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育群
4月2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85票同意、34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2024年印度—太平洋安全补充拨款法案》,该法案要求向美国的“印太伙伴”提供总额81亿美元的援助,与《21世纪以力量求和平法案》《乌克兰安全补充拨款法案》和《以色列安全补充拨款法案》一起通过,几天后经参议院快速批准交由拜登总统即刻签字成法,再次显示出台湾问题在美国全球防务中的战略核心性。
《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主要目的是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行动,其中33亿美元用于发展美国潜艇基础设施,20亿美元为向台湾和其他美国主要盟友提供的“对外军事融资”(FMF),19亿美元用于补充五角大楼向台湾提供的军事服务、军事教育及训练,以及向地区合作伙伴提供的国防物品和服务。
法案的具体内容至少反映出美国“印太战略”的三重政策含义:首先,美国“印太战略”在安全上的重点是不断加大对华军事威慑。华盛顿战略界基于“能力决定意图”的逻辑,认为军事实力的迅速上升终将改变中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唯有通过强大的军事威慑才能遏制中方产生“用军事手段改变印太地区秩序”的企图;其次,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威慑能力正迅速下降,急需通过强化台湾及美国其他地区盟伴的军力,来阻止这种下降趋势;第三,虽然美国忙于应付欧亚和中东地区的两场危机,但从中长期看,“印太”才是其关注焦点,美国不会为了目前的两场并行危机就忘记谁才是其真正的战略竞争对手。
自美国将中国定位为其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后,其“印太战略”对台湾的定位就迅速清晰化。总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缘战略棋子。2021年12月,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拉特纳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台湾位于“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对“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美国维护在该地区的核心利益至关重要。随后,美国国内有学者对这种说法提出批评,认为其不符合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但从美国政府的实际举措来看,把台湾作为美国地缘战略棋子的做法是非常明确的,即通过对台军售、军援、军事训练,强化台湾“自身防卫能力”、美台军事关系以及台湾与美国部分地区盟友的军事关系,加大对中方的军事威慑,以此防止中方挑战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霸权。二是关键技术提供者,主要就是芯片。美国对华实行大国竞争战略,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关键技术。美国一方面施压台湾当局和台积电,要求台积电赴美办厂,以确保芯片供应链在美国本土复制,另一方面不断吓唬国际社会,声称如果大陆“围台”“攻台”,可能因芯片“断供”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三是意识形态帮手。美国政府在实施其大国竞争战略时不断强化所谓“民主对抗专制”的叙事。在浓厚的意识形态底色映衬下,美国政府无视台湾岛内民众对台湾当局“反民主”的大声批评,仍将台湾作为“印太”地区的“民主优等生”。
美国“印太战略”给台湾的定位,及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内不断强化与台湾关系的实际作法,正给本地区带来越来越大的冲突风险。首先,美国与民进党当局勾连谋求两岸“永久分裂”。2016年5月,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以模糊实质内容的说法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在大陆方面称之为“未完成的答卷”后,不仅未做任何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政策立场调整,反而在其第二任期提出“四个坚持”(坚持所谓“自由民主宪政体制”,坚持所谓“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坚持所谓“主权不容侵犯并吞”,坚持所谓“中华民国台湾前途,必须要遵循全体台湾人民的意志”),其中第二个“坚持”是李登辉1999年7月提出的“两国论”升级版。对此,美国政府公开表示蔡英文当局的政策是“维持台海现状”。2024年1月13日,“台独工作者”、民进党候選人赖清德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美国政府在选举前后通过各种形式对其施压,根本目的是阻止赖成为第二个陈水扁,推进“法理台独”,损害美国在台根本利益。但是,对赖清德表示将继续蔡英文的“国防”“外交”和“对中国政策”,美国政府则表示欢迎。由此可见,民进党提出“新两国论”,推进“渐进台独”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乐见并推动民进党当局和大陆的“脱钩断链”和“事实分裂”政策,妄图将两岸的暂时分离变成“永久分裂”。这种对“渐进台独”政策的默许和放纵是本地区安全风险不断升高的最直接原因。
其次,美国不断加大对台军售、军援和军训,不仅不会提升其所谓“对华军事威慑能力”,反而会进一步削弱中美就台湾问题曾经达成的基本共识,直接冲击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中美在三个联合公报中明确了美台发展的是“非官方关系”,而且美方在《八一七公报》中承诺,“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很明显,出于推进大国战略竞争的需要,美国违背了自己的承诺,不仅不断突破美台“非官方关系”的“天花板”,且在对台军售问题上不断加码。此次得到通过的《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不仅包括对台军售,还涉及对台军援、军训,以及将台湾纳入美国与其地区盟友的军事合作。美国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强化其在西太平洋日益不足的威慑能力,但却忘记了一点,即,只有被威慑对象认为受到威慑时,该威慑政策才是有效的。对中方而言,美方在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问题上不断挑衅,其所谓的“威慑”政策使其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承诺失去信用。美国国内一些学者警告说,当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之“威慑”和“再保证”环节失去平衡时,中美关系稳定将受到巨大冲击,美国威慑政策本身也将对台海和整个地区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
第三,美国将台湾纳入美国与其地区盟伴体系的军事合作,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是地区安全风险上升的又一推手。美国的“印太战略”试图搭建所谓“栅格状”(lattice-like)战略架构,以期最大限度地压缩中国崛起发展的时空条件。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把台湾问题作为拉拢盟伴的抓手,一是推出诸多所谓“台湾有事”的场景,二是不断炒作各种“时间表”——比如“2027年武力攻台”,以妖魔化中国大陆的和平统一政策,三是把台湾问题和性质完全不同的乌克兰危机作类比,四是在其领导的各种小多边军事安全机制(比如美英澳三方安全联盟、美日菲澳安全合作、美日菲安全合作)合作议程中扯入台湾问题,五是推动北约向亚太转向,把台湾问题作为跨大西洋军事合作的议题之一。而台湾当局甘于做美国“印太战略”棋子,积极配合美国的政策,以此寻求扩大所谓“台湾的国际空间”。美国政府的上述政策同本地区大多数国家支持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现实和对和平与发展的根本诉求相违背,是地区和平稳定的真正威胁。
2022年8月美国时任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台事件后,美国战略界吸取的“教训”是,对台湾的支持必须是实质性而非象征性的,因为后者将会直接引发美中军事冲突。《印太安全补充拨款法案》就是美国国会向台湾提供的所谓“实质性支持”,明眼人都能看到,这种支持的实质是用台湾民众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换取美国霸权在本地区的延续。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