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传红
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所展现的功能,改变了人们开发抗癌药物的思维方式,为有效应对癌症这一恶疾开辟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最近一个时期,欧美多家媒体报道称,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癌症患者正在逐渐年轻化。个中原因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超重、饮酒和食用“垃圾食品”外,衰老加速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而这又跟最近几代人过早接触各种风险因素与环境污染物有关。
研究人员举例说,导致年轻人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关键因素包括超重、肥胖以及相关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在我国,医学专家指出,城市中,随着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偏好高油、高盐、油炸、过热等不健康饮食模式,导致胃癌发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食用垃圾食品与癌症风险增高之间存在的关联,或可解释年轻人肿瘤激增的原因。国外科学家最近首次发现,人体分解甜食和高脂肪食品时释放的一种化合物——丙酮醛,可暂时关闭乳腺癌2号基因(BRCA2)防止癌症形成和生长的能力。
另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某些人罹患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或其他癌症的风险较高,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遗传了存有缺陷的防癌基因BRCA2。这些人的身体细胞对丙酮醛的影响尤其敏感,丙酮醛会抑制BRCA2的防癌功能。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和红肉,也会增加BRCA2这类基因的受损量。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信息披露,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从2018年的1807.9万例上涨到2022年的1996.5万例。2022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数为973.7万例。
当然也有好消息。近30年来,得益于早筛手段和治疗技术的精进,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现在,胃癌诊疗已经形成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对胃癌患者运用微创外科技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个体化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令人振奋的是,美国研究的一种名为CAR-M的癌症免疫疗法,已经进入了早期的临床试验阶段。该疗法聚焦于一种白细胞——巨噬细胞,它们天然地会吞噬人体内的有害物质。研究人员从患者体内提取巨噬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细胞表面拥有嵌合抗原受体,这样巨噬细胞就能识别癌细胞。将改造过的巨噬细胞放回患者体内,它们即开始追踪和吞噬癌细胞。这种疗法对血癌最为有效,亦有潜力靶向实体瘤,例如乳腺癌或肺癌。
目前,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药物发现和针对致癌蛋白KRAS的治疗已日趋成熟。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数据,识别与特定疾病状态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并找到可以有效调节这些靶点的化合物,从而开发出对抗癌症的新技术。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还在探索,让一些新药中的多个成分反复重组,以达到最佳的抗肿瘤效果,且可超越传统化疗中使用的药物,避免常有的很多副作用。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抗体(一种免疫系统蛋白质)构建,这个抗体可以靶向一种癌细胞大量表达的分子。因此,它既能在不影响健康细胞的情况下猎杀癌细胞,又能递送杀死肿瘤的有效药物。
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所展现的功能,改变了人们开发抗癌药物的思维方式,为有效应对癌症这一恶疾开辟了一个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