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苦创业桑梓情

2024-06-14 09:09艾前进
时代报告 2024年4期

艾前进

蚌,虽饱经沙砾的摩擦产生疼痛,但却育成了晶莹的珍珠。

玉石,虽饱尝刻刀的雕琢之伤,但却成就了惊艳的艺术。

蚌育珍珠,凿石取玉,一个人的发展亦然。童年少年就在江汉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长江边成长的艾传祥,就经历了蚌育珍珠、石变美玉的苦痛与美好,从小的磨砺铸就了他日后自立自强的坚强性格。

艾传祥的先辈们多有文化、宦游官场、从儒事商,拥有这样的祖德基因,他带领儿子艾洋军、艾洋平,在不同的时代都是同样的奋发图强,敢拼才会赢。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一开启,便激活了艾传祥的发家致富意识。他在村里率先走上田埂,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第一个出村驾驶创业,为村民拉运化肥、粮食、砖瓦、水泥等农用建材物资,使家里的小日子逐渐变得红红火火。改变了家庭生活状况,率先在村里盖起了一栋砖瓦房,影响了乡村和村民的创业与生活,成为监利县较早时期的“万元户”,并成为监利县委、县政府第一批致富榜样,受到县委书记的亲自颁奖。他的带头作用影响了全村和家里人的创业意识,儿子艾洋平、艾洋军相继走上创业路。两代人接力创业,勤苦奋斗,不忘乡亲,不忘家族,桑梓情长,积极为社会和家族公益出力流汗,成为被人们尊敬的好乡贤。

父亲艾传祥的榜样力量

艾传祥的家乡湖北监利“地富鱼稻”,从三国纷争到近代革命,这里都是争斗活跃之地。1951年5月25日,他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家庭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拥有浓郁的“烟火气”,他的农村童年是幸福的,耕读传家是正常的,父母一连生养了艾传祥、艾传高等6个兄弟姐妹,人口骤增令家庭变得逐步困难。时代也捉弄人,这使得仅仅念完高小的13岁少年艾传祥,不得不回乡帮助父母勤俭持家,参加农业生产。

艾传祥勤于动手持家,办事用脑灵活,在家庭生活中深得父母喜欢,是弟弟妹妹们的学习榜样。别看他只有13岁,跟随大人下地生产的实操能力强,自动把学习到的文化知识用到生产生活中,得到乡亲们的赏识,他的不少生产建议得到大家的采纳,减少了很多生产中的苦和累。1966年,15岁的他便被乡亲们推举为村民兵排长,实际上就是今天的生产突击队长。那个年代兴修水利、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多是采用的“军事化”劳动派遣。艾传祥带领村“突击队”到宜昌修建的铁路、到荆州修建的水利等工程,都是县市优质工程,带出了一个过硬的民兵排,建成了一个响亮的突击队。他把在工程工地上的吃住调剂和管理方法带到生产中,19岁成为木桥小队会计,负责生产队的多种经营和财物分配工作。那时缺粮少用,粮油和家用物资都稀缺,但他认真对待生产队的每一斤粮食,认真管好用活生产队的每一分钱财,尽量不让不多的钱财“趴”在账上,利用农村合作社的城乡物资调节“盘活增值”,使大家伙的钱不断流动变现,让年底农民的“分红”增多,令周边社队的干部和乡亲们羡慕不已。直到1978年春,艾传祥交出小队会计的担子和账目时,村里10年没债务,是当时少有的运转良好的村集体。

艾传祥生产管理务实,待人办事谦逊细致,被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看好,纷纷上门给他提媒说合。婚恋时节,父母帮助传祥娶亲婚配,与1951年10月29日出生的郑香伢组建了一个恩爱家庭。夫妻俩同年出生,既是恩爱夫妻,又像兄妹般,夫妻共同育养艾洋平、艾洋军两个儿子。他盼望两个儿子早成才、有出息。

