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临晋地名从汉代到唐代,经历了由陕西省的大荔县至山西省的临猗县境内的变迁。该地名的变动,使人们对临晋一词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从春秋时期的临近晋国之意逐步转变为临靠晋州之意,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两岸人口的流动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临晋这一地名就已出现。自汉代至唐代,临晋一词多指陕西省境内的大荔地区。而在唐朝天宝十三年(754年)以后,临晋这一地名开始代指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境内的临晋镇。临晋一词也出现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临晋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所取,意为临近晋国;另一种解释认为临晋是南北朝时期位于北周、北齐边界处的地区,取临近北齐的晋州之意。
对于“临晋”地名的变化,笔者有以下几种推测:一为“临晋”地名的变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二是出于军事的考虑,在北周与北齐对峙时期,将此处取名为临晋,但并没有史料可以佐证。临晋这一地名首次出现在河东郡,是在唐天宝十三年(754年)。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河东郡所在的蒲州距离晋州尚有一段距离,且在中间隔了一个绛州;三则是作为封地而变迁。临晋自汉代便是作为封地的存在。旧有临晋侯,以临晋作为封邑,至唐代天宝年间封临晋公主,故在河东郡设临晋县,以作为公主封邑。但临晋公主的册封应在开元年间,故此地名的变迁应与临晋公主无关。据《全唐文》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皇帝说到,古之帝女嫁给诸侯,是为了确立婚姻的庄严纲常。而临晋公主,天性和善,行为得体,内心柔顺。可知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临晋公主已被册封。按《唐会要》载:“凡公主封有以国名者,鄎国代国霍国是也。有以郡名者,平阳宣阳东阳是也。有以美名者,太平安乐长宁是也。惟元宗之女,皆以美名名之。”说明临晋公主的封号并非源自地名,故第三种推测不成立。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晋地名的变迁,反映的是关中民众经历过战乱后,迁往河东郡并在此处定居的过程。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多,至天宝年间,便在猗氏县中析置出临晋县。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两地的建制沿革来掌握临晋地名变迁的具体情况。
一、大荔县与临晋镇建制沿革
陕西省的大荔县在春秋战国时期,便以临晋为名。至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此地地名虽时常变化,但仍以临晋为主。至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更名为华阴后,便不再存有临晋一名。
春秋战国时期,大荔县属于芮国、大荔戎国。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灭掉了大荔戎国,因靠近晋国领土,故取名临晋。据《史记·秦本纪》载:“厉共公二年(前476年),蜀人来赂。十六年(前461年),巉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王城。”由此可知大荔不属于晋国,而应是戎狄的一种。《史记》集解注:“徐广曰:‘今之临晋也,临晋有王城。”西汉时期,临晋这一地名并未发生变化。到王莽新朝时期,更名为监晋。据《汉书·地理志》载:“临晋原叫大荔,当秦占领后,更名为临晋。里有黄河水神的祠庙,还有芮乡,它原是芮国所在地。在王莽时期,临晋又改名为监晋。”东汉时期改回临晋,西晋武帝时期又改临晋县为大荔县,以大荔戎国故地得名。据《同州府志》记载:“大荔,魏晋县名。晋武帝以大荔戎筑城于此,因名其县。”在十六国时期,此地仍旧为临晋。据《晋书·载记·姚泓》记载:“临晋数千户叛应懿。姚绍济自薄津,击临晋叛户,大破之,懿等震惧。”可知在十六国时期,此地名为临晋。《魏书》载:“华山郡,领县五,华阴、郑、夏阳、敷西、郃阳。”又据《北周地理志》中引《寰宇记》所载:“后汉于此置临晋县。晋改为大荔,后魏初复名临晋,太和十一年(487年),改为华阴。至孝昌二年(526年),又改为武乡县。”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冯翊废县在州城南。春秋时芮国也,后为秦所并。汉为临晋县地,后魏始于此置华阴县。西魏改为武乡县,兼置武乡郡。”同时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中所引用的《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四》对于武乡郡朝邑县的记载:“在汉为临晋故地,后魏文帝分置南五泉县,西魏废帝三年改为朝邑县,以北据朝坂为名。”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河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蒲州,割安邑属陕州。三年四月,置河中府,析同州之朝邑,于河西盐坊置河西县,来属。”“河西旧朝邑县,属同州,管长春宫。乾元元年(758年),置河中府,割朝邑来属,改为河西县,以盐坊为理所。”在唐乾元年间,朝邑县又归河中府管辖。
山西省临猗县境内的临晋镇,在汉代并未有具体的称呼,现在的临猗县一名是取自猗氏县与临晋县的合称。而临晋作为地名在河东出现是唐天宝十三年(754年)以后。故在临晋这一地名出现之前,须先探究猗氏县的分布沿革。在汉代,猗氏县属河东郡。据《汉书·地理志》载:“猗氏、解县、蒲反,都有尧山和首山的祠庙。首山位于它们之南。蒲反原本就叫蒲,秦朝时更名为蒲反。到王莽时期,又被改为蒲城。”东汉至晋,猗氏县都归河东郡管辖,并无大变化。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中对于河东郡的推断可知,北魏初期,占领的河东郡有蒲坂、猗氏、解、汾阴、闻喜等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又置有北解、北猗氏、南安邑等县。至北魏末期,在河东郡仅有安定、蒲坂、南解、北解、猗氏五县,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县被分到其他郡,北周末年河东郡仅保留蒲坂、解、虞乡三县。安定县在西魏时期并入南解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年),废南解县,置绥化县,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更名为虞乡;武成二年(560年),北解县更名为解县;猗氏县在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为桑泉县,北周明帝时期又更为猗氏县,武帝时期将其划入到汾阴郡。据《旧唐书·地理志》载:“临晋县于隋朝时期从猗氏县划分出来,并设置了桑泉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又从桑泉县划分出来,设置温泉县。武德九年(626年),温泉县被撤销,并入桑泉县。天宝十三年(754年),桑泉县又被改为临晋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间,国家对人口进行了重新整理,因此设立或取消了较多郡县。原陕西境内的临晋县或由于本地人口的迁出而被取消,代之以华阴县。与此同时,河东郡县的数量有所增多,因而可以推测,在这一阶段,陕西境内的人口可能流向了黄河对岸的河东郡。
