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下民族舞的突破与思考

2024-06-13 03:02陈玲
电影评介 2024年6期
关键词:卫视舞台舞蹈

陈玲

一、内容再造:舞蹈创作的新话语

内容是舞蹈创作的灵魂,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舞蹈节目的成败。近年来,随着节目内容的多样化,传统舞蹈节目呈现出式微之态。一方面,传统舞蹈节目内容固化,缺乏创新,观众出现审美倦怠和审美疲惫;另一方面,舞蹈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程式化的舞蹈内容和机械性的文化符号复制使得民族舞蹈类节目遭到“降维”打击。同时,为了迎合受众,吸引流量,各大晚会的民族舞蹈类节目逐渐出现娱乐化转向,舞蹈本身的娱乐价值凸显,艺术审美价值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民族舞蹈类节目的节目价值与受众关注度。此外,信息社会的持续发展及媒介技术的更迭使得社会发生结构性变革,以信息技术和新型媒介技术为社会支柱的媒介社会逐渐成形,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文化观念和审美旨趣的转变与重塑。同时,以“快娱乐化”“消费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兴起,建构了全新的文化标准与文化传播体系。当下而言,受众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的观看方式和审美取向,对民族舞蹈类节目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民族舞蹈节目必须从内容出发,守正创新,借助于全新的内容主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赋能,构建民族舞蹈创作新话语,促进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蹈节目,正是借助于民族舞蹈创作内容与呈现方式的革新,实现“出圈”与爆红。

首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借助全新媒介技术,完成了民族舞蹈类节目创作内容的革新与再造。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立足于文化本身,深耕文化的艺术产品,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关注。“文化是民族和国家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能仅依靠一个视频或一期节目的出圈,而是需要打造独特的文化IP,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持久性传播。”[1]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民族舞蹈创作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舞蹈为载体还原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彰显中国文化,为舞蹈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蕴与审美内涵,实现舞蹈内容的融合创新。民族舞蹈《东都行者》借助数字技术,还原唐玄奘万里取经的传奇故事。舞者所塑造的唐玄奘形象跋山涉水,在黄沙、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中艰难前行,借助于舞蹈表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及面临的困难与艰险,最后以玄奘的诗词《题西天捨眼塔》为结尾,以舞蹈的方式完美展现了唐玄奘的取经之路。《嫦娥奔月》则以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为创作背景,借助于VR、AR和3D技术,塑造出美轮美奂的舞蹈场面,舞者化身为嫦娥,在巨大的圆月下随夜色起舞,灯光场景不断变化,最后舞者向月亮奔去直至定格,也展现了这一神话故事的完美意象。一方面,以舞蹈为呈现方式来还原经典,讲述文化故事,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舞蹈除了展现其本身的身体美之外,还实现对古典诗词、典故传说、神话故事的再现与还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身体化、符号化表达;另一方面,将民族精神融入舞蹈的创作中,为舞蹈创作注入新的灵魂,借助于舞蹈美展现文化美。同时,技术的加持也使得舞蹈内容的创作突破原有的壁垒和瓶颈,塑造更加多元立体化的舞者形象和舞蹈内容。当前来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蹈节目创作打破常规舞蹈内容中展现女性身体美、形态美的单一固化视角,以全新视角从事舞蹈创作,展现出诸如花木兰、妇好等女性形象,彰显女性力量。舞蹈《今又鸮声起》以一场考古文物发掘为切入点,以甲骨文为叙事符号串联舞蹈,借助于3D技术和VR技术,让舞者在巨大的妇好鸮尊之上翩翩起舞,塑造出妇好管政事、掌祭祀、理兵戎的巾帼英姿。舞者形象的改变彰显出不同的时代女性审美及当下女性审美变迁,更切合新媒体时代年轻人的审美追求及年轻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审美取向,实现了舞蹈内容的创新与舞者形象的再造,促进了民族舞蹈的传播与发展。