春江水暖鸭先知。艾传祥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生产队的骨干干部,在会计任上进行发展经济作物、土特产收售、生活物资代理等一买一卖的集体“差价”中,合理规避“投机倒把”,找到了经商的门道和点子,也结交到了一些买卖朋友。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偷偷按下18个鲜红手印,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提出“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口号。艾传祥从邻省安徽的农民创造中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远了,农村可以大干了。他把会计工作交给了村里更有文化的青年人,亲手制作了一辆平板车,为村民们进行城乡市场化服务。其实是最简单的“倒腾”,农民种植的粮食和土特产,先是一家一户地上门收购,顺便收集乡亲们急需的居家用度生活物资,再找县城商家看货比价,运进城里卖给讲诚信、真识货的客商。回村时把各家各户所需的生活用品送到家,适当收点儿跑路费,如果没有商品物资往回带,就给自家拉点儿砖头瓦片备料建房。

仅用两年多时间,艾传祥积攒了1万多元,他拿出5000多元钱,在村里的河边大道迁址盖成了一栋二层砖瓦房,成为当时全村最好的“小洋楼”,而今才有这一字排开的村民街道。他还更换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使“土枪”变成“洋炮”,既减轻了往常运货的劳动强度,又呈几何级地提升了运输效能。1981年金秋,监利县委、县政府召开第一批致富榜样表彰会,县委书记亲自为艾传祥披红戴花颁奖,使他成为县里有名的“万元户”。

1986年,艾传祥有了更多的积累,不仅加大了对孩子的培养力度,较好地改善了家庭生活,而且投资购置了全新的拖拉机。1990年至1992年,相继鼓励大儿子艾洋平、小儿子艾洋军创业物流,为他们配置了烧柴油运输专用汽车。艾传祥深知妻子郑香伢操持家务付出的苦劳多,主动回家帮助妻子照顾家庭,照看儿子,在家指挥艾洋平、艾洋军物流创业。当哥俩的事业步入正道后,艾传祥卸下“指挥官”的责任,回归田园家庭,把周边已经进城的农民“抛弃”的小地块“拼接”起来,建成了房前屋后的美丽生态花果园,在这片农田中建设花卉苗木,种植柑橘水果,培植时令蔬菜,很有成就感。虽然牛蛙养殖试验失败,但却掌握了甲鱼、乌龟的养殖技术,每年可以收入几万元。

艾传祥的带头作用影响了全村和家里人的创业,孩子们的生活也很富足,全家人动员他进城养老,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但他至今都不愿进城,固守乡村坚持创业,在他的眼里,随着监利县城镇化的扩展,村子接近城镇边沿,使得曾经的村民们放弃了家中的土地,成片的弃耕成荒。他看不得良田变荒地,他和孩子们商量,以流转或承包的方式把乡亲们“丢掉”的土地复活,种植油菜、水稻等农作物。在他的眼中,能种一块儿就种一块儿,能收一点儿是一点儿。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无论怎么努力也耕种不了,真没有那个能力“挽救”良田了。但他的示范作用影响了周边的村民不放弃,县镇乡的党委政府也重视耕地主粮生产,复垦种植和合作社集约耕种的力度很大。

为了顺应当地农民的土地抢救积极性,拥有市场意识的艾传祥筹集资金,购置收割机、履带旋耕机等农机装备服务农民,从最初服务周边农村千把亩扩展到8万亩,服务扩大到了福田寺镇、红城街道、毛市街道等镇街村组的200多家农户和10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他的服务好,旋耕深,土蓬松,农户们一对比,觉得艾传祥做得好,每年都提前向他预约。艾传祥把农民的信任当奖赏,生怕自己的服务不到位,有钱就添置机械装备,有时间就改进设备功能,虽然多年来没有服务盈利,但赢得了很多农民的服务口碑,是当地农民最放心的人。为了提升机械的性能和效能,他把家里的大院变成了一个修理厂,堂屋和房间里到处都是他的修理工具和零配件。

