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理念的交融

2024-06-12 12:18李颖王华
艺术大观 2024年10期

李颖?王华

摘 要:自1915年赵元任先生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诞生以来,至今已一个多世纪。一百多年来,经过我国几代作曲家的努力探索、不断创新,诞生了很多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中国钢琴作品代表作之一,由王建中先生于1973年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本文从民族音乐元素的概念界定的思辨、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西方作曲理念的体现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总结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特征,并探索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理念的交融。

关键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民族音乐元素;西方作曲理念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0-00-03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王建中先生于1973年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的一首钢琴曲。关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部钢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关于该曲的演奏分析。第二类,音乐谱本分析以及音乐学分析。前两类研究,主要是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分析和演奏分析,总结作品的音乐特征,其研究思路主要是针对西方作曲观念。第三类,关于民族音乐元素的探索,从节奏音型特征、旋律特征、织体特征、东方韵味等多方面来谈民族音乐的特征。此类研究是基于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

中国钢琴作品,既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又有西方音乐的特征。西洋乐器中国化、民族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音乐元素有哪些,具体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如何体现其民间音乐元素?中國钢琴曲保留了哪些西方音乐思维?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创作思维如何交融?

一、民族音乐元素的概念界定之思辨

民族音乐元素,指的是各国民族民间的音乐元素。在本文中,特指中国传统音乐所包含的音乐元素。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宽广,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四个方面的范畴。其研究涉及传统音乐美学、传统音乐史学、传统音乐形态学、乐种等。[1]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作曲家创作的源泉。

(一)中国传统音乐分类下的民族音乐元素

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来看,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民间乐器及器乐、戏剧、说唱等。民间音乐被运用到近现代创作中,比例最高,如戏腔音乐,戏曲新唱,在新创音乐中有很大的比重。各地戏曲和民歌也注意传承和保护,各类演出和研究活动层出不穷。文人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诗词音乐,这类元素运用也有一定的比例。比如,现代新创作的古诗词音乐、古琴音乐等。相比较而言,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元素被运用到新时代创作中较少。

(二)多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后的民族音乐元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外来音乐进入本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则形成新的本土文化。例如,我国传统乐器中,琴是本土乐器,但是二胡、扬琴、琵琶都是外来乐器。二胡的“胡”,扬琴的“洋”,都显示他们的“外来”身份。然而,现在这些乐器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器的合奏也形成了固定的乐种。这些乐器已经融入本土文化当中,成为民族音乐元素之一。乐器如此,传统音乐的其他因素也是如此,如旋律、结构等,通过各个时期文化的交融更替,都成为民族音乐重要的元素。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也是民族音乐元素的重要组成,如新疆木卡姆音乐、蒙古族的长调、朝鲜族的歌曲等,都是创作音乐的源泉。

因此,笔者认为,民族音乐元素的概念范畴广泛,所有我国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音乐的元素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它可以是汉族民歌,也可以是少数民族音乐。它可以是民族乐器的使用,可以是民歌、戏剧旋律,或是民族调式,甚至它可以是唐诗宋词的意蕴,或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

二、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民族音乐元素

钢琴是典型的西洋乐器,有乐器之王之称。世界知名钢琴曲、钢琴家、各类钢琴体裁举不胜举。西方音乐家也有在钢琴作品中渗入我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事例。钢琴音乐传入我国之后也是如此。西方的音乐和普通大众有距离感,民族的音乐才能深入人心,所以有大量的音乐家开始从事西方乐器的本土化创作。中国钢琴曲应运而生,有的作品完全是新创,有的改编于声乐曲或其他民族音乐形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所运用的民族音乐元素非常显著。

(一)传统音乐美学原则

中国音乐作品几乎都有标题名称,这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状态。音乐作品大多是二元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自身的展示,还表达外物。而标题往往是外物的总结。这种借物寄情的手法,通过标题囊括全曲的方式,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之一。如果从传统音乐美学来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可以用儒家音乐美学原则来阐释。在此,音乐不仅有娱乐的功能,还具有思想传播、教育的功能作用。

(二)民歌主题的使用

改编声乐主题是器乐曲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中国乐器作品,还是西方乐器作品,都有大量的声乐曲改编。

民歌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多为民间自发而成,是中国音乐的宝库,是音乐作品创作的主要来源。中国古代就有关于民歌的记载,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记载了各地的民间歌曲。汉代乐府音乐,以收集各地民歌再改编或新创音乐。中国现有的汉族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小调、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旋律主题由陕北民歌《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揽工调》改编而成。陕北民歌《信天游》属于山歌类型,曲调悠长,极具特色。

(三)民族调式——商调式的使用

调式调性是各民族音乐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从听觉上来说,调式调性直接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成钢琴曲后,仍然采用原有的调式调性。它没有用西方作品中常用的大小调,而是采用民族调式商调式。

中国民族调式,最常见的是五声调式,分别以宫商角徵羽为主音,五个主音,各有不同的特色。除此之外,也有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其中七声调式包括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也可以看成中国音乐调式发展的脉络,是一部微缩的中国音乐史。

商调式是具有小调性质的调式。但是七声调式中补足了变宫,又使商调式具有了大调的气质。商调式加变宫,在中国传统音乐以及现代新创的新民族音乐中非常常见。本首作品就采用了商调加变宫的手法。

现代新创作的“国风”音乐多用羽调,更加接近a小调;但是借用民歌编创的“新音乐”却大量使用徵调式或商调式,保留原有的特色。

(四)主调发展的创作思维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无论曲体多么庞大,基本是主调思维模式。而新创作的音乐学习了西方理念后,则可能融入复调思维。中国钢琴作品大多保持主调音乐思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旋律主题明确,基本在右手部分。从听觉的角度来说,曲目可以从横向上单听旋律。主调发展的创作思维,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

