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灵灵 王晓露
儿童对自我和世界的想象,总是无穷无尽的。当他们和世界相遇,总惊叹不已,开启喋喋不休的发问。在一次次的问与答中,哲学从儿童的世界里走了出来。通过对话,儿童与他人进行探索性的交谈,共享意见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最终学会自我纠正。哲思绘本作为共同讨论的主题,能很好地满足儿童讨论、分享、交流、质疑的需求,让儿童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代入情境,感受情节,体会角色的心境,萌发情感共鸣,产生积极思考。
第一,活动的推进:五维循环教学法。通过五维循环教学法(图1),开展儿童哲思绘本的探究活动。将幼儿与教师组织成一个探究团体,把教室转变成一个能探索的社会。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倾听彼此不同的想法,并不断思考,为话题提供理由和建立推论。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去探索、研究与找寻答案,并且对问题有高度的敏感度,会通过找理由、找关系来做判断,进行主动严谨的思考、批判反省的思辨。
第二,话题的深入:哲思从定义走向情景。“什么是x”或者“x是什么”往往是很难给出完美的本质性定义的。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借助对焦经验,让哲思绘本的探究从定义走向情景,从表浅走向深度。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把x具象化,注入个体多元的理解。关注幼儿已有认知,聚焦问题,引导幼儿辩证地思考,习得应对的多种策略。
第三,探究的延续:持续生成的话题。一次绘本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哲思探讨的终止。对焦绘本内容,捕捉幼儿在活动后新生成的问题。《活了100万次的猫》活动后,幼儿对虎皮花猫是否能活过来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通过提问进一步引发孩子关于“死”的讨论。
提问:你觉得这次虎皮花猫还会活过来吗?
幼:死了就是什么也没有了,也不会再见到他。(真实与虚无)
幼:我妈妈说人死了就像小船开远了,你只是看不见他了,但他其实还存在的。(存在与感知)
幼:死了就是他会变出另外一只猫,再活过来的。(生命的轮回)
在活动后,教师在区域投放了相关的绘本《变成星星的老姑婆》《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爷爷变成了幽灵》《雪孩子》《当鸭子遇到死神》。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继续关于死亡话题的讨论。“人都会死吗?”“为什么人会死?”“天堂是真实存在的吗?”“死亡之后是什么?”通过记录幼儿的发现和讨论,开展新的哲思绘本活动,不断循环推进思维探究。
总之,儿童哲思绘本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与满足,体验到自己的提问和答案被接纳和尊重。孩子们可以在其中天马行空地思考,并且进行猜测和演绎,在逻辑的验证中,最终建立共同思考的观念。哲学探究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希望我们可以和孩子们在哲思绘本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