二、大荔县与临晋镇的人口变迁
根据上述大荔县与临晋镇的历代沿革,可以了解到,“临晋”这一地名自太和十一年(487年)从大荔县消失,到天宝十三年(754年)在隔河相望的河东郡重新出现,中间经历了267年。
从大荔县的历代建制中可以看到当地人口的变化情况。“临晋”地名在北魏时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这一时期常年战乱,导致了当地人口的流失。据《晋书·地理志》记载:“董卓被杀后,李傕和郭汜自相攻伐,长安城因此变为战场。那时,一斛谷物的价格高达五十万钱,豆类和麦类的价格也是二十万钱。人们因饥饿相互为食,导致白骨堆积如山,残破的尸骸和剩余的肉块使得道路充满了恶臭。”“自此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由此可知,李傕、郭汜之间的征战,使得长安成为战乱地区。在长安附近的冯翊郡的临晋县亦难逃战争波及,故人口逐步流失,迁往别处。曹魏时期,随着魏国的建立,政局逐渐趋向稳定。但由于三国鼎立之因,东汉末年从此处迁移走的民众并未返回原籍地。因此晋武帝时期在此地重新设立了大荔县,而不是临晋县。
在经历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后,留在此地的民众多是富户、地主豪强。绝大部分民众迁往了他处,但需注意的是,这一地区的民众可能并未迁往南方,而是迁往西北处,或是陕西北部。据《晋书·食货志》载:“及惠帝之后,政教日衰,至于永嘉,社会混乱达到极点。雍州以东,人们普遍遭受饥饿之苦,更相鬻卖,四处奔逃流散,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遭遇大范围蝗灾,草木及牛马毛皆被吃光。加上大规模瘟疫流行,以及严重饥荒,许多百姓被贼寇杀害,流尸满河。在刘曜的逼迫下,朝廷曾商议想迁都至仓垣。然而人多相食,饥疫总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在后秦时期,临晋县仍旧存有数千户人家,在被姚绍济击败后,他们或成为俘虏随军前往蒲坂,或流亡至陕北一带。
在北魏初年,此地仍沿用临晋县这一旧名。这是由于北魏初建时,中央政府官员对于地方的户籍情况了解不够,因而使用了旧名命名。据《魏书·食货志》记载:“先是,禁纲疏阔,民多逃隐。”故北魏时期针对逃户的管理和户口制度进行变革,先是设立杂营户帅进行管理,但此方法造成了赋税和户口管理上的问题。因此皇帝又决定废除杂营户帅,将民众重新划归郡县管辖,以加强管理和控制。由此可以推断,北魏初期临晋地区的居民已非原先的临晋县居民。
太安初年(455年),北魏政权开始对境内的民情进行调查。据《魏书·食货志》载:“太安初,皇帝派遣二十多位使者前往全国巡视,观察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查看民众疾苦。诏使者察诸州郡垦殖田亩、饮食衣服、闾里虚实、盗贼劫掠、贫富强劣而罚之,自此牧守颇改前弊,民以安业。”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分天下无主田,此时中央对各地的户口人数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太和十一年(487年)在全国范围内重新设置县,原临晋县也在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名为华阴县。据《魏书·食货志》记载:“依据古代的标准来确定百官的俸禄,按照官员的品级来划分不同的俸禄等级,每个品级之间有所差异。……九年,皇帝下诏,要求平均分配给天下百姓土地。……”太和年间,北魏对中央的官职、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使管理逐渐系统化。至西魏时期,此地人口有了显著的增长,故立武乡郡。西魏时期,武乡郡共有三县,武乡、郃阳、朝邑。
隋唐时期,天下重新归为统一,政局趋向稳定,新王朝重新厘定户口。在大索貌阅的政策下,河东的户口数量也有了显著的增长,故在猗氏县的基础上又分设出桑泉县。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文帝杨坚下令各州县大规模地根据相貌来检验户籍,对于户口不实的,要将户主发配远方充军,同时又设立了允许百姓互相检举揭发的制度。……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视百姓,各人按照居住地的远近,每五党或三党合为一团,依据规定的样式来确定每户人口的等级。”因此在唐武德三年(620年)从桑泉县中又分出温泉县,六年后又并为桑泉县,而桑泉县又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更名为临晋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在隋朝时期,临晋是从猗氏县划分出来的一个地区,并在此设置了桑泉县。到了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又从桑泉县划分出部分地区,设置了温泉县。然而,在武德九年,温泉县被撤销,其地域被并入桑泉县。后来,到了天宝十三年(754年),桑泉县被改名为临晋县。”自唐代以后,此地的人口流动迁徙现象大为减少,地名也逐渐稳定下来,被定名为临晋县,临晋这一地名也就在河东地区留存至今。
三、结语
从汉代到唐代,临晋地名经历了由陕西省的大荔县到山西省的临猗县境内的变迁。人们对于临晋一词的理解,也从春秋时期的临近晋国之意逐步转变为临靠晋州之意。其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与河东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古地名的推崇及浓厚的思乡之情。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秦本纪[M]. 上海:中华书局,2006.
[2] 班固. 汉书·地理志[M]. 上海:中华书局,2012.
作者简介:刘莎莎,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