其次,“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化还原和现代化诠释,以更富创造力的形式实现舞蹈叙事的创新化编码,将传统文化符号更好融入舞蹈内容的创作当中。传统的舞蹈节目主要通过舞蹈者的妆容、服饰、动作等来展现传统文化符号,内容较为单一且呈现固化之势,难以满足现下的受众心理。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另辟蹊径,让文物以拟人化形象存在于舞蹈之中,将文物本身内化为舞蹈的叙事主角和舞台场景进行内容创作,巧妙地利用舞蹈,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化还原。在具体的舞蹈呈现上,采取舞蹈服饰还原、妆容还原、动作设计还原等一系列方式,贴合舞蹈叙述的故事呈现背景及人物设定,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将视觉元素符号进行具象化呈现,彰显传统文化符码转化的新路径。在古典舞蹈《唐宫夜宴》中,舞蹈创作者以博物馆中唐三彩仕女俑造型为创作来源,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在赴宴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乐俑幻化为调皮可爱的少女,身穿极具特色的三彩元素襦裙,或嬉笑打闹,或随音乐翩翩起舞,这不仅抽离以唐三彩为文化指征的强烈色彩符号,而且形塑生动鲜活的唐代仕女形象。借用5G和AR、VR技术,“复活”的唐俑们在博物馆中穿梭,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妇好號尊等众多文物巧妙融入舞蹈表达及舞台呈现中,《千里江山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画作一改往日单一、扁平的形象,在舞蹈中呈现出立体化、拟人化的温情形象,与舞蹈本身融为一体,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形成对盛唐文化的全新演绎。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符号巧妙嵌入舞蹈之中,将文物符号内化于舞蹈之中,扭转了观众对民族舞过时无趣的刻板印象,给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审美感受。此类舞蹈节目借助于新技术元素创新实现舞蹈内容创新,糅杂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审美趣味,实现传统文化符码的创造性演绎与呈现,以文化内在逻辑为核心驱动力,重新唤醒受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通过构筑身份认同助力于民族舞蹈的传播与发展。

二、形式创新:舞蹈叙事的新表达

当下,年轻人的文化观念随时代变迁发生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年轻一代有更多机会接触多元文化。一方面,基于原生互联网而诞生的文化对新一代受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以民族舞为代表的舞蹈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产生使得受众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受众逐渐开始寻求文化自信和更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生态的辐射下,传统舞蹈节目单一固化的演出形式及单向度推广式宣传手段已然难有实效,只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采取全新的、更富创作力的形式来进行文化表达,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塑造民族舞蹈话语传播体系,激发受众参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才能使民族舞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民族舞蹈节目的走红,关键在于其放弃传统民族舞蹈严肃、正统的叙事风格及表达方式,将民族舞蹈以现代化的、年轻化方式演绎呈现,既强调对民族舞蹈文化内核的继承,也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意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舞蹈的形式创新体现在两大维度。

一是舞蹈表达形式的创新。新型媒介技术“借助影像剪接、舞美设计等影视技术,弥补舞蹈在肢体语言表现上的局限,让观众从视听层面欣赏到舞蹈之美,为舞蹈艺术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表现手段”[2]。借助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民族舞蹈以舞蹈为根基,将多种文化元素融入舞蹈的表达与呈现中,通过多种元素的融合创新,实现舞蹈表达形式的创新。在传统的民族舞蹈节目中,舞蹈通常与其他艺术有着较为明显的界限,舞蹈以展现舞者的肢体美、形态美和故事性等为主要目的,突出强调舞蹈本身的艺术特点;而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蹈则打破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实现了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多元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中国节日系列舞蹈节目对其进行‘艺术性还原和‘现代化诠释,跨越了诗歌、绘画、民俗等众多门类领域,在历史场景与人物中传递出的古典风韵和家国情怀,从不同角度全方面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3]通过技术赋能,舞蹈与诗词、书法、戏剧、音乐等艺术实现完美融合,舞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其审美内涵也随之增加。《墨舞中秋帖》利用数字技术,展现了舞蹈与书法的完美结合,舞者本身化作毛笔,舞姿与笔墨融为一体,不断切换,以笔显舞,以舞作墨,相互映衬,将书法的神韵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鹤归来兮》采用AR、VR和视觉呈现技术,将舞蹈与诗词、古画融合,将鹤的高贵典雅与极具美感的舞蹈完美融合在一起,在舞蹈中间借助诗句完成场景转换与衔接,以古代“五方处容舞”中的鹤舞展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唯美之景,结尾处画面定格为古画,以舞蹈展示诗词意蕴,彰显画卷之美,实现了舞蹈、诗词、画卷的完美融合;《少林·功夫》以中岳嵩山少林寺壁画为原型,将舞蹈同武术相结合,采用复活壁画的形式结合XR技术,完美地呈现了舞者进入壁画世界后,与武僧对式的精彩画面;国风舞蹈《洛神水赋》再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名篇《洛神赋》,节目采用水下高清摄影技术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让观众在美轮美奂的水中舞台感受到《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蹈风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的典范之作。

