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芳
(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甘肃 陇南 742500)
广播电视慢直播技术凭借其灵活且实用的特性,正在对人们观看体育赛事、音乐会、新闻报道以及旅游活动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从慢直播技术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要点,到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旨在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特征以及未来趋势,加深对广播电视慢直播技术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为慢直播技术与广播电视领域的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广播电视慢直播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用于体育赛事的录播,支持观众回看比赛的精彩瞬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传输能力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慢直播开始进入观众的日常生活。体育赛事、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开始采用此技术。近十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5G网络的发展,慢直播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不仅用于大型活动,也逐渐被应用到各种小型活动和个人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新型媒体时代的重要实时内容传播形式”[1]。
广播电视慢直播是一种通过慢播放来呈现真实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或活动的特殊传播形式。不同于实时广播,慢直播允许观众在事件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观看,把“直播”的瞬时性和“录播”的存储性结合在一起,以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观看需求,主要特征有3个方面。第一,时间扩展性。慢直播可以减缓实时活动的播放速度,如体育赛事等,使观众能更详细、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活动的每个细节。第二,观看灵活性。观众可以在活动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观看,解决了直播与观众时间冲突的问题。第三,内容选择性。通过慢直播技术,不同的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关注的内容或角度。慢直播技术的出现,为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2]。
慢直播技术的核心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缓存和存储技术。慢直播技术将实时的直播内容存储起来,以便观众在直播事件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观看。这需要高效、稳定的缓存和存储技术,以确保直播内容的完整性和观看的流畅性。第二,媒体流处理技术。慢直播技术需要对直播的媒体流进行实时处理,包括编码、解码、压缩及播放等操作,需要高效的媒体流处理技术。第三,时间轴控制技术。慢直播技术需要提供时间轴控制功能,让观众可以在时间轴上随意跳跃,快进、快退或暂停,这需要精确、灵活的时间轴控制技术。第四,网络传输技术。慢直播技术需要将媒体流通过网络实时传送给观众,这需要稳定、快速的网络传输技术,以确保观看的实时性和画面的质量。第五,用户界面设计技术。慢直播技术需要提供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让观众可以轻松、自由地控制观看的进程,这需要科学、人性化的用户界面设计技术[3]。
体育赛事中,慢直播技术支持观众回看比赛的关键时刻,如进球、犯规、精彩过人等,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慢直播技术的时间扩展性能够让观众有机会检查和分析比赛的关键环节,对确定比赛结果、研究运动员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慢直播技术的观看灵活性解决了因时区、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看直播的问题。观众可以选择在比赛结束后的任何时间观看,一定程度上增加比赛的观众数量[4]。慢直播技术的内容选择性在体育赛事中得到了展现。例如,观众可以选择关注特定的运动员或比赛阶段,针对性地观看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以亚洲杯中国组委会推出的“云瞰亚洲杯”慢直播项目为例,通过慢直播方式,向观众呈现厦门白鹭体育场的建设情况,以固定机位、无剪辑、无串场、原生态的形式呈现足球场的诞生过程。厦门白鹭体育场建成以后,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的足球赛事将以慢直播形式进行,丰富“云瞰亚洲杯”的内容,为观众带来丰富多样、身临其境的足球赛事观看体验[5]。
慢直播技术的时间扩展性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会或演唱会的每一部分。观众通过慢放功能,仔细欣赏乐器的演奏技巧或歌唱艺术的细微之处,提升其艺术鉴赏力。慢直播技术的内容选择性,使得观众能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艺术家或节目,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慢直播技术在音乐会和其他大型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活动的观赏性,也使得活动更加普及和便捷。2023年3月19日,上海音乐厅“云音乐厅”推出全新线上产品“从日落开始——上海音乐厅绝美视角慢直播”,视角对准上海音乐厅二楼的西面阳台,音乐选择不同时期上海音乐厅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以落日、微风、鸟鸣等美景与音乐相融合,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视听盛宴。慢直播在上海音乐厅的官方视频号、哔哩哔哩账号、澎湃新闻、看看新闻以及乐游上海等多个平台进行,一场音乐会的点击观看超过50万次[6]。
在新闻报道领域,慢直播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使观众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任何时间进行观看,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供观众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对于重大新闻事件,通过慢直播技术,观众可重复观看,掌握更多的细节信息,加深对事件的理解。慢直播技术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灵活,观众不再受限于新闻播报的固定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观看新闻。慢直播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仅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便利,而且拓宽了新闻传播的可能性。以2023年4月24日中国空间站慢直播为例,观众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观看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重要的科研活动如出舱活动等。慢直播让这些前所未有的体验变得触手可及,国民可以获得对航天事业更直观、深刻的认识。2023年9月29日,中国军号推出156 h慢直播喜迎国庆活动,通过156 h的慢直播镜头,带领广大网友领略甘巴拉、昆仑山、霍尔果斯及西沙珊瑚岛等地欣赏中秋月圆景象,带领网友沉浸式感受戍边官兵的日常坚守。慢直播活动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以云端互动形式实现网友与一线哨兵的实时互动[7]。
旅游活动中,慢直播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将旅行体验与观众的观看需求完美地融为一体,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创新的方式。借助慢直播技术,旅行活动或景点介绍在活动结束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播放。观众在家中掌握最新的旅游资讯和详细的旅程介绍,增强了旅游体验。慢直播技术能够提供延展的时间供观众观看,观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择观看的旅游内容,增加了观众的观看乐趣和灵活性。慢直播打破了地理距离的限制,允许远程观众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以2022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出的丹寨八景“慢直播”活动为例,全国观众能够在半个月时间内随时随地欣赏到“云海杜鹃”“高要梯田”“马寨茶园”等丰富景观。这种创新的旅游体验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亲临其境,还吸引了近300万游客在线观赏。慢直播技术在推动旅游业数字化、云端化的同时,为全国观众提供了沉浸式、多样化的旅游感受。以新华网贵阳“云阅贵州”慢直播平台为例,其发布于2023年5月27日,充分融合了5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高新技术,将大数据技术与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选取了贵州省主要景区、世界级桥梁、特色村寨等地点设置最佳直播点位,为观众带来全天候、全方位的VR沉浸式慢直播体验,让网友们通过云端游览贵州的山水美景与人文特色,助力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深入剖析了广播电视慢直播技术的发展历史、核心技术和多领域应用。慢直播技术以其时间扩展性、观看灵活性和内容选择性,改变了人们观赏体育、文化、新闻和旅游活动的方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形式。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慢直播技术将持续演进,为广播电视领域注入更多创新力。文章旨在为慢直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理解,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