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不宣之秘

2024-06-06 04:30:04
南风窗 2024年12期
关键词:罗萨短剧信息时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是古龙对小李飞刀之快、准、狠的刻画。如今借大师的金句,用在短剧上,恰到好处。

短剧是什么,对于手机和短视频不离身的当代人来说,这无需赘言。但我们该如何理解短剧,却是一个好好琢磨能品出新意的话题。

如果跳出影视文学的范畴,从更长更宽广的社会历史来考量,当下短剧的横空出世和行业在这四年来的高速运转,无不指向“加速社会”在内容生产与消费上的显化。

2005年,罗萨用“加速度社会”的概念,为法兰克福学派打开了在新世纪的研究视野。从这一视角看来,在生产力飞跃之上,人类从信息时代跃进人工智能时代所花费的时间,远远短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的长度;换言之,科技自我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在此基础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也与科技更迭亦步亦趋。

具体到短剧上,“快字诀”贯穿了工业生产的全流程。

一集不到一分钟的短剧,开片的“黄金三秒”内,要有一个伏笔、悬念,内行人叫“埋钩子”。快节奏叙事钩住的,是观众的注意力、情绪与好奇心。这一切,可以概括为感官刺激,是亨利·詹金斯“情感经济学”的基础。

用情感刺激产生消费行为,是文娛产业的底层逻辑,这在短剧的公式化创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短剧创作具有套路,其可得性和可复制性,保证了短剧能实现快速运转的生产节奏,3—10天拍完一部短剧,已是行业常态。曾在娱乐圈鄙视链底端的短剧演员,有机会快速“升咖”,一朝逆袭。

周期更迭快,意味着,资金流动在加速,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入行,离不开短剧能赚“快钱”的念头。而在出海这个任务上,短剧走得比电影晚,但跑得更快,一日千里,甚至一度占领高地,成为了与TikTok、TEMU等科技巨头齐头并进的文化输出品。

当今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手握手机,大拇指向上一滑便能获取资讯的方式,习惯了用三分钟浏览完一部文学经典的叙事与框架,观看电影电视剧常常打开1.5倍、2倍速观看。摄取信息、鉴赏文艺的行为,简化为大拇指的摆动。时间、内容、方式,都如碎片般填充了我们一天的生活。

一切都在加速的社会里,貌似我们能做的事情变多了,实质是我们困在忙忙碌碌里,难以感知到获得感;凌晨失眠的夜里,刷几集短剧,反而似乎有所“充电”。

2023年,有人用“文化垃圾”来形容短剧、短视频、段子等娱乐大于文化价值的媒介内容。在逆袭、暴富等白日梦式的题材包装下,短剧给人以脱离现实的快感与快意。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在罗萨看来,“加速社会”对个体造成的异化,其特征是“非自愿”,哪怕看起来是自主选择,也并非真正想做的。而之所以能刷到短剧,往往是信息流将其推到我们面前。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

这背后,是情感的刺激、算法的操纵、流量的裹挟、资本的进攻。这些都让掩藏在手机屏幕之后的黑箱里,秘而不宣。

我们还能自主选择吗?

传播学史告诉我们,“皮下注射论”的失效,离不开观看主体的能动选择与使用能力,后者意味着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也就是“袪魅”。

“快”的基因,彰显的是短剧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无法扼杀,但有规律可循。

本策划,南风窗记者深入短剧行业各环节,她们的双眼如摄像头般记录下不曾向外开放的短剧不宣之秘,从业者如何给这道娱乐“快餐”品调味增香?还有行业内部的挣扎与反思。

短剧不宣之秘,正在露出真身。

猜你喜欢
罗萨短剧信息时代
微短剧飘红之后
新航空(2024年3期)2024-06-03 22:25:26
短剧暴富
“罗萨,扎西德勒!”
布达拉(2022年3期)2022-04-25 12:45:27
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三重理论渊源考察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2:42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08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1
信息时代
领导文萃(2017年20期)2017-11-03 14:15:40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7
警长的泪水
环球时报(2016-11-25)2016-11-25 07: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