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军
(南京警察学院 团委,江苏 南京 210023)
2014年,共青团中央提出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16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内涵及开展方式[1]。201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并指出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在全国高校推广实施[2]。
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整体设计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高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2]。
系统推进学生教育评价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既要注重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又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当前公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3]。这是对培养高素质青年学生的重要要求,也是公安院校培养“又红又专”公安事业优秀接班人的重要方向。报告还提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3]。这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在迈向更加专业化、科技化、现代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公安院校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的思想信念、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工作思路、战略定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尚无针对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亟须对相关制度、体系、标准进行建设规划。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机补充,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环节,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服务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打造一份课业成绩之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每位学生在校期间的“足迹”记录。因此,“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高校共青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度融入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一项举措。公安院校多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方面尚未形成较为完整、有针对性、有效的体系和评价标准,缺少对学生课外参加各类活动的评价和记录体系,特别是针对公安院校特色的第二课堂内容体系相对较少。
截至2023年8月,全国目前共有公安类院校38所(其中公安部部属院校5所),司法类院校17所(司法部部属院校1所),这55所院校中,本科院校26所,专科(高职)类院校29所,部分省份正在筹建或升格公安院校。通过对公开可查的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情况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办法》中,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分为以下6个部分: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文艺体育活动、志愿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新疆警察院在《新疆警察学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中明确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评奖评优、推优入党、发展入团等相关工作体系并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其第二课堂活动共包含7个大类,分为思想成长类、实践实习类、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类、工作履历类和技能特长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河南警察学院均提出要充分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注重活动的创新思维,始终秉持开放理念,关注公安改革发展动态,推出一系列能够表达政治态度、富有公安特色、符合师生需求的品牌项目,全面展示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反映警院学子的思想动态、生活感悟,使活动富有生活感、时代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北京警察学院认为第二课堂建设应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丰富课堂中的各项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第二课堂活动品牌,构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框架体系。
就目前公开研究成果分析,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尚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建设速度有待加快。经过对现有公开资料的研判,目前相对普通高校来说,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相较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公安院校有一定行业特性上的差别,导致公安院校在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公安院校在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下,日常作息、学习、训练、管理等时间相对较为固定,在校学生可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缺少相对于普通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氛围和基础条件。
2.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针对性有待提高。目前,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多数还是以共青团中央下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模式为依托,针对公安院校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公安人才要求进行细化调整的方案并不多见,能够体现培养“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公安铁军导向的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稍显不足。
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忠诚警魂教育始终贯穿教育全程,也始终在人才培养方案、日常行为养成、课外活动开展等过程中发挥关键性、决定性和方向性的作用。理想信念是精神坐标、力量源泉,青年人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力量,作为公安事业的生力军和活力源泉,公安院校广大预备警官能否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决定着公安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忠诚警魂教育为核心,通过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标准设置,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公安院校向着培养具有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公安预备队伍的需求发展,努力为公安队伍持续不断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教育全体青年学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引导广大预备警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理想信念坚如磐石、让忠诚警魂融入血脉,为肩负起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使命任务夯实思想根基。
笔者就职的南京警察学院是一所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学校一直牢牢把握“公安姓党”“公安院校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落实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把服务公安事业作为最高追求。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政治建警、文化育警、素质强警”,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生课外素质教育为起点开展第二课堂探索。2011年,学校正式开始探索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文《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课外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之外,还必须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取得4个以上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方准予毕业。每位学生在修满规定的4个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后,超出部分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可以冲抵A类选修课学分,但冲抵A类选修课总学分不超过6学分。2014年10月,南京警察学院正式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支点开始探索规范化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并依托PU口袋校园平台进行网络信息化试点。
为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南京警察学院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现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所有学生均须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素质学分分数才能毕业:即学生在获得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之外,还应严格遵守学院警务化管理的有关规定,并获得不低于10学分(其中科研创新类不得少于1分,经典阅读不得少于2分,社会实践不得少于1.5分)的综合素质学分方可毕业。综合素质学分审核单位统一为各二级学院学生大队分团委。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理念酝酿、制度探索、推广试行、规范运行的多个历史节点,学校先后开展了素质学分方案试点、方案全面调整、方案微调等,现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体系,累计对2019届、2020届、2021届、2022届、2023届共5届近8 000名毕业生完成了素质学分认定,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相对丰富的成果。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下,学校还依托全国公安文联创作活动基地、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警乐团开展“管乐艺术”特色课程、依托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开展“合唱艺术”特色课程。通过“学生组织架构+艺术社团熏陶+专业课程培养”的三维立体培养模式,在20多年间培养了一大批管乐、合唱方面的优秀学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为学校公安警营文化建设和发展打造了闪亮的名片。
本文以南京警察学院为例,研究基于忠诚警魂教育的新时代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致力于为全国公安院校、政法院校以及军事类院校等类似性质高等院校在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1.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目前,虽然各公安院校已经在探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方案方面已经有所探索,但尚未形成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中的“三全育人”体系。因此,要把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各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由校内组织、教学、科研、学工、招就、后勤、警体等多部门协同配合,以共青团组织为主要实施方,在引导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就业创业见习、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4],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通过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整体设计,探索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形成贴合公安院校特点、富有共青团特色、全方位培养预备警官综合能力素质的制度机制。
2.突出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忠诚警魂教育核心特色。根据共青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体系分类要求,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应设置7个基本类别: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技能特长。
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深远的目标就是要加强预备警官忠诚警魂教育,引导预备警官筑牢政治忠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因此,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应更加体现公安院校思想引领、行为养成、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评价需求,不求全求多、但求精求实,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更多在体系中通过政策引导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地影响青年学生自觉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让体系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符合公安院校特色。因此,公安院校在设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时,可以设置校外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研究、文化体育活动、团学工作履历、公安技能特长类别,并从公安院校日常人才培养、警务化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出发,细分二级目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内容设计
参考以上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体系,各公安院校还可以根据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各自需求的项目内容、总分细分、评分依据、赋分模式等内容,充分发挥市场现有“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平台(如PU口袋校园、到梦空间等)的优势,结合各院校需求进行细化设计,并结合网络平台操作实践进行优化。
3.丰富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当前,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主要还在课程体系探索和应用阶段,依托相关平台,已经在课程体系建设、记录、数据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探索,未来公安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进一步通过智慧化互联网云平台,完善制度安排,初步形成有公安院校特色的“7+1”的一揽子制度安排,包括7个体系,即“思想成长体系、校园活动体系、志愿服务体系、课程项目体系、学分评价体系、数据应用体系、工作运行体系”,1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打造适应新时代公安院校发展的“互联网+”第二课堂的课外素质教育规范化制度,将预备警官从入校到毕业的思想政治进步情况及参与课外活动情况规范化、系统化、网络化、数据化,使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更客观、更细致、更规范,充分体现公安院校政治建警的第一要务,让“第二课堂成绩单”真正成为反映预备警官思想进步情况、综合素质情况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2015年,人社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并于2016年起正式实行。公安院校人才招录改革经过多年实践,为公安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公安专业人才,从源头上提升了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适应了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公安院校的共青团第二课堂是公安高等教育第一课堂外的又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育人平台,是面向公安院校全体预备警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公安技能、丰富实践经历、强化为民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重要领域。作为公安院校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和发展工作中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以模范行动进一步诠释当代共青团组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