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材料色彩介入下的当代中国画研究

2024-06-05 20:22:38宋昕昊
新楚文化 2024年9期
关键词:中国画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材料色彩介入下的当代中国画,并分析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和创新。通过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梳理了材料色彩介入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色彩介入使得当代中国画在色彩表达和艺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研究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材料色彩;中国画;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9-004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9.012

在当代艺术中,材料色彩的介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在中国画领域,借助材料色彩的力量,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挑战传统的表达方式,为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基于材料色彩介入下的当代中国画,并探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和价值。这一研究将为我们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供重要的参考,并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作出贡献。

一、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历程。在过去几十年里,艺术家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材料色彩介入的理念引入到传统的中国画中。起初,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受到传统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的限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挑战传统约束,寻求创新。其中,材料色彩介入作为一种重要手法,逐渐被应用到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中。材料色彩介入的方法包括使用非传统的绘画材料,如丙烯颜料、水彩、油画等,以及运用多种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混合媒介、贴画、喷涂等。这些方法不仅扩展了色彩表达的可能性,还丰富了作品的质地和观感。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运用材料色彩的特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在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下,材料色彩介入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艺术家们在色彩表达、形式语言和艺术创新方面,大胆尝试和探索。他们将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引领中国画走向现代化。然而,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传统观念的束缚、审美标准的多元化、保护画作的难题等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1]。因此,艺术家们需要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寻找和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不断推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和演变。

二、材料色彩介入的概念

材料色彩介入是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艺术家使用非传统的绘画材料和色彩手法,以丰富、多元化的方式表达色彩和创造视觉效果。在材料色彩介入下,颜料选择和调色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要素。颜料选择是艺术家在材料色彩介入中的关键决策之一。传统的中国画常使用水墨来表达色彩,而在材料色彩介入中,艺术家可以选择丙烯颜料、水彩、油画颜料等非传统材料。这些颜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效果,如丙烯颜料可快速干燥、易于调色和图层叠加,水彩颜料具有透明与半透明的特性,油画颜料则带有丰富的光泽和质感。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需求,选择适合的颜料来实现色彩的表现。调色技巧是艺术家在材料色彩介入中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调色技巧,艺术家可以将不同颜料混合、调配出所需要的色调、色彩饱和度和明暗度。艺术家可以实践和探索色彩的组合方式,如使用分层绘画技法、湿润绘画和干涸绘画等,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和质地。

颜料选择和调色技巧的应用也受到一些相关理论的指导。色彩学是其中之一,它研究了颜色的属性、构成和相互关系,为艺术家提供了有关调色和色彩组合的基础知识。在调色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了解色彩的明度、饱和度以及不同颜色搭配的效果,以达到所期望的视觉效果[2]。

三、材料色彩介入下的当代中国画的方法和案例

(一)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的应用和效果

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的应用和效果多种多样,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和表现方式。首先,具有丰富的色彩表达,传统的中国画以水墨为主要材料,限制了色彩表达的范围。而材料色彩介入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新颜料和色彩手法,使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更加鲜明、丰富的色彩效果。丙烯颜料、油画颜料、水彩等非传统材料的运用,使得色彩在画面中具有更多元化的表现力。其次,具有质感与丰富的纹理,材料色彩介入使得画面的质感和纹理得到了丰富和突出。通过使用不同质地的材料、运用湿润绘画和干涸绘画等技法,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质地效果和视觉纹理,增强了作品的观感和立体感。此外,形状和结构的创新,材料色彩介入也推动了当代中国画中形状和结构的创新。通过使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技法,如漆画、拓印、拼贴等,赋予作品以特殊的形状和结构,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同时,材料色彩介入的应用还有助于艺术家更好地表现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手法,艺术家能够突破传统的表现方式,创造出更符合当代观念和审美的形象与情感表达。材料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帮助他们通过色彩和材料来传递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主题和情感[3]。

(二)具体案例

在材料色彩介入下,当代中国画艺术家采用了多种创作方法和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吴杰森是一位重视色彩和质感的当代中国画艺术家。他采用大量复杂的色彩层次和质感纹理,通过分层绘画和湿润绘画等技法,构建出色彩鲜艳、丰富的画面景象。他在作品中利用丙烯颜料、枸杞、百合花等材料,将它们与水墨进行融合,产生出独特的质感形式和视觉效果。再如,蔡铃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她的作品强调水墨材料的质感和造型特点。但在材料色彩介入下,蔡铃也开始使用油画颜料、蜡笔等材料,增强画面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度。她在应用调色技巧方面十分灵活,将材料之间的颜色特性互相融合和补充,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外,沈鲁民是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他在材料色彩介入下,采用兼具透明与半透明的水彩颜料,并常常把多种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混合,用棉花或纸巾印出轮廓线条。通过不同的材料与技法相结合,沈鲁民营造出奇特多彩、独具魅力的画面质感。

