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古代灌溉历史

2024-06-08 11:30李鸣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7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时期灌溉

李鸣

中国古代灌溉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据史书记载,大禹和伯益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河渠、井水灌溉农田和园圃。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铁制生产工具的大量应用,灌溉工程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如郑国渠、都江堰等。

史前文明时期的水利工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灌溉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最早的灌溉工程可以追溯到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

长江下游的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距今约有5000年历史。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其灌溉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据考古学家研究,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灌溉设施,如水道、水渠等,这些古老的灌溉系统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为后来的农业文明奠定了基础。

夏商周时期的水利工程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水利初步发展的时期。相传夏朝建立以后,开始有了农田规划,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按照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区分农田赋税标准。到了商代,井田制下出现了原始的沟洫工程。人们利用水利工程来进行灌溉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我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商代甲骨文中也有一些关于治水的记载。西周时期,沟洫工程有了发展,形成了有灌有排的初级农田灌排系统,引水灌溉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直接造福人类。

先秦典籍《尚书》《周礼》和《管子》等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商周时期的水利工程情况,如灌溉渠道、水库、水门等。《周礼》记载,国家设有管理农田水利的官员——稻人。《管子》则记载:齐相管仲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这种“治国先治水”的思想和主张,在我国水利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影响。

秦国和秦朝的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秦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掌握的水利工程技术,先后开凿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对秦国成功地统一中国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为了进军岭南,秦朝又开凿了大型运河工程灵渠。三大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较前代都有所提高,使中国的水利工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水利工程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灌溉工程得到了发展。但是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政治中心也逐渐南移。江南地区因水源丰富,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水利工程数量逐渐增加。相比之下,黄河流域的农业整体上处于衰落状态,水利建设重心开始转向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

在西汉和东汉时期,大一统的格局维持了400多年,水利建设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形成了高潮。西汉前期,关中水利得到了较快发展,除了继续发挥作用的郑国渠外,又分别开凿了白渠、漕渠、龙首渠、成国渠、六辅渠、灵轵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全国出现了“用事者争言水利”的大好局面。

西汉末年,黄河水患持续60余年。到了东汉,汉明帝命水利工程专家王景主持治河。王景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黄河大堤,另一方面整治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门。从此,黄河一直到北宋初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决堤和改道。于是,便有了“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

汉代,铁器得到普遍使用,城市规划日趋完善,地下排水系统发达,排水管道种类齐全、泄水断面各异。从考古遗址中可看到这些排水设施的存在。

魏晋时期水利建设的特点是重视西部屯田事业。在北方战乱期间,移民纷纷沿河西走廊西迁,对当地农田水利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嘉峪关市东北新城乡魏晋墓葬群的壁画生动描绘了采桑、耕种、井饮、牛耕、射鸟和驿传等场景,展现了当时西域地区的繁荣景象。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在南方政权统治区,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浮山堰和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堰坝——通济堰。

浮山堰是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大坝,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这一工程的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国外土石坝技术的出现时间早了600多年。通济堰则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堰坝,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

隋唐时期的水利工程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该时期兴建、整修了大量的灌溉工程,另一方面,南方也兴建了大量的中小型灌溉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支持。同时,灌溉管理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与西汉一样,隋朝面临着将粮食从关东运输至关中的挑战,以满足首都长安承载的巨量人口的经济需求。鉴于渭河运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隋文帝在开皇四年(584年)下令修建一条连接大兴城与黄河的运河——广通渠。这条运河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转运状况,为关内的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遭遇水旱灾害或饥荒的州县,隋朝政府还通过开仓赈济的方式来缓解百姓的困境。

20世纪初,人们在敦煌莫高窟中惊奇地发现了敦煌遗书,其中包含着失传已久的唐代中央政府颁布的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法典,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虽然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水部式》残卷是手写本的形式,仅存7纸144行,但内容却极为丰富,涉及农田水利管理、水力机械设置及水量规定、航运船闸和桥梁渡口的管理与维修、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方方面面。《水部式》不仅见证了唐代水利管理的卓越成就,更为我们今天的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隋唐时期,水利建设如火如荼,催生出众多杰出的古代水利工程。如甬江流域的它山堰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宁波鄞江镇。它山堰采用条石砌筑成拦河溢流坝,其堰身则独树一帜地采用木石空心结构。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它继续为阻咸、蓄淡、引水及泄洪贡献力量。福建宁德地区的霍童引水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修建,位于霍童石桥村。黄鞠在霍童溪南北岸分别开凿了“龙腰”渠及“琵琶洞”(又称“蝙蝠洞”“枇杷洞”),惠及数千顷耕地。黄鞠因此被誉为“中国隧道水利工程的先行者”。在福建莆田还有一座著名的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木兰陂由陂首、渠系及堤防等部分组成。陂首的滚水坝巧妙地阻挡了诸溪流和海潮,展现了当时的高超技术。坝体中段设置了舌状护坦,下游方向还凿有闸槽,可以通过增减闸板数量来灵活调节蓄水量。

除此之外,山河堰也在这一时期得到重修。它的渠首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夏季,山河堰遭受了严重的洪水灾害,次年春在朝廷的支持下得以重修。《重修山河堰碑》作为记载这一事件的摩崖石刻,被誉为“石门十三品”之一。

宋元明清时期的水利工程

宋元明清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水利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灌区,如宋元时期的太湖,明清時期的畿辅水利营田、宁夏引黄灌区,清代的内蒙古河套灌溉工程以及边疆地区的新疆、云南等地区的灌溉工程,均有所创建或发展,南方江浙闽一带则修建了大量的陂塘灌溉工程。

这一时期还重修了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灵渠等,这些工程至今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长期治水实践的积累,治水理论和河工技术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和著作。

在水利科技方面,元明清三代的水利科学著作相当丰富。如徐光启的《漕河议》等水利规划理论专著,王祯的《农书》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农田水利技术百科,以及徐光启的《泰西水法》和王征的《远西奇器图说》等介绍西方物理学和工程学成果的著作。此外,在江河治理方面,黄河流域的贾鲁治河和长江流域的荆江大堤防洪工程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由于河患严重,河道变迁频繁,明清时期涌现出众多治河功臣,各种治水理论和思想相互争鸣。其中,明代徐有贞的“分疏导流”和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实践最为著名。所谓“束水攻沙”,是指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这一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在这一时期,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治水文物,如镇水石兽、石匾碑刻等,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总的来说,中国灌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中华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改进,为中国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时期灌溉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