德,于当时言,即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这种思想道德,“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陷廓清”。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人们几千年来遵循的思维原则和行为规范,它在指导人们做人做事的同时也固化了人们的思想。比如,他和萧子升在入户求食时被谩骂,在益阳要求拜访县长时遭驱赶,原因竟在于他们的身份是“叫花子”,这种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糟粕思想深植人们心底。那么,使国人的思想动起来的“大力”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是“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变换全国之思想”。
四、天下纷纷之变革
“无内省之明”的现实,要求变革当抓住“大本大源”;“无外观之识”的现状,要求大哲学革命家和大伦理革命家作为先导来推动变革。以大本大源为入手,以大哲学革命家和大伦理革命家为先导,“改良人心风俗”,可以实现中国社会根本变革之目标。这便是青年毛泽东在“游学”期间探索出来的社会改造方案。
(一)入手:“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第一,青年毛泽东为拯救纷纷之天下、变革中国社会开出了药方,即从“大本大源”处入手。如前所述,“大本大源说”是毛泽东在沩山密印寺与方丈论道得到启发而提出的。但是,青年毛泽东的本源说也受到了朱熹的“理”大本论和杨昌济“贯通大原则”观的影响,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第二,毛泽东认为“大本大源”即真理,而宇宙之真理存在于人民大众心中。1917年暑假,在安化县,毛泽东了解了清末安化农民起义的史实;在安化县梅城,他查阅县志,调查了清代黄国旭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定要前往沩山的重要原因,在于何叔衡告知那个地方发生了石匠带领的农民起义;第三次“游学”地点选在浏阳,亦是因为浏阳人民“曾举行过多次武装暴动,涌现了不少斗士豪杰和革命先驱”。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从历史中,青年毛泽东都看到了人民的伟力和民众联合的力量。因此要寻大本大源,要得宇宙真理,必须走进民间、深入民众,这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最初印迹。
(二)主体:“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
青年毛泽东之所以将动天下人之心的重任寄托于大哲学革命家和大伦理革命家身上,与该时期其英雄史观的倾向有一定关系。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毛泽东读到一本名为《世界英雄豪杰传》的书,他十分钦佩书中讲述的英雄豪杰,并认为当时之中国也需要这样的大人物来救济时危。1915年6月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讲到未来之中国发展愈益艰难,“非有奇杰不足言救济”。1915年9月给萧子升的信中,更是将巨夫伟人置于时代的顶端,认为“巨夫伟人为一朝代之代表”。另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为得大本大源者,得真理者。一若圣人。“圣人,既得大本者也”,“抵抗极大恶而成者”。圣人之所以能够洞察世间万事万物,应付人生繁多事情,且不被外物迷惑,抵抗罪恶之事,正是由于其得一大本。一若君子,“君子已有高尚之智德”,君子智而小人愚;君子持有道理,而小人不顾道理,这道理即是宇宙之大本大源。
(三)目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
第一,摧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毛泽东认为“国家有灭亡,乃国家现象之变化,土地未灭亡,人民未灭亡也。国家有变化,乃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毛泽东用哲学对历史上国家革命和发展演变作出了新的注解。这为改造旧中国、发展新中国提供了哲学依据;同时也点燃了民众联合起来“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各民族起各种之大革命,时时涤旧,染而新之”的激情。这一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崇高理想贯穿于其后来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第二,理想之世界即大同。毛泽东认为“孔子知其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大同之说是儒家所宣扬的一种社会理想,出自《礼记·礼运》。同时,谭嗣同所著的《仁学》对大同说也进行了阐释和宣扬。青年毛泽东曾熟读《礼记》《仁学》,对大同说有一定的了解和体悟。需要指明的是当时毛泽东受无政府主义影响极大。在1917年暑期游历安化与萧子升讨论家庭制度时,就阐述了未来理想国家的两种制度,“一种是抚养儿童,一种是照顾老人”。第三,心力体力合一,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达至理想世界,使国家发生“变化”。求得理想之世界,并非一种自然现象,而需要主动作为,即“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一师期间的毛泽东十分推崇“心力说”,但该时期的毛泽东也接受了《伦理学原理》中的心物二元论思想,在承袭“心力说”的同时,也强调身体的充分发达,认为人欲实现完全自我、达至理想世界,必须“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 毛泽东书信选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第3版)[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 张国基. 和伟人领袖毛主席相处的日子:文史资料选编 第一辑[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79.
[4] 唐伯藩,刘芳. 毛泽东早年游学浏阳[J]. 湘潮,2013(6).
[5] 喻立新. 青年毛泽东与宁乡山密印寺[J]. 长沙大学学报,2012(6).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93-1849):上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 萧瑜. 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M]. 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高梦佳,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梓恒,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