(五)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

西方作曲理念中,一般起承转合四句式的较少,大多是对立统一式句式,乐句会有再现或者重复。但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采用的是四句完全不同的句式,有起承转合。这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大量存在。例如《梁祝》主题、《彩云追月》主题都是四句式的起承转合手法。

(六)引子中散板的使用

散板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比皆是,蕴含中国传统美学的神韵。[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引子节奏自由,采用了散板的形式。引子中使用散板,几乎是所有中国器乐曲的特征,尤其是改编后的由西洋乐器演奏的中国乐曲。例如,小提琴改编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引子部分,钢琴曲《彩云追月》的引子部分,这和西方音乐有本质的区别。西方音乐节奏与速度规整,即便是引子,也是正常的节奏进行。通常,只有协奏曲华彩乐段会完全节奏自由,让演奏者可以进行技巧展示。所以,引子中使用散板,是民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七)对民族乐器的模仿

作曲家在改编曲的时候,注意到了对民族乐器的模仿。比如,引子中出现的琶音是对古筝“连托”“连抹”的模仿,颤音、滑音、打音是对竹笛演奏音色和技巧的模仿[3]。

三、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理念的融合

中国近代,大量的音乐家开始进行音乐创作。有的音乐家学习了西方的作曲理念,希望创作出具有西方音乐思维的音乐作品,有的音乐家继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的音乐家将二者结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不仅充分运用了民族音乐元素,也融入了西方的作曲观念。

(一)复三部曲式结构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曲体结构采用了西方常用的三段体,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包括引子、A、B、A、尾声五个部分,其中ABA为主体部分。

西方的作品结构大多形成于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曲体结构有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我国传统音乐一般用曲牌体或板腔体。中国钢琴曲在结构上大多沿用了原来西方的曲体结构。

(二)中段技巧性展示

由声乐曲改编而成的器乐曲,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中段通过变奏的方式,加上一些技巧的展示。纯技巧的展示,来源于西方作曲思维,如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近代新创或改编的器乐曲(轻音乐不在其内),尤其是通过声乐曲改编过来的器乐曲,为了增加作品的深度和难度,在技巧上有所提高,都会使用复杂的节奏,较快的速度。钢琴作为技巧性乐器,也不例外。

(三)多声部思维

西方音乐思维是多声的,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中国传统音乐思维是单声的,多为齐奏齐唱。而近现代新创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是多声部思维,包括民歌在内。作曲家创作好旋律后,都会添置声部。比如,声乐曲的伴奏,小提琴乐曲的钢琴伴奏,甚少歌曲单独以旋律形式出现。

钢琴原本就是多声部乐器。多声部创作一般有两种:复调思维和主调思维。前文提到了,中国钢琴作品大多数是主调思维配置和声,但也有复调思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改编曲,原本有旋律主线,多声部基本以和声配置主旋律,实现多声部思维。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贺绿汀的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这部作品虽然用五声调式旋律,但是却是复调音乐思维,采用复调的对位声部来处理作品的音乐织体。所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可以和《牧童短笛》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实现了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作曲理念的融合。

(四)作品音乐高潮的表现方式

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迸發有一定的套路。有的音乐开篇就是华丽的篇章,中段情绪稳定,安静抒情之后,再现部分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有的音乐开篇是平静的,中段有感情的递进,再现部分达到高潮,尤其原样再现时通过配器的变化或者声部的提高,来实现音乐的高潮。

中国近现代创作的器乐曲,尤其是改编曲,基本走第二种模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钢琴音乐作品。钢琴音乐一般采用旋律的八度演奏,使音响瞬间丰富,这和交响乐乐队到音乐高潮所有乐器齐奏丰富音响有异曲同工之妙[4]。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的俄罗斯,属于浪漫主义音乐的范畴。到了20世纪,新民主主义思潮仍然存在。尤其,第三世界国家在摆脱殖民主义,经济获得发展之后,不约而同地都想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但是,音乐的创作理念和听觉思维受西方创作思维影响很大。比如,我国音乐的专业音乐理论教育,乐理、和声、曲式等课程基本是西方音乐理论。不仅如此,受众的听觉思维也受到了西方创造思维的波及。比如,ABA式的结构、纵向和声思维。无论是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和声和配器都十分丰富。因此,完全抛弃西方的作曲理念是不现实的[5]。

四、结束语

中国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我国民间音乐元素,另一方面沿用了西方作曲理念。它使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旋律,音乐主题明确,使用商调式和散板的节奏类型;它运用复三部曲式的结构,运用变奏等作曲手法,使用和声扩充声部,运用八度丰富音响以达到音乐作品的高潮。新时代音乐创作与改编应该将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方创作理念二者相结合。一方面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吸收民族音乐元素,作为新创作的根基和来源,另一方面运用西方的纵向创作思维理念。西方结构为骨,民族音乐元素为肉,西为中用,中西合璧,实行新的文化融合。如此,包括中国钢琴音乐在内的“新音乐”不仅对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予以传承和保护,也更加有利于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雪霏.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研究范畴[J].艺术大观,2024(01):107-109.

[2]张斌.散板中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维与观念[J].人民音乐,2023(07):58-62.

[3]余子琦.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族特征探究[J].艺术评鉴,2023(16):86-91.

[4]陈雨童,张婷婷.探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性特色[J].时代报告(奔流),2023(12):37-39.

[5]张抗抗.浅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创作手法及演奏技巧[J].黄河之声,2023(17):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