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对策

2024-06-01 21:50李佳丽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甘肃省

李佳丽

摘 要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质量,还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甘肃省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农业设施建设落后、生物技术应用难度大等难题,同时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挑战。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径,增加财政支持,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全面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关键词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业设施;生物技术;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6.046

随着人口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弊端凸显。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改善耕地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还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并对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甘肃省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甘肃省绿色农业发展概况

甘肃省气候条件复杂,光热资源较为匮乏,适宜开发的农业资源有限。统计数据显示,2005—2020年,甘肃省化肥施用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01%[1](见表1)。同期全省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比例也从83.2%下降至76.5%。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养分流失及环境污染等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甘肃省于“十三五”期间提出,要推进设施农业与环保农业发展,到2025年,有机肥化肥替代率提高到60%以上,这就要求大力推广绿色高效农业技术。目前,甘肃省重点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并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光温调控等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定西市实施的设施农业项目,投资总额1.2亿元,种植面积达400 hm2,预计年产值可达1.8亿元[2]。定西市还建成了以氨基酸肥、生物肥为主的肥料生产线,进一步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甘肃省正逐步向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方向过渡。但由于自然环境限制,要想实现绿色种植技术全面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

2 甘肃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2.1 改善耕地质量

甘肃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2%,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0.053 hm2,不及全国平均值的40%,这决定了甘肃省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长期以来,为追求产量,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问题突出。2018年甘肃省土壤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各类污染问题耕地面积占比达到43.6%,其中酸化严重和重度酸化耕地分别有345.47万hm2和60.20万hm2[2]。

面对土壤退化的嚴峻现实,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改善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1)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果蔬大棚有效减少外界污染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与露地栽培相比,设施农业每667 m2用水量减少60%,用药量减少80%。2)推广生物有机肥,通过菌根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也可减少化肥用量30%以上。3)实施轮作制度,抑制连作障碍的产生,有助于平衡土壤养分,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4)推广保护性耕作,采用留茬、慢腐绿肥等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防止水土流失。综上所述,通过采用科学施肥、循环利用等绿色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还可直接提高土壤质量,为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保障,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这对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

2.2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长期以来,甘肃省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以畜牧业为例,2020年甘肃省牛奶总产量达到57.5万t,然而真正进入市场流通的成品乳远低于这一产量,大量鲜奶直接作为初级产品外销,利润有限。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标准化生产,不仅可减少农药残留,提高产品质量,还可实现规模化经营。2020年,我国首个奶山羊产业园在甘肃省临夏州建成投产,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电子耳标等技术实现精准化养殖,产品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价格是普通山羊奶的3倍[2]。

此外,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溢价效应日益明显,因为环保的种植方式更受消费者认可。以有机蔬菜为例,定西市通过实施有机种植及标准化生产,生产的蔬菜获得了中国有机食品及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品不仅在定西市较常规蔬菜溢价30%以上,还通过电商平台外销,2020年有机蔬菜销售额达到580万元[3]。可以看出,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提升产品质量安全,还可响应消费者需求,获得更高的品牌价值。这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有着重要意义。

2.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3,而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5%以上。过度依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不利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强调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统计数据显示,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农业用水总量30%以上。此外,推广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技术,还可实现营养物质的循环使用。

甘肃省气温逐年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传统农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定西市安定区建成的13.33 hm2设施农业示范园,通过设置自动补光系统,使大棚内光照时间比露天延长了3 h,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近30%[4]。

此外,发展绿色农业可带动就业创业。例如,兰州顺源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微藻的培育加工,年处理藻类1万t,新增就业岗位52个,带动农户种植藻类超133.33 hm2。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将成为拉动消费、带动增收的重要增长极。

3 甘肃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问题与对策

3.1 技术瓶颈

甘肃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设施农业发展与生物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1)大规模标准化设施农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甘肃省设施农业总面积仅占全国的0.6%,远低于东部省份。发展标准化设施农业需要高昂的前期投入,如采暖、通风、自动化灌溉和施肥系统都需要资金投入。但当前甘肃省设施农业以小型农户为主,设施简陋,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2)关键生物技术如土壤微生物菌剂的应用也有很大局限性。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不利于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同时直接从外地引入菌种,难以适应当地环境。例如,定西市通过在土壤中引入固氮菌,旨在增强作物对氮素的吸收能力[1]。然而,不同菌株的效果表现出有限性。为了实现预期的增产效果,还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如灌溉和施肥,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甘肃省农业部门应聚焦自主选育适应当地的微生物菌种[5]。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改造微生物的抗逆性。同时,开发低成本的菌种包衣技术,提高菌种在土壤中的存活率。通过比较不同菌种的效果,筛选出最佳种类。还可开展菌根共生系统研究,探索不同寄主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匹配规律。这需要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共同攻关核心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农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实现甘肃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2 资金与人力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资金和人力也是关键制约因素。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大量投入。例如,设施农业每667 m2就需要1万~2万元资金投入,远高于普通大田耕作。但甘肃省财政收入有限,公共财政投入不足。2020年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仅占全省财政支出的3.5%。当前农户自筹能力有限,同时缺乏必要的贷款支持,仅靠自身难以承担高额生产成本。绿色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例如,设施农业运营需要熟练掌握控温、补光、通风等设备操作技术的专业人才,精准施肥灌溉需要专业人员测定分析土壤的营养状况。但当前甘肃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严重短缺,技术人才稀缺直接制约了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针对以上问题,甘肃省可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补贴、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户采用绿色技术。可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社会投资参与农业建设。同时,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贷款,降低其融资成本。此外,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技术与资金优势,带动绿色技术应用。还应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订单培养、合作办学等途径,為农业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持与管理人才。只有系统解决资金与人力问题,才能保障绿色农业技术可持续推广。

3.3 生态与效益平衡

在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的同时,要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损害生态平衡,如盲目发展设施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会产生“三废”污染。甘肃省部分地区为追求高产,在设施农业中过量施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易导致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后果。此外,单一推广高投入的设施农业,也会加重农户经营压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发展低产的有机农业,短期内难以获得可观收益。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瘠,完全按有机标准生产,产量往往只有传统农业的50%~60%,直接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据甘南州调研,引入有机肥替代化肥后,农户净收入减少了30%以上[4]。

为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甘肃省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简易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发展特色有机农产品,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双丰收。还可采用轮作方式,同田轮种传统作物和有机作物,以确保农户收入。建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体系,为特色农产品开拓优质市场。只有在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和市场支持上实现有机衔接,才能真正实现甘肃省绿色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手抓”。

4 结语

甘肃省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面临设施建设、生物技术应用不够成熟等技术瓶颈,以及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问题。为系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应立足甘肃省实际,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还需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选择适宜的技术模式。未来要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增强农民参与热情;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实现品牌化经营。只有系统加强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支撑,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推动甘肃省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肃昌.以“藏粮于技”助推甘肃省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J].甘肃农业,2023(9):24-27.

[2] 黄雪茜.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与策略[J].中国市场,2023(2):14-18.

[3] 柳建平,武育楠.“双碳”背景下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基于甘肃省“杨秸秆”实践案例[J].中国西部,2022(5):93-100.

[4] 方蕊,曹世勤.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植保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5):25-28.

[5] 白滨,李瑞琴,于安芬,等.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现状及创新发展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2017(12):95-99.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甘肃省
甘肃省发布第3号总林长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俄联合办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浅析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