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造理念的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策略

2024-06-08 19:27:29李永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9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废弃物装饰

李永生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公共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当前,人们对公共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要兼顾美观、舒适、环保等多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1]。在此背景下,绿色建造理念应运而生。该理念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宗旨,倡导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将绿色建造理念引入公共建筑装饰装修领域,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阐述绿色建造理念内涵及其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中应用体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该领域施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1 绿色建造理念及其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中的应用体现

1.1 绿色建造理念解析

绿色建造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范式,其核心内涵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时为使用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2]。这一理念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涵盖从规划、设计到材料选用、施工建造、运营维护、改造再利用乃至最终废弃的全过程。具体而言,绿色建造强调在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气候、地域等因素,合理布局空间功能,优化体型和朝向,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被动式设计策略,减少能源需求;提倡选用可再生、可循环、低排放的环保型建材;鼓励采用节水、节能、节材等先进技术,如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建筑垃圾再利用等,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施工过程绿色化,严格控制扬尘、噪声、光污染等,保护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重视运营阶段的智能化管理,引入能耗监测和优化调校系统,推行绿色物业和绿色租赁。据统计,采用绿色建造理念,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可降低10%~50%,碳排放可减少30%~80%,节水量可达30%,综合效益十分显著[3]。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未来绿色建造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1.2 绿色建造理念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中的体现

在材料选择方面,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施工方开始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涂料、可循环利用的装饰板材、可再生的竹木地板等,以降低材料自身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装饰装修设计越来越注重采光通风、空间布局等对建筑使用阶段能耗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和构件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空调等设备能耗。装饰装修施工中积极引入节水、节材、节能等新技术、新工艺,如施工用水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等,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融入绿色施工理念,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操作,最大限度控制施工噪声、扬尘等对环境的影响。例如,上海中心大厦在装修施工中,通过安装消声罩等措施,使平均施工噪声控制在65 dB 以内。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工程质量管控和运营过程管理,提高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的综合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材料选择问题

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的材料选择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当前,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中片面追求低价,对材料的环保性、耐久性考虑不足,甚至违规采用某些劣质、有毒有害材料。以人造板材为例,由于成本低廉,其在装饰装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部分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大大增加了室内空气污染风险。

部分装饰装修材料(如涂料、胶粘剂等)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偏高。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在原料选用、配方设计等环节动手脚,生产出大量劣质涂料,而这些劣质涂料则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公共建筑装修市场。材料选择不当除了影响使用者健康,还会缩短建筑装饰使用寿命,加剧资源浪费。以塑料地板为例,其在强度、耐磨性等方面明显不如实木或强化地板,使用2 ~3 年后会出现变形、开裂、褪色等问题,而提前更换则意味着大量装饰材料被废弃。

2.2 施工工艺和技术问题

施工工艺方面的问题为:第1,部分装饰装修施工还沿用传统的湿作业模式,现场大量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导致施工现场潮湿度高,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材料性能,而且会诱发模板、脚手架等设备的锈蚀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第2,施工机具设备老旧、性能低下问题突出,能耗物耗大,容易产生噪声、震动、粉尘等污染。以切割机为例,部分施工单位仍在使用传统的手提切割机,其切割精度低,砂轮片与工件间摩擦力大,既浪费材料,又会产生大量粉尘。而一些先进的自动数控切割设备,虽然切割效率和精度得到极大提高,但成本高,在装饰装修施工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为:当前,装饰装修行业对一些绿色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例如,装配式装修技术通过将内隔墙、吊顶、管线等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至现场快速安装而成,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和现场湿作业。但受设计、生产、运输等条件制约,其在推广层面仍面临诸多瓶颈。又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装饰装修行业的普及率还很低,某些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BIM 应用体系。

2.3 废弃物处理问题

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已成为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据统计,建筑装饰装修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占城市建筑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部件比例高达50%,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然而,当前多数装饰装修企业对施工废弃物的分类收集、集中处置等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大量具有回收价值的材料和部件与其他垃圾混杂堆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以木工板材为例,仅2020年,我国人造板材的使用量就已经达2.3 亿m3,而装修施工中有5%~10%的木工板材因尺寸、形状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被丢弃[4]。这些废弃木料通常采用露天焚烧或填埋处理,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填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废弃物处理不当还体现在回收过程缺乏标准规范,回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石膏板吊顶装修为例,在旧建筑改造或二次装修中,产生大量石膏板废料。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拆除工艺,废旧石膏板常常与灰尘、油漆等杂质混杂在一起,加大了后续分选、清理的难度,提高了再生利用成本。

2.4 施工噪声与环境污染问题

装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电钻、电锯、电焊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以及拆除、敲打等施工作业,其声级普遍在80 ~110 dB,远超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装饰装修施工还会产生大量扬尘、有机废气等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对已交付使用的建筑实施装修改造时,如果对施工现场防尘控制与监测不到位,极易造成扬尘外溢,污染室内环境。同时,油漆涂料喷涂、管道粘接等作业排放的苯、甲苯等有机废气,其浓度也往往超过相关标准数倍之多。

