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24-06-08 22:11:17李昕荣
中国成人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课程发展教育

◎李昕荣

人才培养是高等继续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积极探索不同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宏观层面上,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使人成为更好的人的过程。围绕高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持续创新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开展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是站在国家和社会的角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实践活动,在补充知识、提升技能、满足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满足了对劳动者专业素养的更高要求,以及社会成员对个人综合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1]。继续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有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继续教育呈现出的教育内容、管理机制、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选择国内高校继续教育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的优秀经验。

一、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逻辑理路

教育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条“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继续教育不仅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也具有充足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理论逻辑:助推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核心要素,人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所需物质资料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国家发展不断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的重要通道和汩汩源泉。《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实质性发展的衡量标准,构筑继续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的贺词中就指出,中国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4]。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把继续教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历史逻辑:传承人的终身学习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积淀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学习整体,成为中国本土化终身教育的全面表达。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就已经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博览古今,勤学不舍——则有博览通达之名矣”[5],表达了勤奋学习一生不间断的治学精神。“学不可以已”[6]、有志于学[7]则强调学无止境,即使有很高的造诣还是要在学习上始终保持不断进取学习精神。“行有余力,则至于学”,强调学习是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的事情,这些都体现了“为学”的终身教育思想基本内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8]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等,强调贯穿生命的内外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品行第一位,其次才是文化学习,尤其“止于至善”更是对中国“天、地、人——内外合一”民族道德文化的经典诠释,既体现出一种以精神为灵魂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以道德为根本的中国人文精神[9]。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中孕育的终身教育概念包含着道德、文化、民生之含义的终身教育思想,在先哲思想上不断吸收包容坚守,随时代变化建构和创造性转化出新时代的继续教育思想内涵。

(三)现实逻辑: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在科技人才方面,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的人员[10]。科技成果高产年龄段为25~45 岁间,充分发挥最佳年龄区科学家的创造力是提高科学发展速度的重要措施[11]。继续教育根据人的发展规律,致力于培养为全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学习的人才。继续教育是对已完成正规教育的社会群体进行的一种“追加”教育,提出相应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以其灵活、快捷、注重实战和实效等特点促进个体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拓展、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工作生活,在推动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言以蔽之,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存在系统逻辑的一致性,三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共同驱动我国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发展。以理论逻辑为指导,以历史逻辑为根基,以现实逻辑为牵引,协同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有助于兼顾国家、个人等多元利益主体,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实现全民个体终身学习理念下个体发展定位与社会环境融合的稳定高速发展,也是应对国情、国际与全球交织中复杂的中国继续教育转型与高等教育变革实践需要的育人挑战。高等继续教育采取育人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的创新迭代化、培养方案灵活化等途径,从而应对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一)育人目标

我国继续教育是作为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渠道,成为学校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点大学要努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贡献的应尽之责。同时各校也根据母体的不同,提出各自特色目标。比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牢牢抓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实清华大学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12]。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己任[13]。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办出特色”办学方针,按照“高水平、高层次、高质效”的总体办学要求,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4]。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努力培养“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的高水平的人才[15]。天津大学以满足学习者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以提升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16],积极培养各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从理念层面提出了大学后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实践层面也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健全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实行教学制度与教学流程相结合、教学运行与教学监督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学项目的实施,到教学评估的反馈,进行全过程管理;从授课师资、在读学员、班主任、教学督导等多维度对教学运行整体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共同提高服务质量,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培养路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建设多模态交叉组合体进阶课程,打破学科界限的跨专业创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实践应用的产教融合的前沿研究,多种设计的课程体系加快了我国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1.从单一课程培训走向多模态交叉组合的引领创新意识的课程体系。教育是一种深受环境和内在经验影响的人类活动[17]。继续教育的主要宗旨和特色就是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个体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养成终身学习的实践创新意识。基于此,继续教育建立了覆盖各类人群、课程培训方式灵活的交叉学科学习服务模块,课程基于承认个体的特征、承认教育本身应当的价值[18]的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模块:

(1)职业生涯培训课程。面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企业实际需要与大学生知识衔接的培训教育课程内容。(2)行业研究培训课程。针对已工作的人群,需要知识的提升、凝练再造,根据社会市场需求不断推动跨领域调整创新,增设行业型跨学科的主题项目,促进跨学科领域与应用型人才并进发展的知识专业技能培训。(3)创新创业课程。面对正在开展创业的人群,将创新作为跨领域的重要驱动力,不断革新突破人才培养的方式路径,深入探索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开展有需要的培训。(4)专业培训课程。针对社会人群开展的各种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如面向国家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开展的培训,主要由国家基地建设的课程培训、工信部委托或者联合项目、面向国家未来产业项目等。

这种课程提供交叉多重迭代组合方式培训服务,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培训热点模式,课程体系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开展多学科专业课程的探索深挖,致力于集聚全球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围绕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等方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培养符合各行各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2.打破学科界限走向非平衡与非线性培育创新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继续教育要在复杂社会教育现象中打破“原学科秩序—无序—形成新学科秩序”的动态过程,建立不同学科之间、学科系统与“校企政社”外部系统之间交互关系的链接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将人才在长期稳定的秩序中实现突破性发展与创新,通过非平衡的状态实现非线性发展,在混沌状态中生成新秩序的动态培养过程。继续教育就是联合学科由分立向交叉糅合的转变,突破常规学科禁锢、由“破”到“立”的过程,学科体系由封闭线性走向开放、交互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混沌理论打破保守的平衡状态走向非平衡非线性的过程,这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19]。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导师制+ 行动学习”的教学体系,结合区域社会的特色和资源优势行业形势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特色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重视个体与市场、社会外部联系的合作关联发展机制,建立由个体主体认同、互动参与、课程资源和组织支持四大核心要素构成的高校继续教育课程发展模式,构建开放、交互、有着个体强烈情感参与的四要素动态生长的课程体系。

