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品格的理论构成与实践指向

2024-06-07 02:58王玉良
关键词: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

摘 要: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是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斗争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继承发展,又是贯穿于党自身百年历史赓续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鲜明政治品格的形成,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斗争精神属性的反思性批判。革命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治国理政的忧患意识,明确斗争方向,讲求斗争艺术,提升斗争实效。

关键词: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

作者简介:王玉良(1969—),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81)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24)03-0031-08

收稿日期:2023-1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7页。。斗争精神蕴含着宝贵的奋斗情怀、强大的战斗气势和无畏的坚强意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锻造出的鲜明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进行的伟大斗争是一脉相承的,有其共通之处,即对人民立场的自觉坚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对历史使命的高度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断锤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增强忧患意识,提升斗争实效;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斗争方向;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抓住“关键少数”,增强斗争本领。

一、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形成的历史赓续

斗争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进行伟大斗争所必需的思想基础。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无往而不胜,不断创造辉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困难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成为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斗争精神不仅是在理论中升华的思想创造,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基本经验的总结和凝练。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5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完成救国大业而斗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斗争精神正是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目标,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托起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讲道:“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摆脱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严峻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完成了艰巨繁重的革命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斗争精神。所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品格。因此,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 《中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兴国大业而斗争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在落后的旧中国基础上建设先进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剿匪灭霸,镇压反革命;另一方面,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9-10页。。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案。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华大地上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前主要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成为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在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社会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既崭新又困难的事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高度评价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成就,并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4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政治品格。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推进富国大业而斗争

在改革开放和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根基。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全面拨乱反正,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题。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曾告诫全党同志要敢于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强调如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积极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接续中传好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奋斗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注定了前进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与曲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斗争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政治品格。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推进强国大业而斗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仍然是党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指出:“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739页。伟大斗争是统揽“四个伟大”的前提条件,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的艰巨性、繁重性、复杂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四种风险”是尖锐的、严峻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永葆斗争精神,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为建设“伟大工程”破除难题、扫清障碍、提供保障。只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确判断形势,清醒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往和追求。伟大的梦想之所以伟大,不仅因其是崇高的、宏大的,而且因实现梦想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离不开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57页。中国共产党以伟大斗争统揽“四个伟大”,正是党在奋力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品格。

二、政治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斗争精神属性的反思性批判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政治品质。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指出:“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3页。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一)革命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革命性和批判性是其鲜明特质。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这个时代以伟大斗争为标志,那它是幸运的;如果这个时代像艺术史上跟在伟大的时代之后跛行的那些世纪那样,那它是可悲的,因为这些世纪只会从事仿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马克思在这里高度赞扬了伟大斗争,并实现了自身斗争观的初步萌芽。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和理论探索的推进,马克思逐步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强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0页。,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可见,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批判性中蕴含着实践性的品格,揭示了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斗争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一直被视为推动中国从落后走向现代的指导理论。早在1919年7月,胡适与李大钊等对中国出路问题进行“问题与主义之争”时,李大钊就明确提出,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不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关系,根本在于社会问题,“恐怕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5页。。延安整风是一场关于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党内思想教育运动,毛泽东严厉批评了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能给中国革命带来深刻变化的根本原因,并对何谓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作出权威说明,即只有“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种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的说明”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4页。,才算作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具备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方法论,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鲜明特征,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时代宣言。

(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矛盾就有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表现。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是作为一种批评的武器和工具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4页。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从而一步步丰富、发展和前进的。矛盾的對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从哲学高度理解矛盾运动,既要看到矛盾斗争性的一面,又要注意其同一性的一面。马克思本人将“共产主义”看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这种所谓“解决”,即实现了矛盾的对立双方达成了同一。列宁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0页。与此同时,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把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又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论述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所强调:“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7页。

(三)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压迫无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自己的统治。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马克思主义首次鲜明地展现出人民立场,将推动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一项崇高事业,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原则,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马克思作为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人,既对人类如何实现共产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求索,也对实现共产主义后的人类社会进行了科学的畅想。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页。在阐释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建党原则,自建立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印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伟大斗争。所以,发扬斗争精神,坚持斗争为了人民、斗争依靠人民、斗争造福人民的政治品质,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守和践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诠释和展现。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页。

