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艺术歌曲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2024-06-03 15:19:37陈奕彤
当代音乐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演唱风格艺术歌曲

[摘 要]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培养了很多的音乐人才,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艺术歌曲也是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声乐体裁。其中黄自先生的音乐创作中谱写了大量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最为经典,艺术价值较高,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对他的两首艺术歌曲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 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 J6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5-0126-03

一、黄自及其艺术歌曲概述

(一)黄自人物生平

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学院派音乐教育家、重要作曲家,是我国专业作曲的奠基人,曾赴美留学,在美国欧柏林学院及耶鲁大学学习音乐理论、作曲等,以交响序曲《怀旧》获得音乐学士学位,也是我国第一部音乐交响作品;他回国之后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其中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并称为黄自的四大弟子;他提出了建立“民族化的新音乐”口号,将西方音乐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结合;黄自小时候在家中就接受着艺术熏陶,他最初接触西方音乐是在1916年,他在这一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学习钢琴和声乐。于1924年赴美留学,不仅学习心理学还选修了和声、视唱、乐理等音乐课程,1928年在耶鲁大学选择作曲专业继续学习音乐;1930年回国后应萧友梅校长的邀请被聘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授,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长达八年,主要从事作曲、和声课程教学,除了进行教学工作,黄自先生在创作音乐作品方面也有巨大的成就。1938年黄自先生逝世于上海。黄自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宝贵的优秀音乐作品,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周刊及第一个都是由华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他创作出的艺术歌曲为接下来的作曲家打下基础,他是第一个为国内系统的传授西方作曲理论,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动有着巨大的影响。[1]

(二)黄自音乐创作概述

黄自先生创作的作品风格多样,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独唱、清唱剧等多种体裁,最重要的音乐创作还是体现在声乐作品上,主要包括艺术歌曲、儿童歌曲、群众歌曲等,他所创作的唯一一部大型声乐套曲,我国的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被许多人熟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还是他的艺术歌曲。黄自的艺术歌曲是他所有创作体裁中数量最多的,有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从内容上可以细分为三类,抒情类有经典的艺术歌曲《春思曲》《玫瑰三愿》《思乡》等;古诗词类的有《花非花》《点绛唇·赋登楼》等;写实类有《天伦歌》《谁养我》,等等;1929年回国之后黄自开始了他正式的音乐创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群众类型歌曲逐渐取代以往悠扬的艺术歌曲,他创作了许多爱国作品,如《抗敌歌》《旗正飘飘》《国旗歌》等,旋律激昂,用音乐来抗敌报国,其中《抗敌歌》是他的第一首具有民族情怀的爱国歌曲;还有一些管弦乐曲《怀旧》《都市风光》等。[2]

二、歌曲创作特征分析

(一)音乐结构

1.《花非花》

《花非花》整体采用的是起承转合的一段体结构,共四个乐句、10小节,调式为D宫五声调式,结构简单清晰,整首曲子的篇幅短小,节奏为四拍子,速度为行板较缓慢,乐句也十分规整,每个乐句都由两小节组成。钢琴伴奏织体多以柱式和弦为主,整体旋律基本以二度三度进行,由两小节引子展开,接着第一乐句的两小节运用了向上四度模进的手法进入主题,旋律起伏不大;第二个乐句推动主题的发展,第三乐句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将情绪推动达到全曲的高潮部分,最后一句逐渐恢复平静。[3]

2.《玫瑰三愿》

《玫瑰三愿》是一首并列单二部曲式,这首歌曲由引子、A段、B段三个部分组成,调性以E大调为主,节奏为6/8拍。引子部分四小节展开全曲,由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引出主题,运用钢琴和弦乐器的配合使曲子充满古典浪漫的气息,小提琴独特的音色也为整首曲子渲染了悲伤的色彩,钢琴伴奏织体采用柱式和弦奠定全曲感情基调。A段共9小节,可分成a和a1两个乐句,a1乐句是a乐句的变化重复,两个乐句之间是模仿的关系。A段以“玫瑰花”开始,运用附点节奏推动音乐发展,旋律基本为二度音程进行,钢琴伴奏织体仍为柱式和弦,到13小节转变成分解式和弦为B段的出现做准备;B段为展开段,是A段的扩充发展,是一个非方整性乐段,转入升c小调,可分为四个乐句b、b1、b2、c,共17小节,这段的旋律音域较上一段明显升高,钢琴伴奏的柱式和弦也由左手转为右手演奏,左手部分琶音进行。这首曲子在结构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诉说着一幅玫瑰花逐渐绽放的画面,同一个乐句重复了两次;第二部分的情感加深,歌词运用三个排比“我愿”像是在感叹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