以上突破学科界限的创新技能发展教学模式是一流大学继续教育的培训教育特色,通过短期强化课程,增强个体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深入推进产学一体,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供求方提出相应需求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定制相应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开放交互的培训服务。这是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比较热门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当前急需的紧缺创新人才。

3.满足实践应用的产教融合跨区域前沿研究。继续教育开展跨学科专业的培训—咨询—智库—全球解决方案一体化的开放研究,开设跨学科单专业、联合专业、双专业的强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弹性和柔性设计课程,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咨询,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背景差异和兴趣爱好,建设赋予能力调整的跨学科领域智库,形成广泛的跨领域协同合作与灵活自主的课程,推动多样化、全周期、个性化的研究,为政府、学界和企业界提供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与产品创新设计的多元跨领域沟通渠道,合理构建灵活组合和选择自由的行业发展研究的分享交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多个学院如环境与工程学院,在整合相关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型环境教育与科研机构,致力于培养立足本土化、面向国际化的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型高端人才。学院设有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环境学科实验室等教学研究单位,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和工学多学科融合的环境学科群。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利用学科优势,根据当前社会的热点研究问题及时设立中央企业人才学习中心、教育人才学习中心、军地两用人才学习中心、个人数字化学习中心、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等中心研究所,聚焦产业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政府提供前沿问题的解决方案。借助学科发展优势,率先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教育创新中心。推出新时代终身学习赋能计划(2023),围绕政策、科技、产业、金融四大领域,赋能个体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和现实发展问题[20]。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融特色学科于一体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政企等各类需求的继续教育组织结构和多个课程模块,形成专门的培训新能源汽车专题研究项目体系,形成了“东大品牌”[21]。

由此可看出,继续教育研究紧跟时代需求的专业服务、项目经验、技术创新、实践应用及资源整合优势的研究整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同时,依托学校品牌和资源优势,汇聚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头部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共同打造各行各业的产业创新、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的研究基地,为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目标任务落地和创新发展的服务。

(三)培养方案

我国继续教育以本土化为背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建构过程中,更多是本土化和国际化交织的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中本土概念的表达。首先,在政策的引导下,政府发挥好其指导和引领的作用,鼓励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其次,高等继续教育在质量评估方面不断健全、完善质量保障和资质认证的标准。再次,学校在坚持各校的特色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色办学。最后,继续教育二级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理念,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个体提供标准化服务保障,坚持宏观与微观的合作共赢。

继续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形成了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大学通过非学历继续教育体系,一方面,从管理角度,继续教育和正规教育双轨并行;另一方面,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两种教育类型之间搭建了自由的、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双向奔赴的“立交桥”。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始终秉承低调积极的人才培养态度,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继续教育人才培养逐步从不规范、少量零星过渡到制度规范化、规模扩大化。从探索、建立、发展到深化的历程中,其体现出的人才培养的体系也逐渐从关注成人教育理念到专业人员的再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

三、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建议

(一)深化本土化培养研究,凝聚创新发展共识度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加快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围绕本国国情开展高质量的继续教育4.0 范式。培训业务以“四个面向”为开拓方向,以国家热点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目标导向的研究,围绕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对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对口培训服务和智力支持,为社会赋能,助力人才培养和组织创新发展。完善的课程体系引领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教育战略型发展,在坚持对外开放中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原创性理论和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借鉴吸收全球成果基础上构建探索中华文明新形态的创新终身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引领构建学习型社会风尚,形成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的全民学习的氛围。

(二)因地制宜激活课程灵动机制,提高创新发展互动度

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中学科呈现多层面、多向度的组合等特征,要充分实现课程理论发挥应用到实践层面的功能。构成课程学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其理论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要素是由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结构性增长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新需求所产生的综合性的强大力量的推动而逐步形成的[22]。通过课程内部各基本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和曲线推进的矛盾运动而逐步产生了处于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的课程学子学科。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工种之间学习者的需求,正好形成弥补交叉的局面,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高质量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

(三)融会贯通强化打通行业壁垒,提升创新发展融合度

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与继续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优化继续教育体系,转变教育思路。打通继续教育内部各层次教育间的壁垒,打通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连接点,是解决继续教育的关键症结所在。学校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在不断交叉融合的同时,积极整合学校与学校、同一高校其他分校、其他国家顶尖高校、社会知名行业企业等机构组织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资源,以点带面,不断拓展,构建主体参与的庞大网状的合作关系网络,协同合力培育高水平跨领域人才。

(四)精打细磨优化课程质量,增强创新发展耦合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而正确处理课程研究者在研究方向、研究态度和思想方法诸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本国课程问题研究与外国课程理论研究、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与各类学校教师的研究这几组重要因素,勇于创新的精神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点而又科学而可行的课程学建设新道路,课程培训完全要基于国家紧缺、市场需要、企业急需等现实的需要,并参照客户群体需要开展的定制课程项目,包括国学、经营策略、营销学、创新策略、领导与管理、谈判艺术等主题的金融服务领域、电子通讯领域、绿色发展领域等,灵活多样的开设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跨领域国家急需的人才培养。

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持久的工程,其中以课程体系引领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人才培养战略型发展,要在坚持对外开放中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原创性理论和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鉴汲全球成果基础上,构建探索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学习型社会风尚的精神灯塔,形成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课程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