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奕琛 李静雅
5月7日,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八届总统,开启其第五个总统任期。随后,普京迅速改组政府和总统办公厅,组建了新的执政团队。从新团队的组成看,此次改组并非“伤筋动骨”,而是普京在新形势下对执政体系的一次微调,更多聚焦于提高执政效率,促进国家目标实现。
在普京宣誓就职一周后,俄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于5月12日正式对外公布。为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保障前线与后方稳定,关键部门大多仍由“熟人”领导。总理米舒斯京留任。根据俄法律,国防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司法部、紧急情况部和外交部等部门的负责人由总统与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协商后任命。5月14日,俄联邦委员会投票同意普京关于外交、国防等部门负责人的提名。不难看出,普京提名的强力部门团队几乎保持不变: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内务部长科洛科利采夫、对外情报局长纳雷什金、联邦安全局长博尔特尼科夫等均留任原职。俄强力部门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原第一副总理、被称为经济专家的别洛乌索夫转任国防部长,原国防部长绍伊古调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原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则改任总统助理,监管造船业。原图拉州长久明曾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此次并未如舆论传言接任国防部长,而是履新总统助理,监管军工综合体。
俄经济团队也调整了人员配置。原总统经济问题助理奥列什金转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3月刚任职总统办公厅管理局副局长的鲍里斯·科瓦尔丘克任审计署长。在新政府设立的十名副总理和21名部长中,原主管工业的副总理曼图罗夫升任第一副总理;长期负责能源部门的副总理诺瓦克留任;新设主管交通运输的副总理及主管农业、环境的副总理,分别由原交通部长萨维利耶夫和原农业部长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担任。
部长方面,除农业部长由该部副部长提任外,大多数新任部长由地方官员选任。如,原加里宁格勒州长阿利哈诺夫任工业和贸易部长;原库尔斯克州长斯塔罗沃伊特任交通部长。
乌克兰危机延宕背景下,普京执政团队的调整主要体现了三方面变化:
第一,技术官僚职权有所扩大。在乌克兰危机期间表现优异的技术派官员得到重用。米舒斯京留任政府总理,别洛乌索夫意外出任国防部长。“军事素人”别洛乌索夫并非俄第一个没有强力部门经验的国防部长,这项任命看似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一方面,缺乏行伍经验恰为别洛乌索夫的优势之一。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两年来,俄军事部门一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2022年秋季,俄军遭遇乌方大规模反攻,国防部备受指责。普京迅速改组俄军领导层,先后任命空天军司令苏罗维金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为前线总指挥。2023年夏天,瓦格纳集团发动“一日叛乱”,使俄军内部分歧斗争公开化。今年4月、5月,国防部副部长伊万诺夫、国防部人事总局长库兹涅佐夫又因涉嫌巨额受贿被捕。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前线行动,引发重重担忧,也暴露出俄政治安全隐患。别洛乌索夫在军队既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相对超脱于各利益集团,又能忠实执行普京的各项命令,或为国防部长的合适人选。
另一方面,别洛乌索夫长于经济管理,其任命有利于统筹前线与后方,平衡战场与经济。别洛乌索夫历任财政部长、经济发展部长、主管经济的第一副总理,其主责为落实“技术主权”理念,发展创新支持机制,实施无人机项目,工作实绩受到普京认可。这一任命表明,俄国防部的职能将向处理军事经济问题倾斜,重点将是提高国防开支效率和创新水平,增强后勤保障,将军工综合体融入整体经济。同时,以格拉西莫夫为首的俄军事领导层结构暂时不变,仍将主要负责前线行动。
