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营销服务中心 金 丽 薛建德
近年来,我国在绿电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绿电交易市场的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我国绿电交易市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建议。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加深对可再生能源和绿电交易市场的理解,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绿电交易市场是指通过电力市场机制,进行可再生能源电量的交易的市场。绿电交易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绿电交易市场的运作机制通常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将其发电产能转化为电力,通过电网输送至消费者或储能设备。同时,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还会获得一定的绿色特性认证,以证明其所生产的电力是可再生且对环境友好的。在绿电交易市场上,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将其发电产能进行交易,将其电力销售给购买方,购买方可以是工业企业、居民用户或其他电力交易市场参与者。绿电交易市场的交易方式和机制多种多样,包括信息平台交易、直接交易、合同交易等[1]。
绿电交易市场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提供了销售渠道,激励了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市场化的机制能够提供经济上的激励,鼓励企业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几乎没有碳排放的特点,通过推动绿电交易,可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份额,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整体的碳排放量,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推广绿色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3亿kW,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约为35%,其中光伏发电和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形式。此外,我国还在积极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形式,如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政府有关部门对绿色能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补贴和奖补政策、配额制度、电价优惠等,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绿色能源。
绿电绿证交易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重要方式,通过绿电绿证交易,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将可再生能源电力以电量、绿证或双证的形式与电力用户进行交易。我国已建立了绿证交易市场,随着我国绿证制度的不断完善,绿证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绿证交易市场提供了交易平台和服务,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电力用户之间的交易和流通,鼓励电力用户购买并使用绿电。
近年来,绿证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绿证交易市场已经超过4000万张,交易总额超过300亿元;2023年6月8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调整本市碳交易企业外购电力中绿色电力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指出,外购绿电排放因子调整为0t CO2/104kWh,其他外购电力排放因子仍统一为4.2t CO2/104kWh。这意味着上海外购绿电碳排放核算量为0。
当前,市场监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监管工作的执行不够有力。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制定和执行监管政策的协调性不够,影响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监管措施和手段相对单一,还未形成一套健全的监管体系。这使得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市场的交易行为,容易导致市场乱象和不良竞争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市场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中的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不够统一,缺乏明确的指导,导致市场参与者对于绿电交易信息和风险的了解和评估存在一定的障碍。信息的不对称性给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外,市场参与者对于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求的理解程度不一,也增加了市场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
目前,我国绿电交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尽管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绿电交易市场仍面临着一些限制,导致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这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政策支持和刺激措施,鼓励投资和项目建设,从而增加绿电的供应能力。此外,建立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互联互通,也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2]。
在绿电交易市场中,存在信用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机构,导致难以准确评估交易参与方的信用状况。这使得交易参与方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面临困难,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部分项目方面临融资困难和债务问题,缺乏信用担保机制,限制了其在绿电交易市场中的信用可靠性。
由于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参与者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一方面绿电政策和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会导致市场前景和回报率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意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电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也存在波动,这给供应商的销售和运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绿电交易市场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能源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然而,不同部门之间在职责和权限的划分上存在模糊和重叠的情况,导致监管工作不协调、不高效。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不够紧密,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力量。同时,由于绿电交易市场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综合考虑能源、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因此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并不容易。
而且,政策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此外,绿电交易市场的监管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如执法检查、处罚等。然而,这种监管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细致地监督和管理市场的交易行为。同时,监管手段的单一也容易导致对市场行为的打击过度或不足,难以做到精准的监管。
我国绿电交易市场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首先,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推动监管政策的协调统一,形成一套完备的监管体系。此外,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监管的效能与水平。加强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市场参与者按照统一规范,全面披露绿电交易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电设施信息、发电量、发电来源等。
同时,倡导绿电交易平台加强信息共享,提供更准确、及时的市场数据,以便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决策和风险评估。此外,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确保参与者遵守市场规则和交易纪律。同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市场参与者的不当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正常运行。定期开展市场数据审计和风险评估,加强对重点市场参与者的监测和控制。
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明确绿电交易市场的规则和原则。这包括对绿电证书发放、交易、认证和核查等环节的规范,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来负责监督和管理市场运行。同时,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合规行为,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可通过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测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不合规行为,保障市场交易的公正和透明。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行业协会和其他行业组织,推动自律管理,制定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提高绿电交易市场的自律能力。
建立健全绿电交易平台,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绿电交易平台可以作为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撮合、信息发布和结算的重要场所。通过平台的建设,实现交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为了推动绿电交易平台的发展,可以鼓励企业或市场机构参与平台的建设,并提供资金支持。此外,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合规运营。
与此同时,标准化和统一认证绿电证书也是重要的举措。建立统一的绿证标准和认证体系,规范绿证的发行和管理,确保其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如此,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外,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也是绿电交易市场的重要因素。绿电交易平台应确保及时发布市场行情、交易价格和成交信息,供市场参与者参考和决策。同时,建立数据监测和分析系统,对交易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提供市场监测和预警信息,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
为了应对绿电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建立信用担保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可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或其他专项基金,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贷款和担保,降低项目方的融资风险,增加市场参与的信心和积极性。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或专项基金可为绿电项目提供直接的贷款支持。这些基金可提供低息贷款、无息贷款或优惠贷款,降低项目方的资金成本,基金还可灵活运用资金,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贷款政策和利率优惠,为项目方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和机会。
同时,设立专项基金也可以促进绿电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提供贷款和担保支持,基金可以吸引更多的项目方参与绿电交易市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推广。基金还可以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支持新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研发和应用。
绿电交易市场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碳减排的重要机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和全球范围内,绿电交易市场仍面临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交易机制不完善、市场参与者的信任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等一系列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采取跨部门合作、多方参与的策略,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完善交易机制,加强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建设。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推进绿电交易市场的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