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静,黄建军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阶段性和开创性的成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奋进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唯有在回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保持正确的历史认知,才能增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的动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声誉和文化影响力。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1]235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释和实践研究之前,首先也必须对它的概念进行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概括形容思想教育领域的话语,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管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等密切相关,最早可追溯至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其中出现的“宣传工作”一词被学者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最初形态。后来列宁在1899年的《论〈宣言书〉》一文中首次对“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再到1934年苏联共产党(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中,斯大林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两个概念,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也被不断丰富发展。大革命时期,党就创办了工人夜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及军事政治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到“政治工作”一词。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提出了“政治宣传”一词,延伸发展了党的政治工作路线。到了三湾改编,又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党的政治工作路线做了最早的探索和实践。江西瑞金时期,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毛泽东代表苏区中央局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再次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工作问题。初到延安时期,党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相互融合,认为“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2]838这里渗透了毛泽东高超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艺术,至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1940年3月,陈云在延安抗大的讲话中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一词,指出:“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端正路线和方针、政策。”[3]196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推进到新阶段。1944年谭政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起草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内涵,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同绥远负责人的谈话》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一词,并且对具体方法也作了细致分析,这是毛泽东深邃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体现。
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占据重要地位。1951年5月,刘少奇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党在宣传战线上的任务》中使用“思想政治工作”一词,这一概念逐渐被党内外广泛接受,并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之一。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认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4]342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不懈地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马克思、列宁等人提出的“宣传工作”“政治教育”“思想工作”,再到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政治工作”“政治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都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事关国家民族命运和发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要求,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青年的引领作用。早在2014年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他便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5]13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226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大会主题,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的出台,更加宣示了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毅勇前行的信心,也推动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指导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发展。
历经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变革和创新中逐渐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初现雏形,到思想政治教育获得重生,再到探索与重建成为时代主旋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带领广大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在内忧外患的危难中亟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达到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匮缺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发动工人农民,早期思想教育主要采取广播和报告等形式激发工人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党通过在工人农民中积极开展路线、方针及政策教育来推进广大工人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促进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壮大革命力量。北伐时期我们党在军队开创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河,如前所述,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还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和官兵平等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军队组织纪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了党的路线贯彻执行,统一了军队的行动和方向,为党在军队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后在古田会议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7]92的原则。到了1941年,在全党开展了马列主义思想教育整风运动,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党风、文风,一改党内不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在方针策略宣传、政治动员和鼓舞士气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也十分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动员青年学生,成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者,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式从最初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共产党》《劳动界》等刊物,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成立专门机构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青年团体组织,通过一系列办学宣传等活动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延安时期党的高等教育始终围绕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宗旨,在课程设置及授课的内容、方法、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的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8]565党领导青年学生们围绕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开展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适应斗争需要的革命型青年学生,并辅助开展了很多其他形式的学习,例如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等向青年传播新思想。“在领导学生运动中,党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结合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学生自身利益,将其引上正确的革命道路。”[9]16无论工人农民军队还是学生群体,都贯穿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代主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从领导革命转变为搞好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在破除陈旧思想观念和调动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中始终发挥着能动作用。“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促使我们党在全国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对‘生命线’问题进行了阐释,并郑重申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工作定位,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0]449为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服务,根本目标是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大众化发展。当然,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历经波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曾陷入误区,从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至“文革”结束,共产党人的认识受到“左”的影响以及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知,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严重挫折和惨痛教训后,通过“两忆三查”为内容的忆苦思甜方式及时调整修正错误方向,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肩负着改旧创新的教育重任,高校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是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肃清封建的、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人才。同时,全国高校普遍设立了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雏形逐渐形成,1957年高校普遍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党以塑造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专心投入建设的青年为目标,青年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得到高度重视。1961年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规定了在高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序开展。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展开,旨在解放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领域中愈发重要和迫切,在企业、农村、军队、学校等各个领域中,不同的成员有着不同的背景和需求,因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具备针对性和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领域的开展必须坚持以实际为基础、科学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领域的成员进行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11]31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传播和深入落实,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成功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富起来”的道路上立足改革与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担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关注重点也开始转向加强与改进,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开拓创新人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信息化与全球化也给高校学生现有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我们必须面对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党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1993年到2010年期间,党中央多次发布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诸多核心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然而,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整体特征,在党的带领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教育工作作出全局性定位和总体性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从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首先,强调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时代特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建设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立足人本促发展,立德树人抓质量。对青年学生而言,“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5]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2]376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思维意识建构方式,科学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导思想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
其次,体现思想性与政治性高度统一的时代特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论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动态促进的战略性关系,“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及其时代发展的实际经验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塑造”。[13]81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理论高度与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联动,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新篇章,教育、引导、激励全体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最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的时代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文化更新的结果,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工作使命,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将中国故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提供了精神指引。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传家宝,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工作,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1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的方向。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作出了全面的调整创新。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推陈出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方式方法。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4]从方法上突出人本化、全面化、系统化,注重以切实的人文关怀来影响受教育者。此外,新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而是更加主动地融入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化创新教学模式,采取“互联网+”等网络平台育人模式,将网络育人与课堂育人相结合,从整体上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发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和改革,在于聚焦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7]540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必须充分将奋斗精神与思想教育紧密融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为党在新时代继续推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遵循。“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调整,也就规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变迁。”[15]12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已经不仅局限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还必须充分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来充盈自身学科的理论发展,以深度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功以才成,业由广成。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落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课题。展望未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水平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
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也是在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构建与塑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铸魂育人就是培养人的核心素质和精神要求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6]36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发挥着理论解释与宣传作用,注重培养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人才。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接班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充分考虑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举旗定向和政治引领的突出作用。高校思政课目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铸魂育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充分将党的政策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受教育者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把握住未来的话语主导权。也唯有如此,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才能以源源不竭的人才资源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思想保障力。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治党治国的科学,治国理政是党的根本。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也包括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秉承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7]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指导下,对于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继承历史的载体,也是塑造未来的关键。当代中国不断面临着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也并非一成不变,“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8]也要顺应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趋势,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更好地发挥思想塑造、行动引领作用,从而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以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推动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动员功能。因此,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守正”意味着我们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则需要我们敢于变革、勇于担当,不断探索科技、制度、文化等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四十多年风雨历程,思想政治教育正如一堂示范课,是守正创新的表率典范,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19]159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战略中,要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培育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的人才,以务实进取的教育方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武装是前提和基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新时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实践探索作为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与手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全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教育工程切实抓紧抓好,焕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新时代价值。
放眼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的世情国情党情里,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客观认识和适应世界变化,把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有机统一起来,自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武装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坚定信念,守住初心,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