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作者单位:烟台永泰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面对全球化竞争趋势,企业正迫切需要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来应对竞争。财务共享模式以其独特的运营机制,给企业带来了财务管理的革新。该模式不仅关乎技术和流程的改进,更触及人才、系统以及企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度整合。如何在维护财务管理核心效能的同时解决财务共享模式带来的问题,成为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企业必须深刻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认识到其在提升财务管理效能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要准确把握实施该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集中化处理。集中化处理优化了资源的分配,提高了财务活动的协同效率。财务共享模式使得数据的处理变得集约化,各项财务活动如账目处理、报表编制等,不用在各个独立的部门中重复进行,而是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完成,减少了冗余工作,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集中化处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营成本,因为统一的操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消耗。另外,这种模式还便于管理监督和内部控制。由于财务信息和流程都集中在一个中心,管理层更容易进行监控和审计,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标准化流程是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另一个核心特点。该模式旨在将所有财务活动规范化,确立统一的操作标准和程序。这种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处理规程,企业可以确保即便是不同地点的员工也能按照相同的标准执行财务任务,这在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面至关重要。标准化流程减少了因个人理解差异而造成的错误,使得财务流程更加流畅,减少了流程不统一带来的混乱[1]。此外,标准化的流程便于新员工培训和上岗,因为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新员工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这有助于减少人员变动带来的影响。同时,标准化流程也为财务管理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在统一的流程基础上,企业更容易识别流程中的瓶颈和不足,从而持续优化财务管理和提高财务处理质量。
自动化与技术驱动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又一关键特征,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等,以减少人工操作,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技术驱动的自动化不仅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可访问性。自动化技术通过减少手动输入的错误,保障了财务数据的质量。此外,自动化流程能够将员工从重复性高、附加值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分析以及为决策提供支持,从而提升财务团队的整体工作价值。同时,技术的集成也促进了创新,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工具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战略决策。
集中处理确保了来自不同部门和业务单元的财务数据能够在同一个标准和平台下进行汇总与分析,极大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标准化流程进一步保障了数据处理过程的一致性,每一笔交易都依照相同的标准进行记录和处理,从而提升了整体财务信息的精度。这不仅有利于消除错误和差异,还有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遵守合规要求,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财务部门制定财务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能够使其根据可靠的数据进行更精确的预测和规划。此外,当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审查企业财务状况时,准确性高的财务信息能够加快审查速度,降低合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从而保障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财务管理优化奠定基础。
财务共享模式通过其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显著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响应速度。自动化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传统手工处理所需的时间。例如,财务软件自动匹配和对账功能能迅速核对大量的交易数据,从而缩短财务报表的编制周期。财务共享模式快速响应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业务变化的即时财务分析能力,这种能力让管理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基于最新财务数据的决策。当市场条件或企业运营情况发生变化时,财务管理团队可以迅速地调整财务预算和计划,确保企业资源有效配置。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财务管理效能。此外,快速的财务响应还意味着在面临外部经济压力时,企业能够更快地进行财务重组或调整融资策略,以维持企业的财务稳健。总的来说,快速的财务响应提高了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企业应用财务共享模式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时,人才适配难成为一个显著的难题。首先,财务共享模式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会计、审计等财务基础知识,还需要精通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等现代财务管理所必备的新技能。这对于许多财务人员而言,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技能门槛[2]。其次,在招聘和选拔财务人员时,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既懂财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传统财务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 IT)和数据处理能力,而IT 专业人员又常常不具备深入的财务知识。这种跨学科技能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人才适配的难题。最后,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需要能够管理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团队,以及与全国各地的同事和客户有效沟通。而这些能力在传统财务人才的培养中往往被忽视,导致现有财务人员难以满足新的工作要求。另外,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来提高员工技能,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且培训效果往往受限于员工的学习意愿和能力。这样一来,财务共享模式在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强成本优势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系统整合常面临重大挑战。首先,多种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财务系统和应用程序在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到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当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中整合这些系统时,架构的不一致性、数据格式的差异、接口的不兼容等问题,常导致系统整合进程缓慢,甚至完全失败,最终影响财务管理效能。其次,系统整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数据问题。财务共享模式对准确且实时的数据流转极为依赖,而不同来源的数据往往需要清洗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质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影响决策质量。再次,数据保护法规的不断更新,给系统整合带来了额外的合规风险。企业在整合系统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新系统能够适应这些变化,防范法律风险。最后,系统整合的挑战还包括来自内部的抵触心理和阻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通常要求原有财务流程进行重组,这会影响到某些员工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不安和抵制。员工会对新系统持有疑虑,对于改变持有保守的态度,不愿意放弃他们所熟悉的工作方式。这种心理障碍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整合的复杂度。
