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革命之花陈掌伦

2024-06-13 18:47张静静
世纪风采 2024年6期
关键词:革命

张静静

1924年5月,陈掌伦(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朱虹)生于宜兴县杨巷镇的一户贫苦家庭。全国抗战爆发后,在表兄梅应章影响下,陈掌伦决心投身革命。1940年9月,她考入江苏省第五临时中学(简称省五临中)高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委派下,她积极在校园内建立地下党小组,团结众多进步青年。1941年5月,她与该校的余仁溥等地下党员一起转移到新四军根据地,参加青年训练班学习。不久被分配到中共句容县委任秘书,1942年下半年调到中共茅山地委宣传部印刷所油印组工作。她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艰苦环境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1943年4月,日、伪军对茅山地区进行大“扫荡”。陈掌伦因奸细告密被捕,虽遭受敌人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最终因伤势过重,于同年10月离世,年仅19岁。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一百多年的党史长河中,那些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如璀璨繁星,熠熠生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用鲜血浇灌理想之花,用生命捍卫信仰之炬,大义凛然,英勇献身,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今年,恰逢宜兴女英烈陈掌伦诞辰百年,尽管她的生命旅程短暂,却如流星划过夜空,留下一道绚丽的光轨,她的精神永远璀璨,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一同追寻她的奋斗足迹,重温她那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革命历程,感受那份为国家、为民族、为理想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

投身革命,青春热血铸忠魂

她7岁时,父亲亡故,自此一家老小7口人全靠母亲作为小学教员的微薄薪金来养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吃的是菜粥、菜饭,穿的是亲友们赠送的旧衣,还经常要借贷和干杂活才能勉强糊口。年幼的陈掌伦常问妈妈:“我们穷人为什么这样苦呢?”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陈掌伦的表兄梅应章(上海地下党员)因病回杨巷休养,住在陈掌伦家里。在这期间,梅应章和几个同志办起了杨巷快报社,自任编辑,笔名美弓,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表兄的教育和帮助下,陈掌伦14岁就阅读革命书籍,学习写稿,逐渐懂得不少革命道理。她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贫困与落后源于旧制度,唯有推翻旧制度,穷苦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可惜,没过多久,表兄肺病恶化,不幸去世。陈掌伦化悲痛为力量,决心以表兄为榜样,投身革命,为穷人的解放贡献自己的青春。

1940年9月,陈掌伦进入胥井省五临中高师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支委会经常到校外树林里秘密研究工作和学习。他们藏有一箱马列书籍,在党员和积极分子中传阅,阅后交流学习心得。上级领导也曾几次深入胥井,作关于形势和任务的传达报告。

1941年上半年某天下午,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冷欣率军队突然包围学校,扬言要搜查共产党,并在通道口架起机枪,随即进行了翻箱倒柜的搜查。好在同学们早有准备,将书藏在宿舍的竹椽内,有的还巧妙地用教科书的封面纸包好,没有被敌人发觉。敌人一无所获,只得在操场集中训话,乱说一通后,灰溜溜地走了。为保存革命力量,陈掌伦与部分党员被安排转移至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暑假开始,省五临中要搬迁到安徽柏垫,组织上决定叫余仁溥(化名承沪)、夏荷芬(改名梅章)、陈掌伦(改名朱虹)及非党同学小任4人在芳庄集中,一路有秘密交通员护送。他们巧妙地以暑假回乡为名,携带成绩单作为通行证,顺利通过了几道国民党哨所,最终抵达了溧阳北部的16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分道到达的还有杜雄飞(改名严群),他们是该地区转移出去的最后一批党员。

在动身的前几天,陈掌伦回到家中,母子4人聚在后门口的大树下乘凉,兴致勃勃地讲故事、唱歌,陈掌伦反复吟唱着《别娘行》:“别娘行,戎装今日上儿身,娘莫言儿心肠狠,敌比儿心狠万分……”声音越唱越激昂,越唱越响亮,谁也没有想到,她这是在向母亲和弟弟妹妹告别呢!

7月1日早上,陈掌伦瞒着家人,背了一只大书包,里面装着几本革命书和几件换洗衣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芝菓圩村,前往芳庄与余仁溥、夏荷芬等人会合。她临行前留下一张照片和一封家书,大意是:亲爱的妈妈,我们的学校要迁往柏垫去了,家里不可能有那么多钱供我上学,现在我长大了,可以独立出外谋生,一方面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出去锻炼锻炼,为民族解放事业出把力。

两天后,当妹妹陈掌明在芳庄拿到这封信和照片时,眼泪夺眶而出,母亲更是悲痛欲绝,晕倒在地。村上的群众见状,无不为之落泪,好心的婆婆阿姨们前来劝慰,告诉母亲不要生气,女儿家长大总归是别人家的。谁知越劝,母亲哭得越厉害。她说:“你们别弄错,我的女儿决不是那等人,她是去参加革命的。”未曾想,就这几句话,无意中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坚守信念,铁骨铮铮斗敌顽

陈掌伦踏入新四军根据地后,随即投入到青年训练班的学习之中。起初,她参加民运工作,领导减租减息运动。不久,被分配到中共句容县委担任秘书一职,1942年六七月间,又被调至中共茅山地委宣传部印刷所油印组工作。他们白天驾着小船在芦荡中流动办公,夜晚则在老乡家中分散住宿,平时一星期搬一次家,遇到紧急情况,甚至一夜之间辗转三四个地方。

