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刘婷婷 陈文明 程永红
摘 要:标准化是促进共建园区高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共建园区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以国内共建园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国内共建园区的发展历程、政策要素及标准化发展现状,并提出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国内共建园区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共建园区,园区发展,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5.011
0 引 言
實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时期对我国区域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共建园区正是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达到多方合作共赢而开展的一种跨区域的经济产业合作模式。共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发达地区拓展地区空间,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升级,加速落后地区产业发展和区域整体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质量基础设施关键环节的标准及标准化活动已然成为促进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工具和手段。目前国内共建园区典型的案例有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泰州本溪医药园区、大连上海张江产业分园、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系统梳理国内共建园区及其标准化发展共性特征,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于国内共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共建园区发展现状
1.1 共建园区建设“三阶段”
共建园区一般是指以组织和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进行大规模梯度转移为主要目的,由两个或多个有合作共建意愿的园区,在政府和市场的驱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经济和产业载体,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共建园区早期发展依靠着强大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园区工业产值总体表现出线性增长趋势,改善了地区资源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受到极大重视和关注[1],从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1)。一是自发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众多的外资企业借此机会将本国使用生产要素较为昂贵的产业部门转移到我国,并在当地直接进行办厂投资。二是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生产要素价格的日益上涨。相关产业部门希望借助产业转移进一步降本增效,因此形成了一大批共建的园区,这一时期共建园区的发展多数呈现出企业主导、政府搭台的特点。三是成熟阶段,由于前期共建园区在各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许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希望利用这一优势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主动引进共建园区的建设模式,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作为发起者,与周边地市共建工业园区的基本态势,同时包括产业转移及管理制度转移等多样化的共建园区。
1.2 共建园区政策“四要素”
近二十年来,共建园区作为典型的飞地经济模式之一,逐步从小范围试点向全国面上推广,已经成为普遍实施的空间尺度重组方式[2]。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引导共建园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共建园区建设发展,包含管理体制、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科技创新等四个要素(见图2),致力于全面提升共建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共建园区标准化现状
2.1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情况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园区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指导园区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健全园区管理服务体系,提高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智慧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是实现园区产品和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的有力抓手,有利于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做强做优做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3]。由于共建园区涉及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涉及领域宽、范围广,目前国内暂无专门对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现有的标准技术委员会大多只涵盖园区建设的某一部分,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表1所示。
2.2 标准制修订情况
目前,我国与共建园区相关的标准多集中于园区建设和运营领域,针对共建机制和特色的标准较为欠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可为共建园区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的标准已发布83项,其中包括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16项,团体标准42项,涵盖多种类型园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智慧园区等)建设要求及评价导则、园区经济发展管理规范、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化战略工作指南等多领域内容(见表2)。其中,2023年10月,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566—2023《共建园区建设指南》是全国首个共建园区建设领域地方标准,该标准给出了共建园区共建模式、总则、定位、规划、机制、管理和服务、可持续发展、效果评估等内容,使共建园区建设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化。
3 共建园区标准化思考与对策
3.1 搭建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
当前共建园区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围绕共建园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中长期规划,应加强标准化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研究,做好共建园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在标准体系构建上,应立足于园区发展现状与标准化现实需求,搭建涵盖园区发展规划、土地集约利用、科技创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服务管理、园区管理、数字信息化等八个领域的标准子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高质量的共建园区标准体系。建立共建园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在相应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统筹共建园区标准制修订工作。
3.2 聚焦关键领域,研制重点标准
目前国内已经发布的园区相关标准涉及工业园区、化工园区、智慧园区等诸多类型园区,内容聚焦于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建筑设计、平台建设、设备安全等领域,园区共建的属性特征不明显。现有的江苏省地标属于指南类标准,对于共建园区建设的具体问题涉猎不深。标准化产业园区的关键在于建立模式,建立模式的关键在于明确标准[4],应结合共建园区定位、运营规划、管理服务、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要素,加快重点标准研制。
3.3 输出成功经验,做好试点示范
共建园区建设需要多方协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容易出现责任归口不清晰、跨部门统筹调度难度大、建设内容重复等问题,因此利用标准化的手段方法推动国内共建园区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共建园区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遴选国内优秀的共建园区标准化试点建设案例,在国内的各个共建园区宣贯推广,充分发挥标准化试点的地区带动和促进作用。
4 结 语
园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只有统一标准,才能促进共建园区的不同部门主体间的协同,进一步将标准化工作全面融入到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为共建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婷,李禕.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共建园区经济综合效率测度[J].湖北农业科学,2023,62(4):218-225.
[2]彭坤焘,陈柳伊,张雪.合作共建园区的博弈分析与机制优化思考[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
[3]程军.福建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2022(6):20-25+43.
[4]陈洪春.建设标准化产业园区的对策思考[J ].机电技术,2021(6):114-117+120.
[5]任浩, 甄杰.园区管理通论[ M ]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5-72.
作者简介
王鹏,硕士,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刘婷婷,标准化工程师,主要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
陈文明,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标准化研究工作。
程永红,通信作者,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标准化基础理论和服务标准化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张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