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开展情感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文关怀和实效性。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和阅读能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进而提升阅读水平。情感教育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情感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杨坤(1983),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新课改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统一,强调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情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教育使命,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和教育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感悟人生哲理、体验丰富情感,进而陶冶情操、磨砺意志、提升素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人物情感剖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初中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缺乏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开展情感教育还停留在经验主义的教学上,以理论为依据,把课文中的知识全部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未曾注意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是不是真正地了解和接受。教师没有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精确的剖析,也没有注意到和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和交流,忽略了学生感受在文章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这就使得情感教学仅仅是表层的。
(二)将情感教学理解为德育教学
部分教师在对情感教育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把情感教育理解为道德教育,把情感交流的方式轉化为道德实践,过分地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上,觉得只有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改善,他们的情感才会得到真正的推动。这样导致有些老师不去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感情,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二、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一)文学作品的情感渗透与抒发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与文章中的角色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感性认识和表达感情的能力。
(二)情感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情感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发展,而且关系到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和公民意识,同时也能为发展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创新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情感教育与语言技能的提升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在剖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情节发展等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技巧,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融合方式不仅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
(四)情感教育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作品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所表现的人性之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等,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
(五)情感教育与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任务,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这种融合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其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启发
(一)转变教学模式
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要求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种变化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技术上,要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新的教学工具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它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探究,必须强化对教材中的人物和文化背景的认知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可以做到跨学科的教学,增加相关学科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学得到不断的充实。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既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灵感,又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对课堂上的知识吸收也会更加有保证。
(三)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情境化、互动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让他们的情感体验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提升情感教育的成效。
(四)注重情感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在情感教育方面,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文本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从初一的起始阶段,到初三的毕业阶段,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情感教育,确保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都能得到全面、持续的情感熏陶和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情感教育与其他教育内容的融合与渗透,如与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多方位的情感熏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促进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由于班上有很多单亲家庭或家长长期外出工作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从细节上对学生进行关怀,对情感低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安抚,使他们感觉到来自班级和老师的关怀,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二)鼓励学生多读多表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多读、多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教师要多层次地给学生留出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激励他们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读书,教他们怎样读书,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终身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让他们自己读懂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创造。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感情,帮助他们快速地掌握这篇课文。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在课上敢说敢做,向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三)组织课堂交流讨论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未写的段落,或者是某一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同作者的文本进行对话,能够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同时也能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本文的创作背景,在研究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简单的语言,将父亲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深沉细致、情真意切,从平凡的事情中表现出父亲的关心与关爱。运用课堂研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认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统编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与情感有关的要素,可以对初中生实施恰当的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初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及优秀品质。
在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父亲”作为这一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一起来探讨,回想他们和父亲一起经历的各种事情,并讲给周围的同学听。通过对父亲浓浓的爱的了解,把自己的感情融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内在感情,又可以在对文章的理解中学会感恩学生,学会去爱,去表达。“感同身受”是一种情感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善。初中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中涉及情感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逐步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观念,对人生、学习和世界有一个全新而完整的理解,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以鼓励性话语激发学生
在情感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积极的语言,對学生的情感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比如,在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说:“太好了!你把自己的想法用真情实感表现出来,这一点很重要。”这种激励能使学生感到被了解、被接受,从而投入到情境学习中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要进行正面的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情感表达上的进步与付出,并提出自己的优势所在。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从你的叙述中,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你的感情,你对细节的描述和形容词的使用都很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识和表达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素质,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课程,要让它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瞿楠.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2023(14).
[2]都术才.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世界,2023(11).
[3]鲍文卉.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软件(电子版),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