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节水 建设美丽城市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做好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
为深入实施节水行动、推动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做好2024 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工作。
通知明确,2024 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 月11 日至17 日,主题为“推进城市节水,建设美丽城市”。
通知要求,各地要以2024 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为契机,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活动,面向不同群体做好针对性宣传。在法规制度方面,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条例》宣传,做好普法工作,普及城市用水计划和定额管理、节水统计、节水“三同时”等节水制度及要求;宣传《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引导公民践行节水责任。在节水理念方面,宣传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系统性推进节水工作的做法,重点宣传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等方面,推动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筑牢城市节水工作的社会基础。在节水成效方面,大力宣传城市用水效率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污水再生利用以及水环境改善等工作成效,提升人民群众节水意识和参与度。在技术创新方面,宣传城市节水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激励节水技术创新和设备研发。
各地要围绕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开展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发挥街道、企事业单位、社区及行业协会作用,广泛普及节水理念和知识,交流节水经验,讲述节水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节水的正向氛围,增强人民群众参与节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中国建设报)
关于冒用《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名义出刊的严正声明
随着本刊《中国建设信息化》的内容、信誉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近期发现一本使用《中国建设信息化》刊名、刊号的伪造刊物。其封面、版权页内容除编辑等人姓名外均使用了我刊信息,并向广大作者收取费用。此种骗取钱财,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对我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单位的声誉。在此,我们对冒用本刊名义进行的非法行为予以谴责并拟做出维护《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的合法权益的措施。为此,特发布如下声明。
一、本刊的官方网站为:http://www.mohurdic.org.cn/。其余任何使用近似的名称标识的网站及其行为均与本刊无关,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注意区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便。
二、凡未经本刊正式授权者无权进行任何与本刊有关的经营活动。对任何冒用、假借我刊名义进行违法活动的网站、单位及个人,一经发现,本刊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必要时可以向有关执法机关举报,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如遇到任何疑问,可随时联络本刊网站上的办公电话求证,敬请各位作者及读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2021 年3 月12 日
新指导意见出台 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 年,实现农房质量安全全过程闭环监管,农房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房质量安全普遍提升;到2035 年,全面建立农房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农房建设品质大幅度提升。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农村房屋量大面广,长期以来,以农民自建、自用、自管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农房面积越来越大,层数越来越高,用作经营的也越来越多,大量既有农房随着房龄的增长,安全隐患逐渐凸显。
指导意见明确,强化既有农房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持“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产权人和使用人的房屋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农房安全常态化巡查机制,将农户自查、镇村排查、县级巡查、执法检查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指导意见明确,要严格用作经营的农房管理,农房用作经营活动应当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产权人和使用人要严格落实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在开展经营活动前确保房屋具备安全使用条件。对农房实施改扩建,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有关审批手续,严格按照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健全新建农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房质量安全监管贯穿农房建设全过程。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将行政审批和安全监管有效衔接。合理安排农房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农房选址安全,严格规范设计施工,新建农房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抗震设防等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新华社)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第三批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地以试点示范为抓手,加快完善发展智能建造的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和技术路径,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第三批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中国建设报)
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到2024 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 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力争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双下降”;2026 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相对指标显著下降。
通知就健全施工安全事前预防机制、构建施工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完善市场现场监管有效联动机制、提升安全生产监督执法能力等主要任务提出具体举措。其中,要求“逐企业、逐项目、逐设备”检查在建房屋市政工程,每年至少完成2 轮全覆盖排查,将排查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对未开展排查或查出重大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的,参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查清问题源头,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2024 年底前,建成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曝光台”。
通知提出,构建施工安全科技保障体系。加快推广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术产品,推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面“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加快形成施工安全领域新质生产力,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加强施工现场数字化赋能。构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数字化预警体系,实现极端天气、生产安全事故、证照状态等预警信息全覆盖、及时精准推送。
根据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每年开展全国督导检查,每季度对治本攻坚行动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每月向各省级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治本攻坚行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生产安全事故情况。(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