二是舞蹈呈现形式的创新。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舞蹈内容实现了双重时空的交叠叙事,舞蹈的内涵表达更加丰富。传统舞蹈节目通常采用单一时空叙事的方式,而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建构了全新的舞蹈内容呈现方式,实现了以舞蹈为表达手段的跨时空交流对话。“新媒体技术的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电视舞蹈节目的意象呈现方式和文本叙事结构,在综合考虑年轻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习惯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不同以往的艺术时空,也使舞蹈这种主要诉诸视觉的古老艺术形式也焕发出了新的青春活力,将更进一步提升电视舞蹈节目的艺术审美价值。”[4]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节目巧妙利用现代舞台科技与叙事手法,借助双重时间线,营造出一个兼具时空延展性的立体媒介仪式空间,实现舞蹈内容呈现的创新与发展。例如舞蹈《广寒宫》中,通过VR技术,借助舞蹈实现古今对话,建构起时空交叠的媒介仪式。舞者时而在古色古香的天宫中起舞,时而穿梭于太空之间,时而与宇航员实现梦幻联动,构建出古今交融的奇幻之景。《巾帼令》运用影视技术,通过影视拍摄手法和影视特效,将故事叙述与舞蹈表达相互融合,构建出舞蹈和影视的双重叙事空间。该节目借助舞蹈展现出木兰由“对镜贴花黄”的娇俏小女孩成长为“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场女英雄的变化过程,舞蹈的动作、节奏、表达均与故事相匹配。在表现木兰闺阁女儿的温婉大方时,舞者手持象征梭线的木棒,舞步轻缓,动作柔美;在表现战场残酷厮杀的情节中,舞者身穿铠甲,动作刚劲有力,一改之前的柔美婉约之态,将木兰的坚毅果敢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巾帼英雄形象将传统美与力量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舞台重塑:舞蹈呈现的新场景

电视舞蹈节目的出现打破传统民族舞台中静态的空间布局,通过摇臂、滑轨、多角度的摄影机位和全景、中景、特写等镜头切换,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舞台空间,使舞台空间显示出更丰富的视觉层次。同时,早期电视舞蹈节目中,LED大屏的出现使得舞蹈的背景元素更加丰富,同一场景中瞬间实现的春夏秋冬、时空转换成为可能。然而,作为舞蹈表演的场域,电视舞蹈节目并未完全摆脱物理空间的限制。在传统的电视民族舞蹈节目中,所有的舞台装置、分区、LED大屏、观众视角等均受制于舞台空间,舞台的背景局限于舞台剧场的内部,不同的只是对舞台空间的重新切割、分配。新媒体技术,尤其是VR技术和3D建模技术的出现,不仅实现了更加动态化的舞台视觉效果呈现,而且也实现了舞台空间与户外场景的多维切换,使得舞蹈叙事的新场域得以建构和生成。

“在舞台表演中,舞蹈演员也只有在制作组所设置的场景下进行表演才能实现特定意义的生产,由背景、光效、音乐等建构的场景解释了演员的表演时空,演员的表演也被场景赋予了特殊的意义。”[5]借助于新媒体技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民族舞蹈节目塑造了全新的舞台场景,使得舞蹈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元。首先,技术赋能于舞台场面的建构,美化舞台设计,丰富舞蹈美感,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舞蹈场面。在技术的加持下,立体化舞台取代了传统的单一舞台,远近景、特写的切换和舞台的旋转与变化使得受众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欣赏民族舞蹈节目;其次,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民族舞蹈节目突破原本的舞台限制,将真实化场景融入舞蹈场景建构,以名胜古迹为实景塑造舞蹈,利用舞台效果的搭建,为舞蹈呈现营造良好空间与环境。“系列节目还在空间维度上编织了一幅横跨郑州、登封、信阳、开封等要塞的‘黄河文化矩阵图。”[6]具体而言,该节目一方面将民族舞蹈的舞台场景搭建于实景之中,以实景为背景展开舞蹈叙事,并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巧妙融合;另一方面利用VR、AR等新媒体技术在舞台上还原景点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借助于虚拟场景的塑造增强舞蹈的沉浸感,激发受众的文化记忆;《龙门金刚》以龙门石窟为舞台背景,创作者赶赴河南当地的龙门石窟、明堂、应天门等地取景,通过AR、3D建模、电脑着色等数字化技术手段,抓取生动的金刚形象,将舞蹈《龙门金刚》的舞台同石窟实景结合,这不仅能够更好地还原舞蹈的意境美及其中的文化美,也能为舞蹈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美学,给受众带来沉浸式、具身化的观看体验。