尽管生活和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但印刷所的每位同志都学会了撑船。陈掌伦虽身为女同志,也毫不逊色。她吃苦耐劳,每日坚持学习,并在艰苦的环境中关心、帮助同志。严峻的形势也使他们养成了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有一次,陈掌伦与一名男同志前往丹阳城执行任务。返回时,他们携带了大量宣传品和重要文件。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乔装成新郎新娘,挑着红篮回娘家,文件等物被巧妙地藏在篮底,上面则摆放着纸包、糕点、鸡蛋等物品作为掩护。经过岗哨时,几名伪军拦住了他们,厉声质问:“干什么的?”男同志顺势将红篮往前一推,回答:“回娘家。”伪军们嘻嘻哈哈,伸手便去抢篮里的东西,只顾往嘴里和口袋里塞食物,并未察觉篮底的秘密。他们成功地混出了城。为了尽快赶回驻地,他们加快脚步。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俩,似乎发现了什么。男同志见状,机智地放下担子,假装去小便。他边走边思考,这里离城很近,如果被敌人抓住,可能会误了大事。于是,他向陈掌伦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跃而起,一个箭步抱住那人的腰,陈掌伦伸手去夺武器,那人拼命挣扎。在紧急关头,他们发现那人的手榴弹柄盖上有一颗红星。原来,是自己的同志,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禁不住热泪盈眶,连声说:“误会,误会……”

印刷所一直辗转在茅山地区的延陵、西旸、高庄和天王寺磨盘山一带。陈掌伦对革命工作热情负责,从不考虑个人的安危。为了赶印当时的整风文献,在暗淡的豆油灯下常常坚持到深夜,甚至通宵,因此胃病也渐渐加重。

1943年4月,日、伪军对茅山地区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异常紧张,组织上决定让体弱多病的同志暂时回乡隐蔽,保存力量。陈掌伦因身体欠佳,奉命回家隐蔽。当时,芝菜圩环境错综复杂,村上有国民党的便衣队,山上有日本的炮台,安乐山和都山的伪军也时常出没。面对陈掌伦的归乡,房东石焕文胆战心惊,立刻跑来劝说:“掌伦啊!你还是到乡政府去自首吧,否则这里是无法安身的。”陈掌伦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血可流,而志不可夺!你们怕,我绝不连累你们,请放心。”

为避免敌人的迫害,陈掌伦只得多次辗转于亲戚家住。在此期间,陈掌伦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每天早晨,她都会学习整风文献与革命书籍,并认真做笔记。每到一处,她都会对周围的群众进行革命宣传。由于家境贫困,长期寄居亲戚家并非长久之计,母亲就托人在和桥附近的一所小学为她找了一份工作。暑假到来,陈掌伦回到家中,她从不外出,总是在家中看书、学习,看完后便藏书于柴堆或神柜底下,以防万一。1943年8月底,正当她动身准备去学校时,芝菜圩伪保长手拿绳子,带着几个国民党特务闯进屋,要将她捆绑。陈掌伦毫不畏惧,昂首挺胸,厉声喝道:“用不着捆,跟你们走好了。”而后,她回过头,柔声细语对着母亲说道:“妈妈你别难过,譬如少养我一个吧!”又亲切地关照弟妹说:“掌明妹,森岳弟,你们要听妈妈的话,我走了。”

英勇就义,革命精神永流传

陈掌伦被敌人抓走后,关押在溧阳戴埠慈溪岭的看守所里。敌人对她软硬兼施,企图逼她招供,都被她严词拒绝。敌人气急败坏,对她施以进一步的摧残与折磨,甚至将她拖出室外,假意枪毙,企图逼她就范。但陈掌伦始终坚贞不屈,与敌人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她始终抱着一个信念:共产党员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敌人穷凶极恶,使尽手段,可陈掌伦还是守口如瓶,不吐一字。她的身体在严刑拷打之下日渐衰弱,精神上更是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以至于神志不清,奄奄一息。最后还是梅守鹤(梅应章的父亲)出面,以监外就医的名义才将陈掌伦暂时保释出狱。她出狱时已经不省人事,被打了强心针后用担架抬下山。回家后,虽然多方请医治疗,但收效甚微。她的鼻、口经常出血,大小便也有血。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掌伦依然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每当有人对她表示怜悯时,她会非常愤怒地说道:“你们这些怕死鬼,总是怕流血,如果没有流血牺牲,革命怎能成功呢?胜利就在眼前了,大家等着瞧吧!”她的脸上,总会在这时候露出一丝微笑,那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回家不到半个月,陈掌伦终因伤情过重,医治无效,于1943年农历九月初九的夜里,与世长辞,年仅19岁。

陈掌伦牺牲后,中共苏皖区党委为她秘密举行了追悼会,悼念这位年轻而伟大的女英雄。

1979年4月,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勇的女战士,杨巷人民在塍头地为她建造了烈士墓,树了烈士碑。曾担任江苏省委领导的江渭清同志也曾亲自前来拜祭,表达对这位女英雄的深深敬意。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掌伦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勇士。她坚守信仰、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宜兴市档案史志馆党史陈列科(馆)副科长)

责任编辑:李曼容

猜你喜欢
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迎接汽车新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