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的特征及防控措施

2024-06-09 05:48徐淑华
北方牧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猪群病猪

徐淑华

(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近几年来, 生猪养殖规模以及养殖密度都有了较大提升, 但是受到养殖户自身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的影响, 猪轮状病毒病等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威胁基层生猪养殖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就猪轮状病毒病的特征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基层养殖户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特征

1.1 病原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以急性腹泻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其适应性较强,且抵抗能力较高, 可以在外界环境中长时间的生存,试验证明,猪轮状病毒在常温下的粪便或乳汁中可以保持7~9 个月的感染力, 且可以在pH3~9 的酸碱环境中活动, 并对乙醚、 次氯酸盐、氯仿等消毒剂耐受,但在60℃环境下30 分钟可将其灭活,且75%乙醇、3.7%甲醛或10%聚维酮碘,对其能够起到灭活作用。

1.2 易感群体

轮状病毒对任何年龄、 任何品种的猪都有着较强的感染能力, 但是2~8 周龄的仔猪更容易受到感染,因为其日龄较小,机体发育不完善以及抵抗力较低, 因此更容易受到该病毒的侵袭。 且日龄越小感染后就越严重,症状也比较明显, 而成年猪以及种猪受到感染以后经常会呈现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也不够明显。

1.3 传播途径

猪轮状病毒病的传播渠道较多, 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其会通过粪便向外界环境中排出大量病毒, 这些病毒会污染猪群活动的环境、饲料、器具等,健康猪群接触后就会感染该病, 而且空气也会导致该病传播。 因此,在规模化养殖场中极易造成大规模感染,给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害。

1.4 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的潜伏期较短, 感染该病毒后在12~24 小时就会发病,在发病初期,病猪首先会出现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下降甚至废绝、嗜睡、趴卧不动、腹泻等症状,有的仔猪在感染后会表现出呕吐以及下痢等症状,且下痢较为严重,会排出黄色或者灰黑色糊状或水样稀便, 并伴有腥臭味或酸臭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腹泻症状也会更加严重,一般腹泻会持续4~8 小时,体型明显消瘦,最后会因为腹泻导致脱水死亡。 成年猪以及种猪呈现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但是母猪感染后会流产或者产下死胎, 哺乳期母猪感染后不仅会传染仔猪,还会造成泌乳减少。

1.5 病理变化

对病死仔猪进行解剖后可以发现其主要病变的部位是消化道, 在胃部以及食管中都可以发现尚未消化完全的乳汁以及黄白色凝乳块,且肠壁会呈现透明状,十二指肠和盲肠段臌气,肠系膜和肠淋巴结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还有的病死猪会有多个器官病变问题, 有的出现心肌软化,有的肝脏肿大,还有的肾脏会软。

2 防控措施

2.1 加强环境管理

在生猪养殖环节中, 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一是要养殖场科学选址与布局。在养殖场建设中,应该按照动物防疫要求选择场址并进行内部布局建设,选址的时候要注意远离人群居住地以及水源重地,还要与其他养殖场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在布局上则要做好内部的功能区域划分, 主要是规划好养殖区、生产区、隔离区等;二是要重视卫生环境管理,生猪养殖中的排泄物, 极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增大疫病流行风险。 因此需要养殖户及时清理养殖场的粪便污水,使用清水冲洗圈舍后,并进行彻底消毒,根据病原特性使用75%乙醇、3.7%的甲醛或10%聚维酮碘进行消毒,要注意定期更换消毒药物,从而充分发挥其消毒效果;三是要加强温度调控。 结合外界气温变化进行调整即可,夏季做好通风、遮阳,冬季做好保暖工作; 四是要合理规划饲养密度,要根据养殖猪群的性别、日龄、体重等调整养殖密度,给予猪群充足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有利于保持猪群良好体质,减少疫病的发生。

2.2 做好引种检疫

引种环节中, 猪群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极易会受到病毒侵袭,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 又比较倾向于通过引种来扩大规模,因此在引种环节中要重视检疫工作,要求养殖户在引种之前, 充分调查引种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掌握该地养殖场的猪群健康情况,避免从疫区进行引种。 引种后也需要先采取隔离措施,一般隔离30 小时, 期间要通过严格检疫来保障猪群的健康, 确认检疫合格后再混入原有的猪群当中。另外,应该坚持自繁自养的模式,以便减少猪群与外界环境接触机会,这对减少猪轮状病毒病的发生也有着重要作用。

2.3 加强对仔猪的护理

仔猪感染轮状病毒病后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 因此加强对仔猪的护理至关重要。从仔猪出生后就需要进行护理, 包括擦干身体、断脐,并让仔猪尽快吃上初乳,以便可以使其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 同时还要做好哺乳管理,保持母猪身体健康,尽可能地减少猪轮状病毒病的发生。

2.4 加强预防接种

在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中,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形成对全群的保护, 从而减少相关疫病的发生,因此还需要养殖户能够正确认识疫苗的应用价值,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该区域的疫病流行特点,并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免疫接种,从而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针对猪轮状病毒病的预防来看,主要是采用猪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三联弱毒疫苗,在具体的接种工作中需要结合猪群的生理阶段进行接种,比如妊娠母猪需要接种两次,即分娩前5~6 周和分娩前1 周,每次接种1 剂,每头1 毫升,免疫有效期为1 年;新生仔猪先要在第一次哺乳前接种1 剂疫苗,每头1 毫升,等待30分钟后才可正常吸允乳汁;对于架子猪、肥育猪以及种公猪来说, 需要肌内注射每头1 毫升疫苗,可有效保护6 个月不发该病。

2.5 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猪轮状病毒病对仔猪危害较大, 大多数发病猪会因为腹泻引起脱水死亡,因此在发现疑似病例后,要立即采取有效干预治疗方法。首先,针对有脱水症状的病猪应该及时给予补液治疗,即口服葡萄糖盐水或补液盐,由此可以大大减少患病猪的脱水症状, 避免病猪出现体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情况,而且还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如果患有该病应该采取断奶措施,并肌肉注射适量的5%葡萄糖氯化钠和5%碳酸氢钠溶液或者灌服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2 克、氯化钠9 克、甘氨酸6 克、柠檬酸0.5 克、柠檬酸钾0.15 克、无水磷酸钾4.2 克,加入至2 升水中混匀),避免仔猪出现脱水酸中毒的症状。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猪还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即取鞣酸蛋白3~6 片,磺胺脒2~5 片,复合维生素B3~5 片,维生素K3~6 片,研成粉末与蜂蜜混合均匀,一次性灌服给病猪,一般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天。 同时还可以注射黄芪多糖、氟苯尼考或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来防止病猪出现继发性感染。除此以外,黄芪建中汤也能够较好地治疗该病,在治疗中可以取黄芪50 克、神曲50 克、甘草50 克、金银花30 克、黄连30 克、葛根30 克、藿香20克、蒲公英20 克,将其加水煎煮后熬成药液,待温后将其灌服给病猪,每天用药1 次,严重病猪需要早晚各用药1 次,一般用药3 天即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 猪轮状病毒病已经成为威胁养殖场规模化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学习,正确认识猪轮状病毒的特征、流行特点等, 并立足于猪群养殖实际做好科学的防控,以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 提高养殖场的养殖水平,促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猪群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防不胜防的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