(二)风格特点

黄自在创作歌曲时十分注重将音乐与歌词相结合,也将中西方的创作技法完美融合,他想将诗词表现出其本身的旋律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并保持诗词原有的韵味,运用合适的节奏将歌词衔接起来,让歌曲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也体现出具有民族化的中国艺术歌曲。他的作品大都结构规整、风格清新,对整体布局要求一定的完整性,在歌词方面严格按照四音调作曲。[5]他的许多现实类艺术歌曲都体现着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艺术歌曲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大部分的音乐创作也都来源于古诗词。《花非花》这首曲子就是黄自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写的一首同名诗来谱曲的,创作这首曲子时国家也处在战火之中,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主要讲述的是与一位女子邂逅的爱情故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及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留恋。整首曲子的篇幅短小,仅有10小节、26个字;速度以缓慢的行板进行,节奏较为平稳规整,内容丰富且含蓄、意境优美;在乐器方面以古筝为主并与二胡、笛子等其他乐器相配合;在旋律上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既有传统诗词又有现代元素,使歌曲更加清新婉转。《玫瑰三愿》创作时中国正处于战乱动荡时期,淞沪之战后龙榆生先生来校园上课,看到了战事过后学校无人照看已经凋谢的玫瑰后,内心感到凄凉,一时感慨写下这首歌词,后来黄自先生将它谱曲,两人共同创作了这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这首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不甘心被他人安排命运,憧憬着未来的故事,也表达出了对多年战争的感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玫瑰三愿》这首曲子是中国古典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碰撞,在作曲技法上也是将中国的五声音阶与西方作曲技法巧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歌曲风格;在节奏处理上十分缓慢柔和,将作品情感娓娓道来;在乐器伴奏方面运用了钢琴和小提琴,钢琴演奏主要旋律,小提琴进行辅助的方式,后来加入琵琶等弦乐器后更加富有民族音乐色彩,使整首曲子更加立体丰满。

三、歌曲演唱风格研究

(一)演唱技巧的把握

在演唱歌曲之前要充分了解到歌曲的背景,作者所处时代、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诠释出古诗词艺术歌曲所表达出的韵味,结合气息、咬字、节奏等演唱技巧和自己的演唱经验更好地表现作品情感。在演唱时要吐字清晰、圆润,在演唱字与字时保持乐句连贯,把握好歌曲的节奏,在情绪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音色,气息的控制也是衡量一首作品的重要方面。《花非花》整体演唱难度不大,但它的民族韵味、和声织体的运用及钢琴伴奏的渲染让整首曲子更加丰富,也成为黄自艺术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它的演唱难点也更需要演唱者控制好演唱歌曲的音量,演唱出一定的流动性,将歌曲的强弱演唱得收放自如,而控制强弱最重要的就是先控制好气息,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基本功。这首曲子中的第一句“花非花,雾非雾”旋律在中低音区转变,演唱时不要很用力,在起音“花”时演唱不要太宽,演唱“夜半来,天明去”时可以做一些力度的对比,“夜半来”到“天明去”由强至弱,“来如春梦不多时”可以做渐强推动情绪,其中的“来”和“春”咬字要清晰,“不多时”保持足够的口腔空间,统一音色,“去似朝云无觅处”到了结尾,也是歌词中的最后一句,谱子上面又做了渐慢处理导致乐句时长较长,就需要做好合适的换气,我们在演唱时可以在“云”字处换气,演唱时做渐慢渐弱处理再接“无觅处”结束全曲,抒发出想要寻找朝云却没有踪迹的伤感之情。这首曲子的速度是行板,演唱时的速度不宜过快,虽然整首曲子的旋律是轻巧婉转的,但在演唱过程中还是要注重将所有乐句唱得自然、连贯,保持足够的气息使演唱出的声音更加圆润。[6]《玫瑰三愿》这首曲子的乐句整体是大线条,因此对演唱者的气息要求比较高,练习时尽量做到将每一个乐句完整地演唱出来,可能会出现一句话不能够完整唱下来的问题,要提前找好换气的位置,如果出现换气位置不当的现象会影响作品整体的表达,换气的次数过多也会影响作品的情绪及听众对作品的理解。在演唱中进行换字时要注意不要改变位置,控制气息,保持口型在同一声音位置上演唱。第一句“玫瑰花”运用模进和附点的节奏型,在演唱时要有连接的感觉,音色可以柔和一些,第一个“玫”字是弱拍,音量不需要过高,闭口音咬字时不要太僵硬,归韵到“ei”上为下一个字做好准备,到第二个“玫瑰花”时可以将语气稍稍加强,其中的“花”字和“烂开在”中的“烂”字都是“a”元音可以向“o”上面咬住;a1乐句的“碧栏干”中的“栏”一字多音,六度下行在练习时要注意音准;B段中的三愿“我愿那”中的“那”低音到高音保持时打开内口腔,保持旋律平缓;三个愿望中的“妒”“爱”“红”都是旋律大跳后的音,时值比较长要注意气息的平稳,特别是第三个愿望的“红”字,它的韵尾是ong音,音域更是到达全曲最高音小字二组的升g,如果尾音收音过于僵硬就会导致音节发生变化,在这里要注意韵尾的表达,八度的大跳体现激动的情绪,在演唱前提前吸好足够的气息,高音“红”字拽住气息注意不要浮起,可以在“颜”字后面吸气保持乐句的完整,另外“三愿”的强弱也要有所区别,逐渐递进增加强度;“好教我留住芳华”虽然音域较低但还是要挂住高位置,稳定气息逐渐减弱。[7]

