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福宁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受制于自身规模和管理水平,往往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显得力不从心。 据2022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 中小企业贡献了超过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就业机会, 但同时也面临高达70%的经营失败率, 这种矛盾凸显了中小企业在管理和发展上的困境。鉴于此,2023 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明确指出,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能力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要求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由此,本文将围绕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展开讨论,分析其原因,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 旨在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适应性原则在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求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以便能迅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需求的调整。 适应性原则的核心是:预算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需要企业根据市场动态、行业趋势、战略目标、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不断地评估和修正。为此,中小企业要在预算制定之初就考虑到各种情况,并预设应对措施来保证预算的实施能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适应性原则的遵循进一步要求中小企业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并通过持续监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预算管理能及时作出反映,从而指导管理层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参与性原则强调各级员工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制定、执行和监控不仅是高层管理者的责任,更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通过鼓励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但可以提高预算制定的准确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还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参与性原则的实质是通过打破传统的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界限,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协作的工作环境,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和知识的共享。 在这种环境下,员工能直接参与到预算的制定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但有利于提高预算的质量,还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从而持续提高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质量。
持续性原则在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认为预算管理应该是一个无缝衔接和周期性循环的过程,而非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活动。 持续性原则认为有效的预算管理需要基于对企业经营活动持续地监控、评估、调整,以便预算计划能够持续地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日常运营需求,强调了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警功能。 通过持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企业能够预测未来的财务表现和资源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或调整预算计划。 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采取持续性原则能保证预算管理过程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紧密相连,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整体的组织绩效。
资源有限是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会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在经济活动中,资金有限不但限制了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投入和市场扩展的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预算管理效率。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在制定预算时往往需要做出较为保守的预测和规划,这种保守性会限制企业抓住市场机遇的能力。 中小企业物力资源的限制同样制约了发展。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物力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活动,由于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和更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限制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意味着企业决策者与市场情况、行业动态、 竞争对手、 自身企业内部状况之间存在认知上的差距,且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预算制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中小企业在实际运作中, 由于缺乏准确和及时的市场信息,很难做出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预算规划,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错失市场机遇。 信息获取困难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原因。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通常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中,导致他们在制定预算时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 此外,中小企业往往缺少有效的信息分析能力, 即便收集到相关信息,也难以准确判断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影响,从而无法将这些信息有效转化为预算制定和调整的依据。 再者,信息传递不畅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小企业内部, 由于通信渠道和管理体系不完善, 重要的经营信息和数据无法及时传达到决策人员手中,加剧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预算制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
中小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面临缺少专业人才的困境,直接影响企业预算制定的专业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中小企业因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具有高级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才, 导致企业在制定预算时无法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 风险评估和财务规划,进而影响到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专业人才不足还意味着中小企业在预算执行和监控过程中难以有效识别和应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无法及时调整预算以适应市场和经营变化。 此外,专业人才缺乏还限制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技术上的创新和应用。 现代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涉及大量的财务软件和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能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但其有效应用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缺少专业技能人才,中小企业很难充分利用这些先进工具。 缺少专业人才还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文化和预算意识的建立。 有效的预算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工具,也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包括对财务纪律的重视、对预算执行的严格监控等。 但在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形成支持预算管理的企业文化和氛围。
首先, 资源整合意味着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地组合和重组, 并通过跨部门协作和外部合作伙伴建立关系来扩大资源池,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和物资的局限性。 为此,中小企业要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方式来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行业联盟, 共享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成果来减少单个企业的研发投入。 其次,资源优化涉及对现有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管理,让每一份资源都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中小企业要采用如活动基础成本管理的预算管理方法来准确评估各项活动的成本效益,削减无效和低效支出,以便优先保障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领域的投资。 此外,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提高决策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 最后,中小企业要通过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提高资源优化的内生动力、鼓励创新和改进的方式,激发员工改善工作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并通过设立内部竞争机制来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首先, 中小企业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 提供实时的业务洞察。 通过这些技术,中小企业可以收集来自市场、客户、供应链等方面的信息, 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分析并为预算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还要考虑到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为此,中小企业在设计和访问平台时, 要采取适当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来保证敏感信息的安全, 平台还要做到支持灵活的权限设置, 让不同级别的用户根据其角色和需要访问相应的信息。 最后,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拥有快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可以及时调整其预算和策略,抓住市场机遇,提高竞争力。 为此,中小企业要持续优化内部沟通和协作,建立一个信息开放、共享和透明的企业文化,以便持续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从而实现企业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首先,中小企业建立全面的人才发展体系至关重要。为此, 中小企业要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进行系统规划,让员工能获得必要的财务管理、预算编制和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定期的内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外部研讨会和培训工作坊的方式来持续更新其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中小企业要通过设立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制, 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自我提升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其次,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对于吸引外部专业人才非常关键。 中小企业要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 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创造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 吸引更多具有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才加盟。 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习生计划、与专业猎头公司合作等多元化途径来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以便企业能够及时补充所需的专业人才。 再次,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也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一个重要策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中小企业要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和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跨部门轮岗、竞聘项目负责人等方式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中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思维, 还能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和经验的传承与分享。 最后, 创造支持创新和学习的企业文化是人才发展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中小企业领导层要积极倡导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 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和勇于尝试新思想、 新方法, 这样才能通过文化上的创新来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中小企业在面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种种挑战时, 必须采取创新和前瞻性的策略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便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 中小企业通过整合与优化资源、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不但能有效应对资源有限、信息不对称、缺少专业人才等困境,还能提高其全面预算管理能力, 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