3 绿色建造理念下的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优化策略

3.1 选用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

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考虑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选择低毒低害、低VOC、可再生、可循环的绿色建材。对于木工板材,宜选用甲醛释放量等级为E0级的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确保其游离甲醛释放量≤0.5 mg/L;对于涂料、胶粘剂等,要选用水性产品,VOC 含量≤50 g/L,避免使用苯、甲苯等有毒物质作为溶剂的油性涂料。同时,鼓励采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如利用秸秆、竹木纤维、矿渣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装饰板材,这不仅有利于减少原生资源消耗,而且能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表1 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及其环保性能指标。

在选材过程中,还应注重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例如,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材料,可减少运输过程的碳排放;选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材料,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频繁更换带来的资源浪费;选用模数化、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可减少现场加工损耗和施工污染。

3.2 实施绿色施工工艺与技术

在绿色施工工艺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在施工方案编制阶段就融入绿色施工理念,合理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在装饰施工中,对于地面铺设可采用干式工艺,避免大量湿作业;对于吊顶安装,宜采用轻钢龙骨等干式工法,较传统湿作业可节省人工约30%,缩短工期20%以上[5]。在涂装施工中,鼓励采用静电喷涂、高压无气喷涂等先进工艺,其涂料利用率高,比传统喷涂提高30%。对于幕墙施工,应优先采用干挂石材、铝板等材料,在阳极氧化或喷涂处理后直接安装,既可避免材料浪费,又可减少现场油漆作业。

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是践行绿色建造理念的重要举措具体为:第1,要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装修技术。通过工厂化生产内隔墙板、管线模块等标准化构件,再运至现场组装,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损耗。第2,要积极采用节水节能技术。例如,利用中水回用系统收集处理施工废水,可节水约30%;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照明、遮阳网覆盖等措施,可大大降低施工用电量。第3,要加快BIM 技术、虚拟施工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利用BIM 进行设计优化和碰撞检查;应用虚拟施工技术进行工艺模拟和优化,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约20%,降低材料浪费。

3.3 引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引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实现公共建筑装饰装修绿色化、减量化、再利用的关键举措。为最大限度盘活废弃物资源,宜积极采用先进的垃圾分类与再生利用技术。在施工现场设置多级分类收集系统,通过人工分拣、机械筛分等方式,将可回收的废木料、废金属、废塑料等集中存放,再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实现资源再生利用。例如,对废弃木质材料,可采用机械化破碎工艺,通过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将其粉碎成木屑,再经筛分、干燥、施胶,制成再生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其回收利用率可达85%;对废弃塑料,可采用热熔挤出工艺,通过加热、熔融、过滤、造粒等流程进行再生利用,所得塑料颗粒再经注塑、吹塑等加工成型,可替代原生塑料应用于管材、门窗等构件生产;对废弃金属材料,可先采用剪切破碎工艺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杂质,再经磁选、浮选等方法分离回收铁、铝、铜等金属,经熔炼、铸造等冶金工艺加工成型材、管材等,再生利用率可达95%。

3.4 实施严格的施工期环境监测

实施严格的施工期环境监测是有效控制公共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污染,保障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装修施工噪声污染凸出的问题,应在施工现场布设噪声监测点,采用声级计、噪声统计分析仪等设备对施工各阶段的噪声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超标工序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在产噪设备周围设置隔音屏障、安装消声器等),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同时,宜采用声学模拟软件对施工噪声进行预测分析,合理安排高噪声作业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

在扬尘污染防控方面,要采用PM10、PM2.5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大气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控,实现扬尘污染源头追踪、过程管控、末端达标排放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在易产尘工序采取洒水降尘、封闭作业等抑尘措施的同时,还应定期开展总悬浮微粒(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PM10浓度人工监测,掌握扬尘污染变化情况,为优化施工提供依据。在有机废气污染控制方面,宜采用便携式VOC 检测仪、光离子化PID 原理VOC 检测仪等设备,对人工涂料喷涂、胶粘剂使用等环节的苯、甲苯、二甲苯等VOC 污染物浓度实施动态监控,一旦发现超标排放,要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优化施工工艺。在室内环境污染防控方面,对已交付使用的建筑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在施工区域设置隔离围挡,并在临近办公区布设颗粒物、VOC 等污染物监测点,借助红外CO2传感器监测人员活动状态,建立起污染物浓度与人员暴露水平的关联模型,据此调整施工方案,避免扰民。

4 结语

公共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正朝着更加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选用环保型装饰材料、采用绿色施工工艺与技术、引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手段及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测等一系列措施,能有效解决传统装饰装修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升了公共建筑的品质和性能,也为整个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未来,随着绿色建造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必将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化、节能化、智能化。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废弃物装饰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6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鲤鱼旗装饰坠
电子废弃物
世界博览(2020年19期)2020-10-30 10:02:46
装饰圣诞树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