由地方调任中央的新部长也普遍兼具地方管理经验和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如阿利哈诺夫和斯塔罗沃伊特此前就曾分别就职于工貿部和交通部,且两人所在的加里宁格勒和库尔斯克州均属俄乌“前线”地区,应对“战时”危机的成功经验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第二,经济集团地位明显上升。破坏俄经济、削弱俄支持战争的能力是西方援乌的重要手段,稳定经济则是俄推进军事行动的基础。两年多来,俄经济部门反危机有方,能够维持经济金融基本稳定、保障军事行动推进,深得普京肯定。俄政府经济团队的地位相较乌克兰危机升级之前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当前,俄国防预算额已占预算支出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支出对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必须谨慎、高效地加以利用,将军事经济纳入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无论是别洛乌索夫的任职,还是审计署长的任命都体现出普京对提升经济管理效率的重视。正如别洛乌索夫在俄联邦委员会所言,“要让每一卢布预算都能发挥最大效果”。此外,俄总统经济问题助理奥列什金晋升为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开创了总统经济顾问晋升为总统办公厅领导层的先例。其任职有利于强化总统和政府经济团队之间的联系。
2024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新一届政府成员。
同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反危机、反制裁能力,打破西方围堵,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则是政府的优先工作方向。从几名副总理的任命可以看出俄未来政策取向。原工贸部长曼图罗夫继2022年升任副总理后再次升任第一副总理。这一职务首次不与经济和金融直接挂钩,而是负责国防和民用工业,重点加强技术主权,监督国家军备计划、国防订单,监管落实核能、火箭、航天、造船、航空和无线电电子工业等领域发展计划。副总理诺瓦克的权限扩大到能源之外,获得了经济事务的领导权,将主抓经济和反制裁工作。新政府的组成表明,俄实现经济稳定和突破的关键是提升技术水平和工业能力、扩大能源和农业资源优势、畅通物流供给。俄政府工作重点将围绕上述几个领域展开。
第三,执政精英更新换代刚刚开始。从新政府人事调整可以看出,老一代执政精英的后代也走上重要岗位。其中,新任副总理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为原安全会议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之子,后者已任总统助理。新任审计署长鲍里斯·科瓦尔丘克为亿万富翁、俄罗斯银行董事会主席尤里·科瓦尔丘克之子。
普京更新执政团队既为维持稳定,又立足长远布局,主要有几方面考量:
一是巩固战时体制。当前,乌克兰危机呈现长期化趋势,俄乌两方均有作战能力和意愿。前线争夺的背后是武器供应、后勤补给和管理效率的比拼。为此,俄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好保障,建立准战时管理体制,统筹资源配置和人事安排。这种战时体制的特征在于,核心决策圈立场高度一致,技术官僚解决具体问题,资源向军需倾斜。而重视经济因素,正是为了通过升级管理体系获得长久战斗力,保障军事行动的可持续性。别洛乌索夫上任后,将致力于促进经济与国防的融合,保障武器供应和装备现代化,在俄看来,这将是其在前线实现进一步突破的基础。
二是避免走过度军事化老路。西方围堵之下,俄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不仅能够维持稳定,还能实现增长。这种韧性源自其优异的资源禀赋、较为稳定的进出口能力、军需牵引的工业增长。尤其是军工业已成为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军工业增长离不开巨额政府开支的支撑。2024年,俄国防和安全支出总额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7%,达到苏联解体以来最高水平。然而,只有一直处于冲突状态,才能扩大国防支出,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极易使经济陷入长期战争的陷阱。
普京也看到了过于倚重军工综合体的风险。在新政府成立后召开的首次军工统合体发展会议上,普京肯定了国防安全支出作为工业和经济发展总驱动力的作用,指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平衡民用和国防支出,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續性,在“枪炮”和“黄油”之间找到平衡。因此,加速融合经济与军事不代表俄要走军备竞赛、军费过度扩张的老路,而是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将国防预算作用最大化。根据俄规划,未来军需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目标,新经济模式也应在保证国防部门适当投资的前提下,争取实现技术突破,通过溢出效应带动相关工业发展。
三是在俄与西方博弈中寻求突围。在乌克兰危机中,西方虽未直接下场,但对俄大打外交战、信息战、舆论战、法律战、制裁战,即“混合战”,使俄西关系快速下滑,双方传统经贸、能源、人才纽带大幅削弱,令俄同时面临“两场战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西方对俄遏制难以根本扭转,俄发展环境也难以根本改善,俄将长期受到全面打压。新政府的组成突出了农业、物流、技术、反制裁等岗位的重要性,表明俄寻求加速适应外部变化,通过提升军事威慑力、降低对外依存度和提高技术主权能力,尽力为赢得与西方的长久博弈争取机会。
(作者均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