(二)情感表现的处理

《花非花》这首曲子是以古诗词为歌词,黄自先生对古诗词作品有其自己的研究,他将诗词与自己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首经典的艺术歌曲,曲子主要讲述了一位女子邂逅爱情的故事,歌词中通过描写景物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对人生梦幻的感慨,也表达出了世事无常,带有忧伤、叹息之意,黄自基于此背景及诗词内容融入音乐旋律形成了这首作品,这首歌曲中的“花”“雾”“春梦”“朝云”都给人一种虚无缥缈、难以触碰的感觉,其中“花非花,雾非雾”这两句在写像花却不是花,似雾却非雾,十分迷茫难以捉摸,像是通过描写景色在诉说什么,它的旋律基本是上行二度很平稳,可以唱得含蓄一些,通过柔和的语气将观众带入情境中去;“夜半来,天明去”描述了它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来,天亮时又悄悄离开,夜半和天明的交替及旋律的向下进行也体现由甜蜜到失落的情绪变化,演唱时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语气可以较上一句浓烈一些;最后一句“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描述来时像春梦一般不多久留,去时像朝云一样寻不到踪迹,给人们一种爱情到来时的甜蜜但就在一瞬间如梦境一般消失后的伤感,到“朝云”“无觅处”时的速度逐渐减慢,以轻柔的语气结束整部作品。[8]《玫瑰三愿》的三小节前奏部分犹如三声叹息,循序渐进带入情绪。A段在温柔地叙述出一幅宁静绽放的玫瑰花画面,在演唱时的情绪不要太强烈,a乐句唱出淡淡的哀伤递进到a1乐句,两处“玫瑰花”演唱时要有情绪的变化,像是玫瑰花在诉说自己的处境和悲惨经历;B段作者的歌词中透出了三个愿望,运用模进变化发展,情绪较A段也丰富起来,在力度上也有着从中强到弱再到强的变化,前两个愿望都使用了六度跳进来表示激动的情绪,到第二个愿望“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可以推动情绪不断向前,为下一个愿望做铺垫,第三个乐句的情绪使用八度大跳达到全曲高潮,音高递进的同时也让情绪表现得越来越强烈,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留恋,也是通过三个排比乐句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递进;第四个乐句“好教我留住芳华”叹息着诉说出最后一个心愿,这里的情绪不要突然减弱,随着前一个愿望逐渐恢复平静避免突兀直至结束。A段中描写的玫瑰花盛开的景象与B段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也是借玫瑰花来比作当时动荡的国家,演唱整首曲子时要尽量表达出不被压抑束缚、追求自由的情绪。[9]

结   语

黄自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财富,他的艺术歌曲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黄自将所学的西方音乐作曲技法与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为我国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黄自的两首经典艺术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入手,从背景、演唱技巧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对黄自的艺术歌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读者了解到黄自先生和他的艺术歌曲,对以后的演唱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哲.黄自艺术歌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吴龙.谈黄自三首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 姜媛菲,刘佳音.浅析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的音乐创作特点[J].黄河之声,2018(01):20.

[4] 张卫,姚绍昭.论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分析——以《玫瑰三愿》为例[J].黄河之声,2023(04):142-145.

[5] 关怡.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研究综述[J].北方音乐,2020(12):101-102.

[6] 莫幸锋.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花非花》演唱技法研究[J].黄河之声,2020(17):174-176.

[7] 张楚.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19(02):56.

[8] 陈姝姝.黄自艺术歌曲《花非花》音乐特征研究[J].黄河之声,2021(16):142-144.

[9] 李佳荠.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探析[J].当代音乐,2021(08):104-106.

(责任编辑:韩莹莹)

[收稿日期] 2023-11-17

[作者简介] 陈奕彤(2000—  ),女,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沈阳  110000)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演唱风格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 03:07:40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乐府新声(2019年2期)2019-11-29 07:34:18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长江丛刊(2018年11期)2018-11-15 03:25:03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 08:07:53
西方音乐的魅力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2:05:54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12期)2016-06-30 11:48:35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2:54
豫剧现代戏研究综述
戏剧之家(2016年11期)2016-06-22 11:09:15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