三、价值立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

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党必须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时刻准备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在百余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进行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百年期望;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扭转了中华民族近代不断衰落的命运,奠定了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雄厚基础;以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担负起新的历史条件赋予党的新的历史使命,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伟大战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治国理政全部实践中,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使我们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进取、越来越强大,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根本领导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倘若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发挥引领作用,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是无法实现的。习近平反复强调,为了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3页。。面对新时代不容错过的历史机遇和不容回避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党领导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懈斗争的政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开展伟大斗争的根本目标。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还是在建设时期的吃苦耐劳、拼搏创业,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还是在新时代的砥砺奋进,扬帆远航,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改初心,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破除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斗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需求,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解决了“为谁斗争”这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展现出真理的光芒。在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伟大斗争,深刻回答了“靠谁斗争”这一重大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开展伟大斗争的根本力量。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12页。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人民开展伟大斗争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挑战,伟大斗争新胜利也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三)党领导人民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世界发展也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演进。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中联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成为休戚与共的整体;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催化下受到冲击,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大变局既带来了大挑战,也带来了大机遇。在大变局下,敢不敢继续弘扬斗争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经过百余年的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崭新的姿态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证明:斗争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自信自强,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推进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现代化,必然会面对许多风险挑战。我们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迎难而上,才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正因为任务艰巨和使命光荣,习近平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干部任用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 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四、底线思维: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不断锤炼斗争精神的政治品格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心任务。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姿势面对前进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决定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因素。

(一)增强忧患意识,提升斗争实效

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在各种各样的斗争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是我们党鲜明的精神特质和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也是提升我们党伟大斗争实效的内在要求。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要成功和即将开启新中国建设任务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历史号召,警示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告诫全党:“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7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忧劳兴国的历史经验和逸豫亡身的历史智慧,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做到居安思危,认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3页。。正是因为我们党时刻心存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才能以“赶考”的清醒和答好新时代答卷的坚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断积累的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斗争是多方面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8頁。为此,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我们始终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增强防范风险和抵御风险的意识,在分析研判局势中掌握历史主动,实现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

(二)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斗争方向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立场,是发扬斗争精神的根本前提,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和政治传统。习近平强调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6页。斗争的性质、对象、原则、前途和成败等基础性问题无一例外地决定于斗争的方向。党领导人民开展伟大斗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斗争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发展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在将来我们很可能会直面一系列重大风险和考验。坚持正确斗争方向,凝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我们能够成功应对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赢得一切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投身到各种风险挑战中去,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检验自己和锻炼自信;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风险挑战、危机困难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挺身而出,以斗争精神捍卫党和国家的事业。

(三)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既需要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破旧立新的勇气,也需要尊重规律、灵活多样、注重效果的策略方法。斗争是一门艺术,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百年壮阔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在无数重大斗争中把握先机、掌握主动、赢得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注重把握和运用斗争规律、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自觉投入,主动担当。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采取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方法,既坚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又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指出:“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7页。因此,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坚持斗争时机与斗争尺度相统一,既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新变化开展伟大斗争,又要讲求斗争艺术,积极探索斗爭策略和斗争方法,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四)抓住“关键少数”,增强斗争本领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党和国家事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谋划者、推动者,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发挥着重大引领示范作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分析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习近平曾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25页。新时代新征程,抓住“关键少数”,增强斗争能力,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革命的理论是指导革命的行动的重要前提,只有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全党、武装全党,才能造就先进的革命战士。领导干部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和观察,在真学真信中坚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因此,领导干部要自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壮筋骨、长才干。

一百年雄关漫道,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系统回顾党的伟大斗争光辉历程,认真归纳不同历史时期党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深刻理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政治品格的理论构成与实践要求,对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高斗争实效、提升斗争本领,奋力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The Struggle Spirit: the Theoretical Constitution and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he CPCs Distinctive Political Character

Wang Yuliang

(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s the distinctiv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CPC, and it is a remarkable symbol that distinguishes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The struggle spirit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PC to the Marxist struggle philosophy, but also run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xperience summary of the partys own century history.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tinctiv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the CPC stems from the reflective criticism of the spirit attribute of Marxist party struggle. Revolutionary and critical ar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Marxism from other human culture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s the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Marxism, and the peoples posi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and value pursuit of Marxism.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e should continue to carry forward the struggle spirit of the CPC, adhere to the overall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respond to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not occurred in a century,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odern country, and realize the peoples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bottom line thinking,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crisis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struggle, emphasize the art of strugg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uggle.

Key words:spirit of struggle;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olitical character

[责任编校 彭筱祎,刘 科]

猜你喜欢
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富含“斗争精神”的创新中国正在拥抱世界
在反“台独”斗争中掌握国家统一主导权
领导干部如何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红色文化培育民办高校党员斗争精神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