此外,4K高清转播车、飞行器、天眼等新技术手段的助力也为晚会中的民族舞蹈节目赋能,丰富了节目的视觉呈现形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网络艺术能够拓展和丰富艺术思维,打造出具有流动性、虚拟性和超文本的人文场景。而在舞蹈中融入新媒介技术元素,能够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内容及方式,产生强烈的舞台视觉冲击力,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7]在民族舞蹈节目中使用声光电、3D建模、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体技术所建构的新场域,不仅使得节目呈现更富有展现力,构建意义多样的舞蹈时空,而且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视听体验,增加节目的沉浸感和表现力。借助于全新舞蹈呈现场域的建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民族舞蹈类节目打破了传统布景换场的局限,采用连贯灵活的舞台转换与呈现,增强了舞蹈本身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从《逍遥》到《国色天香》,河南卫视所打造的民族舞蹈节目以中国节日为外衣,建构了传统舞台表演和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全新舞台空间。“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文化节目静态的叙事空间设计局限,为河南卫视国风节目打造出逼真的叙事情境,使故事叙述做到移步换景;也让观众情随景动,其所见不再是局促的舞台表演,而是一幕幕古代宫廷或民间生活画卷。”[8]这不仅将特效技术与实景还原巧妙结合,塑造了更具多元审美意义的舞台空间,而且将演员与整个舞台空间融为一体,达到传统舞台空间“消融”的节目效果。在舞蹈《东都行者》中,随着舞蹈表演的进行,舞台场景从大雨滂沱到大雪纷飞,从沙漠之景到山川戈壁,舞者在不同的舞台场景下翩然起舞,借助于场景转换展现了玄奘在求取真经路上的艰辛,展现了一幅完整的舞台画卷。此外,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蹈节目从受众视角出发,以具象化的呈现方式实现了受众感受再造。这种呈现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电视舞蹈节目创作技术与内容割裂的现象,将新媒体技术完美地融合进整个舞蹈场域与剧情推进中;而且实现了舞蹈从舞台感到生活感的转换,为受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体验。在沉浸式场景下,受众的沉浸式观看也使得其能够与舞者建构起全新的互动空间,受众逐渐融入舞台之中,近距离感受舞蹈之美,从而产生代入感。

结语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的民族舞蹈节目通过技术赋能,构筑了全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传统民族舞蹈的现代化呈现与演绎。具体而言,在舞蹈内容上,借助于技术手段,舞蹈实现了对传统经典故事的演绎与再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双重时空交叠的舞蹈叙事场面建构;在舞蹈形式上,新技术使得舞蹈同书法、绘画等艺术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符号的创新编码与民族舞蹈的现代化演绎;在舞台呈现上,借助于AR、VR的技术赋能,全新的舞台空间及舞蹈呈现场域得以建构与发展。然而,技术出现不仅给民族舞蹈节目带来生机与活力,也给其带来一定隐患。一方面,各种VR、AR等数字技术的叠加使用构建了华丽宏大的场景艺术,丰富的视觉呈现效果和复杂的舞台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科技赋能下场景艺术本身似乎成为节目的主体,舞蹈本身的存在感被削弱;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科技本身也可能使得民族舞蹈的内容创作陷入瓶颈,艺术性和文化性被削弱。归根结底,科技只是辅助手段,文化之魂才是核心。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运用,只会本末倒置,弱化节目内容本身的感染力。因此,未来的民族舞蹈节目要想实现“出圈”与“突围”,就必须把握好使用技术的“度”,坚持文化为根的核心思想,以科技赋能文化,以适合年轻人的个性化和网络化的表达方式阐述文化,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旨趣的节目内容,以此实现中华民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月季,李菁.打造国家文化符号: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IP的价值建构[ J ].中国编辑,2019(09):33-37.

[2]康秋洁,刘锦洋.电视舞蹈节目叙事变迁及审美价值回归[ J ].电视研究,2020(06):66-68.

[3]胡沛静,许海燕.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舞蹈节目的创新表达与传播研究——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舞蹈为例[ J ].铜陵学院学报,2022(02):94-97.

[4]康秋洁,刘锦洋.从情感叙事到审美叙事——技术赋能下电视舞蹈节目的叙事转型[ J ].当代电视,2020(06):

68-71.

[5]汪荣燊.仿真理论视角下的春晚内容生产转型——以河南春晚为例[ J ].东南传播,2022(06):33-35.

[6]于洋,殷晓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J ].传媒,2021(22):49-52.

[7]尤梦瑶.中国舞蹈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新媒介时代的舞蹈艺术》为例[ J ].新闻爱好者,2022(07):119.

[8]闫文君,郑一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互动叙事传输[ J ].传媒,2022(13):53-55.

猜你喜欢
卫视舞台舞蹈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和舞蹈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吧啦吧啦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