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3年,拉美大事接二连三。其中,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和南美国家领导人会议相继召开,拉美国家加快了推动区域一体化、反对外部霸权干涉的有力步伐。
拉美在经历漫长的欧洲殖民统治后,曾于19世纪初迎来民族独立的曙光,但很快又成为近邻美国嘴边的“肥肉”。1823年12月,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发表国情咨文,抛出所谓“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论调,“门罗主义”由此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基石之一。200余年来,美国抱持“门罗主义”,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内政,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为其称霸世界服务。
入侵:巩固美国在拉美的霸权地位
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巴拿马骗局》揭露了美军入侵巴拿马的原因:让美国长期驻军,扶植一个维护美国利益的新政府,维护美国财团在巴拿马和中美洲的利益,永久霸占巴拿马运河。事实上,巴拿马运河自1903年被美国强占后,直到1999年才被归还给巴拿马政府。
武力干涉是美国在拉美推行“门罗主义”最直接也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发动美墨战争,吞并墨西哥约55%领土;军事占领海地,大肆掠夺其国民财富……200余年来,美国以此巩固其在拉美的霸权地位。
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一份研究报告,自美国独立到2019年,美国在全球发动了近400场军事干预,其中34%是针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
政变:“历史上最黑暗的章节之一”
1973年9月11日,麦哲伦电台里传出时任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声音。“在历史的转变中,我将用我的生命来回报人民的忠诚。”很多智利民众听着阿连德的最后一次演讲,泪流满面。
当天,时任智利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在生命最后时刻,阿连德通过广播向公众揭开了政变内幕:这是一场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反动势力勾结而发起的政变。
“这场政变翻开了智利历史上最黑暗的章节之一。”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这样评价。政变后,皮诺切特军政府长达17年的统治给智利造成了巨大伤害。英国《卫报》曾刊文评论说:“美国的手上沾满智利人的鲜血。”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曾拨款81.5万美元,用于在阿连德政府内各党派之间制造分裂。
近年来,司法政变成为美国屡试不爽的一种“门罗主义”新手段。在美国司法和情报部门介入下,巴西司法机关2014年启动了大规模反腐调查。“巴西之子”卢拉被捕入狱,失去2018年大选资格。巴西最高法院2023年9月发布公告将此案称为“巴西历史上最大的司法错误之一”。
制裁:“一部新殖民主义的黑历史”
2024年1月的一天,在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家中,73岁的退休中学教师玛利亚·马丁内斯晃了晃快要见底的药瓶。由于药店长期缺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马丁内斯不得不向邻居和朋友求助,但得到的都是“藥品已告急”“自己都不够用”的回复。
非政府组织全球卫生合作伙伴组织驻古巴代表鲍勃·施瓦茨亲眼见证了美国制裁给古巴医药卫生系统带来的恶劣影响。
制裁、封锁等经济大棒是美国常用的干涉武器。这不仅对拉美国家经济构成打击,更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古巴、委内瑞拉等国是美国制裁和经济封锁的“重灾区”。
美国自1962年起对古巴实施经济、商业、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导致古巴长期面临物资严重短缺。这被古巴定义为“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种族灭绝行动”。
“这些都是美国多年来对拉美施行‘门罗主义的具体体现,几乎成为一部新殖民主义的黑历史。”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瓦纳库尼说。
渗透:霸权主义本质从未改变
2020年2月4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突然把头向左一转,向在场的国会议员介绍了一位特殊来客。“今晚,我们在这里迎来一位勇士,他承载着所有委内瑞拉人民的希望、梦想与抱负。他就是委内瑞拉真正并且合法的‘总统——胡安·瓜伊多。”特朗普说道。
瓜伊多被西方舆论普遍称为美国在拉美所扶持的代理人之一,瓜伊多“临时政府”于2023年黯然终结。
长期以来,拉美是美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一块试验田。美国通过所谓培训、教育、文化产品输出、扶持代理人等方式,兜售“美式民主”,操控拉美人民认知,委内瑞拉历史学家菲格罗亚指出,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干涉不局限于军事“硬手段”,而是与外交、文化等“软手段”结合。“美国的干涉手段发生了变化,但霸权主义本质从未改变”。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法治日报》 陈寅 柳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