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刚到家,不等我进屋,老爸就迎出来,手里晃着一本杂志,问我:“闺女,你打电话问问,我订的这刊物咋还没送来?”我瞧了瞧杂志封面,又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日期,没好气地回应他:“上次不就告诉你了吗,这是月刊,要到出刊时间才会送来。”老爸一听,扶了扶眼镜说:“怪我太心急,你订的这些报刊啊,我都喜欢,很长见识,你别忘了把明年的续上啊!”
到了中午,老爸一改往日“饭来张口”的做派,把我和老妈赶出厨房,非要给我们露一手。老爸将亲手烧的三道菜端上桌,还挺像模像样,味道也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我打趣道:“老爸真厉害,一不留神就成大厨啦!”老妈则红了眼眶,说:“给你做了大半辈子饭,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吃上你烧的菜。”老爸有点不好意思,指了指一旁的报刊,笑着说:“都是跟这里面学的,现学现卖,请两位多担待。”
事实上,老爸的变化不只是厨艺,更是他整个人的状态。两年前,老爸生日那天,我送给他一部智能手机,想让他换一种更便捷的方式与亲友们联系。起初他还挺排斥,怕自己不会用,岂料学会后就一头钻了进去,打游戏、看直播、刷视频……每天盯着手机至少十个小时。老妈劝他注意身体,他置若罔闻。有一天,他感觉眼睛干涩,还有点头晕,这可把我们紧张坏了,去医院检查,还好不是高血压犯了,而是过度沉迷手机带来的不良反应。医生叮嘱他要少看电子产品。
从医院回来才两天,老妈就向我告状:“你爸滴完眼药水,还偷看手机呢,拿起来就放不下。”实在没办法,我索性把老爸的手机设置成了“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并经常突击检查,一旦发现他盯着手机,便暂时没收。如此一来,老爸看手机的时间确实少了。但他好像又出现了“戒断反应”,整天懒洋洋地窝进沙发里,脾气也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发火。用老妈的说法就是:“他以前忙惯了,一闲下来,都不知道该干啥。”
怎么样才能让老爸“老有所乐”呢?经过与老妈沟通,我得知老爸年轻时是单位的宣传干事,很喜欢看各种报刊,家里也订了五六种,后来工作一忙,实在没时间看,才没再订。我顿时有了主意——让老爸与报刊“再续前缘”吧!在邮局,我给老爸订了我们当地的日报、晚报以及老年健康类型的几种杂志。工作人员说,个人订这么多报刊的不多见了,了解到我是给老爸订的,直夸我孝顺。过了些日子,我接到老爸打来的电话:“我闺女太有心啦!我以后保证少看手机。有报纸、杂志看了,还看啥手机呀!”
从这以后,老爸果然减少了看手机的时间,重拾当年读报阅刊的兴趣。他把从报刊上看到的健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腿脚动起来了,饮食更讲究了,也很少熬夜了。晚饭后散步时,老爸还会给老妈讲报纸里的新鲜事儿,常逗得老妈直乐。他还多次向老友们普及读报刊的好处:“这白纸黑字,虽然不如手机里的视频花哨,但它没有那些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能让人静下心来,看起来不累,也不用担心上当受骗!”
曾经离不开手机的老爸变身为“报刊达人”,让我和老妈特别欣慰。这一次,我主动要求老爸打开手机,进入“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林林总总的报刊名称呈现在屏幕上,可按类别查看。今后的订阅选择,就由他自己做主吧。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