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华 陈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何找到孩子学习和成长之间的完美平衡点?家长想多请几天假带孩子出去见世面,怎么跟老师说才显得不唐突呢?
假期只有5天,小琪妈妈想再请两天假带孩子多玩玩,这个时候要怎么跟老师请假呢?撒谎吧,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实话实说吧,因为要出去玩而请假、耽误正常上课,有点难为情。这个假到底该不该请,又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比较好呢?
老师的心里话
作为小琪的老师,我完全能理解小琪妈妈想要凑小长假的想法。
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愿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多职场妈妈白天要忙工作,晚上回到家里要做家务、辅导孩子做作业,周末一般还会带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亲子时光往往受到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真正能享受的轻松愉快的亲子时光少之又少。
小长假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通过短暂的旅行,孩子能亲近自然,体验不同的世界,父母也可以专注地和家人享受一段亲密的亲子时光。然而,官方安排的5天假期,考虑到出行和回程的时间,实际上能用来游玩、放松的时间可能仅剩下3天。因此,小琪妈妈一定是这样想的:如果能多争取几天假期,既能错开高峰出行,又能好好和孩子享受一段更长时间的旅行。
与此同时,我也深知假期出游对于孩子开阔视野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性。古语中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意思。我也理解有些家长选择给孩子请假错峰出游,不仅是为了避开人潮,更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
但作为老师,更有责任提醒……
虽然我完全理解小琪妈妈的愿望,但这样的请求确实让我处于两难之间。作为老师,我必须坚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一旦有这样的先例,可能会让更多家长提出类似的请求,从而影响班级的日常管理。
强调学生遵守学校规定,包括不无故缺课,这是其作为一名学生应尽的责任之一。这不仅体现了对个人教育的重视,也是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维护。学会在遵守规则和追求个人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他们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这样的成长中,妈妈的角色尤为关键,您的指导和示范将为小琪提供遵守规则和负责任行为的生动范例,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将影响整体,以及如何在个人愿望与公共利益之间做出合理的抉择。
听听老师诚恳的建议
如果在阅读了上述这些话语之后,您心中请假的念头已经悄悄退去,那么就让这个想法安静下来,让孩子留在学校,全心投入到每一节课的学习中,等到正式假期時再尽情玩耍,这也是一种美好。
但若您的心意依旧坚定,想要为孩子争取这次假期。那么在这里,我也从老师的角度,给大家分享几个策略化的请假方式。
诚信通行证:构建家校信任的桥梁
让我们共识一个基本原则—绝对不要撒谎。这不仅仅是关乎于请假的问题,更触及道德的核心。当我们选择不诚实时,不仅会在老师面前失去了信誉,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榜样。诚信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视。
曾有一位家长为了凑出更多的假期带着孩子回老家探亲,向老师编造了孩子突然发烧,需要在家休息的理由。结果,假期回来后,孩子在学校兴奋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回家乡捕鱼、爬山的趣事之外,甚至得意扬扬地告诉大家,他是因为父母的谎言而请下了假,享受了一个比别人长的假期,所以撒谎很好使。可见,家长的这种举动,虽然在这件小事上达成了目的,却在无意中给孩子埋下了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隐患。
要时刻记住,真诚沟通,诚信为本,这样的榜样示范和教育理念,远比获取短期的便捷和利益更加宝贵,也更能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和有诚信的人。
保持低调:享受私密的家庭时光
如果在和老师进行坦诚沟通的基础上获批了假期,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对此事保持低调,珍惜老师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一方面,父母要叮嘱孩子,回到学校后不在同学面前大声宣扬自己的“特殊假期”。另一方面,最好不要在非假期的几天,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游或度假的照片,这可能会给老师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
明智选择:请假决策的后果意识
在决定请假前,家长要和老师确认一下学校的重要活动或考试时间,避免错过这些重要的时刻。重要活动往往是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核心阶段,比如评优选拔、关键考试,即使是班级演出,也是孩子展现自我、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宝贵机会,都不宜错过。否则孩子不仅失去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可能因此错失了与同学们共同成长、共享成就的机会。
同时,如果家长决定请假,就应该全面考虑并做好准备面对可能的损失,承担相应的后果。例如,很多学校的评优规则都是,若孩子在评选期间缺席,则视为自动放弃评优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立场,意味着如果家长决定继续请假,就必须接受与之相关的所有结果。生活中的确见过这样的案例:家长请假带孩子出游,结果错过了学校“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家长为此非常后悔。
因此,请假决定的背后,也展现着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取向问题:是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出游经历重要,还是让孩子体验到完整的学校教育和活动更重要?
多协调:保证学习进度,保持与学校的沟通
孩子虽然请假了,但学习进度不受影响,这是每位家长要负的责任。为此,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内容,通过提前规划假期学习或安排孩子补课等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请假结束后,家长要帮助孩子迅速回归学习状态,确保与班级的学习进度保持同步。
此外,即便是在假期中,保持与学校的必要联系同样重要。家长确保在有任何紧急情况或学校通知时,都能及时获悉并做出相应处理。这种做法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有责任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家长对老师和学校工作的尊重和支持。
虽然偶尔的假期能为家庭带来难忘的共享时光,但过于频繁的请假却有可能逐渐侵蚀家校间的信任,打断教育的流畅性。家长须谨慎权衡,在孩子的长远成长与即刻快乐之间找到恰当的均衡点,做出审慎与负责任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