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翔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而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减少碳消耗与碳排放,助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绿色金融的发展使得流向环保型企业的资金增加,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使企业相关业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既能够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又可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加快低碳经济发展速度。同时,绿色金融的迅速发展能够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作用,通过改变市场格局,使金融机构的资金更多地流向绿色产业,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在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反向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
模型构建 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是研究绿色金融影响机制的关键。为保证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构建模型之前,应计算莫兰指数,基于计算结果检验空间自相关性,该指数计算方式为
变量说明 第一,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即低碳经济。由于该变量由低碳与经济两部分组成,为此研究中根据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发现我国各省份该指数均有所上升,但各省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第二,解释变量,即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识别影响绿色金融发展的因素,包括信贷、投资、证券、保险与政府支持等,针对各指标分别计算测度结果,并整合各项指标分析结果,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作出正确的决策,以便后续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第三,门槛变量,包括碳排放强度、低碳技术。但在测度这两项指标时,应采用国际公认测度法,以保证测度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该测度结果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衡量碳排放强度、低碳技术的指标。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官方统计年鉴。基于构建的空间模型,计算直接效应系数发现,计算结果均为正数。根据该计算结果可确认,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原因在于绿色金融改变资源的分配方式,产业为争取金融资源会加快转型速度。在分析中还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使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增速加快,且周边地区低碳经济涨幅明显高于当地,可见绿色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务必要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产生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其影响辐射至周边经济落后地区,带动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借此实现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空间异质性分析 分析绿色经济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也是明确其作用机制的关键。研究发现,中东部地区绿色金融产生的效应更为明显,但由于该区域发展迅速,各地均以发展低碳经济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出全新发展路径,使得绿色金融效应被弱化。而在中西部地区,受中部绿色金融辐射效应影响,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低碳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同时国家大力扶持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虽然目前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但发展速度较快,各区域之间绿色金融、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在发展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时,应考虑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绿色金融的辐射作用。东部地区应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此带动周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应关注市场开放程度,开放的市场能够增强绿色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
稳健性检验 在稳健性检验中,应分析决定绿色金融发展态势的指标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信贷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工具应作为研究重点。分析发展信贷作为金融的组成部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远低于绿色金融。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回归结果稳定性时,要进行矩阵替换,并去除直辖市相关数据,重新估算回归结果。在稳健性检验中发现,检验结果与估算结果一致,基于此确定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为非线性。在确认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方式后,可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策略,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当地与周边地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门槛效应 在影响研究中发现,碳排放强度(CI)、低碳技术(FM)都会改变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方式,同时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门槛值。针对碳排放强度这一指标,当CI高于0.377时,绿色金融不再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低于该门槛时,才会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低于0.282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FM高于6.444时,绿色金融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且当其高于7.756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为此,在碳排放较低、低碳技术水平高的区域,生产无需消耗大量资源,且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引入绿色金融,更容易凸显绿色金融的作用,使地区低碳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状态。
作者单位:悉尼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