儿子艾洋军的勇敢抢跑

在艾洋军的心目中,父亲就是自己和哥哥的人生奋斗榜样,他在家乡监利县经营超军物流有限公司。

在我长久的观察视野中,艾洋军总是带着一脸笑容服务客商,总是保持一种干事创业的坚毅,眉眼间毫不掩饰曾经历的风霜。他的合作者和客商告诉我,他是在物流业发展大潮中摸爬滚打的“弄潮儿”。是改革开放让这位来自农村的青年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境况。从1992年筹资购买的一台小货车拉货起家,到如今把超军物流发展成为以监利为中心,辐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知名物流企业,艾洋军感慨地说:“超军物流和我本人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家乡工农业的发展成全了我,我必须尽力回报家乡,愿意继续为家乡的振兴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1974年1月出生时,艾洋军的家庭还不是“万元户”,只是红城乡木桥村的一个平凡家庭,物资匮乏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父母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是爷爷奶奶带着他和哥哥艾洋平生活的,五六岁的艾洋军和哥哥艾洋平已经能够做些做饭、割草、抬水之类的家务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各地,在全村人都没有发家致富的概念时,父亲走上田埂,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第一个出村驾驶创业。几年后,家里的日子红火起来,一家人从过去一年也吃不上几顿猪肉,变得一次能买一大块儿,第一次穿上了城里孩子才有的好衣服。艾洋军回忆说,他的家庭是直接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父亲的早期创业为他的人生选择埋下了一颗好种子。艾洋军说,他的父亲长年拉货服务乡亲,自家的地仅靠母亲一人耕种,细心的艾洋军不想让母亲一人承担农耕之苦,他初中毕业主动放弃上高中的机会,回家务农减轻母亲苦累。土里刨食两三年,很难挣到一笔像样的钱,生活还是靠父亲的拖拉机运输。艾洋军决心走出去闯一闯,或者就在家乡做点儿小生意。

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的又一个经商潮,甚至有不少体制内干部职工“下海”经商。艾洋军迈出人生的创业第一步时,选定的最后目标还是像父亲一样要“跑运输”。他的父亲支持资助他买了一台4.2m的小货车。干了一年后,便用积累的钱换了一台6.8m的货运车,这一干就是好几年。1995年结婚成家,不久有了孩子,他坚持用这台车跑运输。因为不成规模,尽管自己很努力,家里的开支用度还是较紧张,必须想办法扩大业务和运能。

抢跑物流发展新赛道。主动走出去创业,虽然改变了艾洋军的人生和家庭命运,但一个人跑一台车这样单干,终归不是办法。因为他的商誉好,运输业务多,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完不成任务。从2000年开始,艾洋军开始转型,与别人合作买车联合干,把自己的业务与合伙人共担,很快便从2台车向4台车、8台车、20台车扩展,2014年达到区域运输高峰。

艾洋军的家乡监利县是鱼米之乡和产粮大县,小龙虾、黄鳝、麻鸭、河蟹、贡米、面点、粮酒等农业产品多,仅大米加工就培育出了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福娃集团、银真米业等。这些企业和县内的大小商家,很多都与讲时限、守诚信的艾洋军结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1年,随着艾洋军车队的业务骤增,他注册成立监利县超军物流有限公司,把经营范围由普通货运扩展到货运信息咨询、仓库租赁等。企业由个体向公司转型,艾洋军感到自己基础文化薄弱,2010年至2013年,他报学广播电视大学物流高等职教专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专毕业证。

回忆那段时间的创业运营辉煌,艾洋军觉得他的社会信任,源于他行正路带来的成功。自他创业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服务精细、安全运输、守时送达,不乱收费,不随意涨价,为客户开发票、足额缴税。在家乡的小地方从事物流,他并没有任何竞争优势,随着时间的持久和客户们的口口相传,回头客变得越来越多,公司业务越做越大,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随着联合的人和车辆变多,让艾洋军更加坚定做一个守法、诚信的经营者。他要求员工按照国家法律和路政规定运营,不涉腐、不违规,走正路、做好人,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创造美好的生活。

