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住在城郊,离我居住的小区也不远。二老平时也没事,闲暇时间种种菜,各种应季蔬菜可谓琳琅满目。我家里的蔬菜基本不用买,每到周末,我去看下双亲,顺便再拿点新鲜的蔬菜回来。有时工作忙,实在走不开,父亲就会骑上三轮车把蔬菜送到我家里。
家里的地多,种的蔬菜吃不完,父亲会用三轮车拉到集贸市场去卖掉。自家种的有机新鲜蔬菜,每次在集贸市场都很快售空。
那天,周末回父母家,母亲在做饭,菜都烧好了,也不见父亲回家。我拨打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说,立马就回。不大一会儿,就听到三轮车的声音,父亲卖菜回来了。
饭桌上,我问父亲:“现在蔬菜不好卖吗?”父亲听我这么一说,长叹一声道:“哪是我的蔬菜不好卖,放在以前,一下子就抢光了。”我好奇地问道:“那为什么回来得晚呢?”父亲解释:“现在的人出门都不带钞票了,用手机扫一下就搞好了。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好多人挑好菜找我要收款二维码,可我哪有收款二维码?前阵子,我还找到熟悉的人,让他给我一个收款二维码帮忙收款,收款后再把现金给我。可时间久了,我总麻烦人家,感到不好意思,就没找他了。”
“这个还不简单,我制作一个收款二维码牌子给你,收钱后再给你现金,不就解决问题了。”我轻松地说道。
“可是……”父亲欲言又止。我看出了父亲的心思,哪怕是我,他也不想次次都麻烦兑换成现金。并且,放在以前,一堆蔬菜卖完收摊了,掏出衣兜里一把零碎的钞票,规整好再数一下,心里乐呵呵的,很有成就感。现在,一担新鲜蔬菜卖完了却看不到现金,父亲心里难免空落落的。这种失落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总得适应这个社会呀!
过了一周,我再去父母家,把制作好的收款二维码送了过去,对父亲说:“人家来扫码,会发出‘滴’的一声轻响,付完款后记得一定要看看对方手机。”说完,我打算给父亲做个示范,可惜不能给自己付款。于是,我想到隔壁邻居刘叔。我来到刘叔家说明情况,刘叔很乐意帮忙。他掏出手机扫了一下我的付款码,输入一元金额,再输入密码,一元钱就入了我的账上。刘叔拿着付款成功的界面给父亲看,上面有付款金额和收款人的昵称。父亲看后,点头表示明白。
这天早上,我的手机断断续续响起,我知道一定是父亲收到卖菜的钱了。为了不打扰别人,我把手机声音关得很小。临近中午,父亲打来电话,问我都收到钱了吗。我说收到了。挂了电话,怕父亲不放心,我在微信账单上查了一下,又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一共收了多少钱。父亲答应了几声就挂电话了。
开始一段时间,父亲还经常打电话来询问,后来慢慢不打了。有个周末,我照例回父母家,把父亲卖菜的钱用现金给他。父亲不肯要,说给小孙子买营养品吃。这是父亲的辛苦钱,我当然坚持给了他。
后来,考虑到自己是一名公职人员,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我在外面做生意,这样影响不好,就把自己的顾虑说给了父亲听。父亲听到会影响我的工作,连忙摆手正色地说:“那不可以再用你的二维码了。”最后,我给父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并给他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再重新制作一个父亲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牌。我还交代父亲:“每次去卖菜,要把手机电充满。只要收到款,手机都会响一下。”
父亲有了属于自己的收款二维码,欣喜不已。之后,父亲三轮车上装满青翠欲滴的蔬菜,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的牌子,行驶在马路上……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