财务共享模式的推行往往面临组织文化适应性的重大挑战。首先,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工作习惯与流程使得员工习惯于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工作内容。然而,财务共享模式要求工作方式的根本变革,包括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以及对数据的集中管理。这要求员工不仅要掌握新技能,也要改变工作方式和习惯,这无疑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3]。其次,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往往伴随现有财务工作模式的重构,可能会引发员工的恐惧和抵触,尤其是资深员工,他们会担忧自己的职位安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财务共享模式常常导致人力资源重新配置,这会造成职位的消失或降级,从而在员工中产生不安全感,对组织文化产生负面影响。再次,财务共享模式要求高度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而传统信息孤岛的状态与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相抵触,使得文化的适应变成艰巨的任务。最后,财务共享模式还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变革的能力,这与许多企业现有的稳定、保守的文化背景相冲突。组织文化必须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求,但是企业文化往往在无形中抵制这种变革的速度和深度,从而影响到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效果,最终影响财务管理效能的提升。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制订财务人员培训与发展计划是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的关键策略之一。这一策略的核心是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适应新模式的能力,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应建立一个全面的培训体系。这个体系需要涵盖财务共享模式的各个方面,包括新技术的使用、标准化流程的掌握以及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等。企业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供培训课程,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第二,企业需要对不同层级的员工进行差异化培训。对于一线财务人员,培训的重点是提高其对新系统的熟悉度和操作技能;对于中高层管理者,则更多地集中在战略思维和领导力的提升。这样分层次的培训可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第三,实施“导师制”或“结对学习”计划也是提升财务人员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将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与新员工或需要提升的员工配对,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同时能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承。第四,进行持续的技能评估和反馈。企业应定期评估财务人员在培训后的表现,了解培训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改进,企业可以确保培训计划始终贴近实际工作需要。第五,企业还应鼓励财务人员进行自我发展。除了培训,企业还可以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资料、订阅专业杂志、建立学习小组等,创造一个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环境。
第一,企业需要对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彻底的审视,识别出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这一步骤包括评估系统的性能、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第二,设计并实施全面的信息系统升级计划。这个计划应当包含硬件的优化、软件的更新或更换以及系统架构的优化。在软件方面,企业可以选择更新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或采用新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软件能够支持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第三,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系统升级计划的实施。这个团队不仅需要包含IT 专家,还需要包括财务部门的成员,确保系统升级能够充分考虑财务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第四,企业还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细致的测试。这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压力测试等,确保新系统能在各种条件下稳定运行,不会在财务共享中心的高负载环境下出现故障。第五,为了长期保持信息系统的良好状态,企业还需要建立持续的系统维护和更新机制。这包括定期的系统检查、对新技术的跟进,以及对用户反馈的快速响应和处理。第六,在整个优化过程中,企业还需要保持与供应商的紧密沟通,确保在系统升级和维护过程中能够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一,企业需要确立明确的变革愿景,这个愿景应该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连,并被整个企业所认知和接受。管理层需要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和方式,如内部会议、研讨会、工作邮件等,不断传达变革愿景,使之深入人心[5]。第二,企业要组建一个专责小组,这个小组由来自不同部门和层级的关键人员组成,他们的任务是推动变革计划的实施,监测进度,并确保变革活动得到适当的支持。第三,在变革过程中,为了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企业需要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反馈,对于那些有助于变革的建议要及时采纳,并对提出建议的员工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变革热情。第四,为了保持变革的动力,企业应设定短期的可实现目标,这些目标旨在一步一步推进变革,每达成一个目标都需要进行庆祝,以此肯定团队的努力并使其保持变革的积极态势。第五,企业还需要持续评估变革过程中的效果,这包括财务指标的改善、流程效率的提升以及员工满意度的提高等。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变革策略,确保变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六,企业要建立起支持变革的组织文化,这包括鼓励创新、容忍失败、重视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如团建活动和颁奖典礼等,传播并巩固这种文化。
随着企业不断探索与实践,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应用将逐步成熟,给企业带来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新局面。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文化的变革,财务共享模式有望在提高财务管理效能的同时,更好地支持企业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