2013至2017年,是基层物流行业环境较好的时期。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的行业运用,艾洋军筹集资金建设信息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和物流信息,走线上线下双向道路,服务公司车辆和社会物流,抢跑开辟出了一条区域物流发展的新赛道。他在经营中每每遇到困难,都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和行业领导的帮扶和支持,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他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014年,艾洋军举拳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子三人的桑梓奉献情

艾传祥和儿子艾洋平、艾洋军在两代人创业的40多年中,坚持奔走在回报家乡、助农致富的道路上,都同样拥有一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心愿。

艾传祥在早年的创业中服务乡亲、方便乡亲,对乡亲们的帮助有求必应。有了积蓄后,两代人从不吝惜手中钱财,对村集体和乡亲们帮助到位。2000年,木桥村想修一条水泥路,但村集体经费很少。当村领导和村民们犯难时,艾洋军知道后主动捐出2000元钱,并动员家人共同出力,影响带动全村人共同捐赠,很快修建了这条有质量的村道。2015年村里有安装路灯的想法,艾洋军和哥哥艾洋平合作,拿出8000元建设经费,照亮了全村乡亲的心。

不读书的人生没有前途是艾洋军的深切体会,他感到自己的企业没有做大,还是因为当年上学的书读得不够,没有上大学积累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今决不能让家乡的孩子再走自己的昨天路,要好好读书开眼界。2022年,红城乡人民政府筹资建设乡村教育中心有一定的资金缺口。艾洋军以公司名义捐赠3万元钱。多年来,他慷慨捐资,解决当地贫困学子的上学难题。

在长达3年的疫情防控中,艾洋军和他的超军物流公司,是首先站出来为政府分忧的保供公司,一干就是3个多月,还给当地红十字会捐赠了2万多元善款。

父子两代人善待乡亲,也全面关照艾氏家族的进步与繁荣。艾传祥的家庭在监利艾氏家族的发展史上比较特殊,他的高祖艾光运承嗣房叔艾书海双祧两个家庭,光运公还将长子艾祖焕过继书海门下为孙传衍香火;光运公次子即艾传祥的曾祖艾祖棋传子三,其长子艾德海又过房艾祖焕壮大书海公门庭;德海公次子艾庭宾又嗣族叔艾德培发展宗系。这样的传承,彰显了艾传祥的先辈们格外看重家族发展的义务,也孕育了他自身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家族、公益社会的践行在其儿孙辈同样出类拔萃。

艾氏家族在监利县一直都是比较旺盛的,新中国成立前还有相当气派的祠堂,这在当年,全县有祠堂的没几家,后来在动乱年月中被毁。1997年夏天,在城市修建中的道路修筑中,有人在地里挖出了一块埋藏几十年的残碑,呈现出一个明晰的“艾”字。施工现场有人想到了朋友艾传祥,找他到现场辨认。他想,“艾姓”无两家,只要是艾姓碑就先“请回去”再说。于是他把这面残碑花钱请回村,请艾庭秀等家族文化专家调研,组织全村艾氏宗亲筹集资金,购置土地建成了一个家族祖碑亭,为一世祖用宾、用敬、用正,二世祖仕宁、楚才、再刚,三世祖景祐树碑立传,供家族祭祖。2016年,监利组织艾孔宗亲筹备会,为使祭祖活动搞得更好,艾传祥坚持放在木桥。因这座祖碑亭有些老旧,地面土场不平整,他自己捐赠5000元,号召儿子艾洋平和艾洋军各出5000元,一家人把碑亭及碑重新油漆,打好水泥地面,保障木桥祭祖顺利。在近20年的家族祠堂修建、家谱编修中,他一家人的公益出力都不少,艾洋军还担任着族长职务,显现出出色的组织能力。

奋斗成就人生,奉献彰显大爱。“是家乡养育了我们一家人,让我们懂得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要为国家、为家族、为有需要的人做些事。虽然走出乡村成功创业,但必须承担起回报桑梓、回报家族应有的责任。”艾洋军是这么说的,他们父子两代人也都是这么做的。40多年来,他们一家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奉献社会,践行了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