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施奇静/文 春田 谭希光/绘制
小池
[宋]杨万里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景色的清新小诗,诗中描绘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泉眼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是因为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荷花苞小小的,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没想到,便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了它的上头。
蜻蜓很早就引起了中国古人的注意。商代的青铜卣(yǒu)的铭文上就有关于蜻蜓的图像。《淮南子·齐俗训》中说:“水虿(chài)为(máo)莣(wáng)。”意思是水虿长大了会变成蜻蜓。也就是说,人们早就知道蜻蜓是由生活在水里的幼虫变来的。这种幼虫叫“水虿”。那“虿”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里说:“虿,毒虫也。”蜻蜓幼虫的尾末有2~3根尾鳃,有的尾鳃长,有的尾鳃短,看上去像蝎子。再加上蜻蜓的幼虫性情凶猛,喜欢捕食水中的昆虫,也与蝎子的习性相似。所以,蜻蜓被称作“水虿”也就不难理解了。
蜻蜓作为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几亿年。它们的飞行能力也进化到了顶尖水平。蜻蜓堪称“飞行王者”,它不仅可以朝任何方向飞,还能在空中悬停、倒着飞,飞行时还能180°急转弯。蜻蜓的耐力和速度也是非常优秀的,它们的平均飞行速度可达50千米∕时。蜻蜓中的佼佼者——黄蜻,甚至可以飞越印度洋,每年的飞行距离可达17700千米。
蜻蜓的成虫擅长飞行,它们经常在水边出现。部分蜻蜓甚至会在水面上产卵,所以才有了常见的“蜻蜓点水”的现象。我们不太容易见到蜻蜓的幼虫,因为它们几乎都生活在水中。“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蜻蜓”是蜻蜓的成虫,它是幼虫在数月到数年的时间里经历了10次左右的蜕皮,最终长出翅膀,羽化而成的。诗人用一个“早”字,告诉我们蜻蜓仿佛迫不及待地要长大,勾画出初夏的勃勃生机。
和萤火虫不同,蜻蜓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从幼虫蜕变为成虫的过程中不经历蛹期。蜻蜓幼虫刚孵化出来的时候没有足,在第一次蜕皮之后才长出足和触角。
蜻蜓平稳飞行的“秘诀”主要在于它四片宽大而轻薄的翅膀。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蜻蜓的翅膀上面有很多像叶脉一样的结构,叫“翅脉”。翅脉把翅膀分为许多个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让蜻蜓的翅膀更加坚韧。此外,它每片翅膀的前缘靠外的地方都有一小块深色的结构,叫“翅痣”。这块翅痣不仅颜色深,而且结实,它能够消除蜻蜓飞行过程中的“颤振”(当飞行速度达到一定值时,空气动力和结构弹性振动的相互影响会使飞行器产生一种自激振动,这种振动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蜻蜓的飞行更加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