四、材料色彩介入下的当代中国画的实践创新

(一)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艺术创新表现形式

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艺术创新表现形式,首先,材料色彩介入为当代中国画提供了更广阔的材料选择空间,艺术家可以选用更加丰富、多样化的颜料和材料,如丙烯颜料、水彩、油画颜料、汽车漆、金箔等,以满足其在作品表现上的需求。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质感、材质、光线、反射等效果来,实现材料、色彩与形态的多方位表现。其次,独特的调色技巧,材料色彩介入的颜料种类繁多,需要艺术家运用灵活、多样的调色技巧来调配颜色、创造新的色调。艺术家可以采用湿润绘画、干涸绘画、分层绘画、临摹古代中国绘画等方法,从而实现更加细致、自然、逼真的颜色效果。并且,创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在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基础上,材料色彩介入为当代中国画带来了更多新的表现手法和方式。例如拼贴、剪贴、拓印等技法,这些技法让传统的中国画风格有了更多新的表现形式。如将丙烯颜料与水墨结合,通过拓印的方式表达出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充分展现复杂多纹理的特色。此外,材料色彩的广泛应用使得当代中国画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观念、情感和主题。艺术家通过选择不同的材质和颜色,以及灵活的调色技巧,实现在作品表现上的深度、多重性和细腻度,为当代中国画创作注入更丰富的情感和主题深度,更加深刻地反映出时代变革下的艺术创作。

(二)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以实践案例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可以观察到当代中国画在材料和手法的完美结合、多样性和流派的丰富等方面的创新特点。例如王军良的实验性创作。王军良是中国当代画坛的先驱,他主张“以独创的眼光看待继承”,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法,开发出一系列新颖的水墨作品。王军良的实验性创作糅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创作中结合了铜版画的压印技术、丙烯颜料的直接绘画等,充分体现出他对于材料和手法的完美结合。再如傅君婷的“新中国画”创作。傅君婷被誉为新中国画的代表性人物,她尝试将现代艺术手法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如拼贴、砂纸、蜡笔等多种材料的混合使用。这样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载入了当代中国画的史册。傅君婷的作品表现出当代艺术对于材料和手法的多样性运用,发掘了不同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4]。又如,徐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徐冰是当代中国画坛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 他对传统中国画的笔触、色彩和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独具匠心的手法融入人物、动物和山水画之中,创作出一系列兼具古典美和现代感的杰作。徐冰对于流派的丰富贡献,在一定上继承了传统,还有利用材料和手法的多样性,深刻地激发了作品的新鲜感。

五、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一)面临的挑战

首先,当代中国画在材料色彩介入的探索中,如何平衡传统和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尽管创新是必要的,但过分追求前卫和激进也可能失去中国画的传统特征和美學价值。因此,需要艺术家在探索新领域的同时,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理解,找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点。其次,材料色彩介入涉及新的材料和技术的运用,艺术家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工艺技巧。同时,他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将新材料和技术与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表达方式相融合。这需要艺术家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以寻求新的视觉和语言的可能性。再次,受众的接受和理解,当代中国画的材料色彩介入常常与传统观念产生冲突,这也带来了对于受众的接受和理解的挑战。一些观众可能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有固化的认知,对于新颖材料和手法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艺术家需要教育和引导观众,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的创新之处。

(二)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材料的探索与创新。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对新材料进行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具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材料。例如,可以研究和应用新型颜料、纸张、墨汁、质感材料等,以及数字技术在材料创新中的应用。这将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领域。其次,材料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将材料色彩介入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融合。可以研究传统文化中的色彩符号与当代材料的对应关系,通过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表现方式,打破传统和现代的界限,塑造出既具有现代感又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作品。再次,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材料色彩介入在当代中国画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性变化,以及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这将促使艺术家在创作中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表达对环境的关怀和思考。此外,可以进一步探索材料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数字绘画等。这将打开新的创作领域,通过数字技术与材料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前沿和创新的当代中国画作品[5]。并且,可以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合作,将视觉艺术、材料科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不同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推动当代中国画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升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六、总结

材料色彩介入是一种当代中国画的创新表现方式。它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融合,不断地探索材料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材料色彩介入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探索创新方式。它将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特色和表现材料与现代工业革命后新的材料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二是,材料色彩介入打破了传统水墨的限制,使得艺术家在表现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艺术家可以通过新的材料和技术,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触及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三是,材料色彩介入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材料的选择和运用,还包括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反应。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艺术家可以获得一些独特的视觉效果,这推动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四是,材料色彩介入的引入,提高了审美的多元性与变幻性。创新的材料和颜料使得艺术家可以去寻找与创造更多的审美可能性和创造空间。当代中国画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材料和艺术的思考。

材料色彩介入在现代艺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前景。当代艺术向材料和技术的探索,为材料色彩介入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这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对显现艺术的深度和领域、回应现代社会和创作审美带来影响。从材料的角度出发,材料色彩介入也能推动材料科学与艺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材料科学和科技的发展。

同时,基于材料色彩介入的当代中国画研究,也为中国美术史带来了新的意义。材料色彩介入推动了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拓展了艺术表达的可能性。通过材料与色彩的交互作用,能够在创作中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这种研究不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促进了材料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基于材料色彩介入的研究将继续拓展新的材料选择和创新,并探索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这将进一步丰富和推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带来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秋梦.中国画色彩技法及国风设计应用[J].丝网印刷,2022(10):54-57.

[2]聂吉丽.新材料和特殊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1(07):44-46.

[3]刘洪海.色彩在中国画中的使用及其运用技法[J].大观,2020(04):150-151.

[4]杨淦杰.跨领域视角下当代中国画现状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大观,2023(25):44-46.

[5]王畅.当代中国画新工笔现象研究[J].参花(下),2021(05):

80-81.

[6]黄小玲.随类赋彩——中国画色彩问题探析[J].美与时代(中),2023(09):18-20.

[7]崔莹.浅析装饰绘画中色彩语言的表达及综合材料的运用[J].参花(下),2023(09):59-61.

[8]夏玥婷.论中国画元素在日化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2023,53(11):1367-1368.

作者简介:

宋昕昊(1993.6-),汉族,男,吉林白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画、水墨人物画。

猜你喜欢
中国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画的终结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6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