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华,江晓晖
(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1]习近平在建党百年、建团百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作出了对青年寄予希望的阐述。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的一份子具有先锋性,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为滋养,加强初心教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新时代好青年。
大学生党员具有先锋模范作用,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素养养成、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榜样引领作用。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高度重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强调新时代青年必须勇于担当自身使命。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筑牢思想、练就本领的关键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熏陶下,加强初心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及时加强思想补钙,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入党初心,明确入党方向,自觉抵御不良风气,提高服务意识,做有血有肉有根有魂的合格党员,成为新时代有为青年。[2]
习近平强调:“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要求新时代青年要勇于奋斗、善于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有敢闯敢拼的精神,不断增强创新本领。[4]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初心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奋斗动力,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党员时应注重学生品行修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淬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引导大学生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承党的精神品质、增强理论素养、锤炼政治品格和提升文化水平等,[5]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进一步实现高校铸魂育人的培养目标。
习近平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蕴意,新时代青年观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注重家国情怀教育,厚植艰苦奋斗思想,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不断提升青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指出“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6]。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深刻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精神世界。[7]
党的初心始终如一、从未改变,但大学生党员初心却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处于人生最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给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带来一定挑战。
2.1.1 入党动机不纯
受多元社会思潮与互联网亚文化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动机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格处于磨合期,“三观”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干扰,对社会的认知不够深入,知识掌握不够系统,难以深入理解加入党组织对人生的深刻意义,导致个别大学生存在对党性认识不够到位、动机实用功利化、立场不坚定、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将入党看作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个人利益出发,为了方便求职而选择入党,甚至部分大学生虽已入党,却未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1.2 初心意识淡薄
不忘初心是共产党员的永恒本色,作为大学生党员应当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勇于担当使命。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正处和平年代,缺少血与火的考验。小部分存在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注重生活享受,追求个人与家庭安逸,初心意识淡薄,没能真正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服务意识。信息化时代网络便捷拉大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距离,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大学生党员减少与群众接触,有限的学识也难以帮助群众,未能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解决群众之困,久而久之,易于脱离群众,淡化初心意识。
2.1.3 理论素养不高
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怀有美好的、质朴的初心,但由于认识不够深刻,致使立场不够坚定,对党员责任与义务认知不够清晰,涵养定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欠缺,对党员初心教育的深刻内涵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加强深入学习,不断砥砺品格。
2.2.1 教育方式单一
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方式方法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教育形式上,往往以大会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把听讲作为主要教育模式,未能将理论联系实践,较为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大学生党员学习兴趣,使初心教育相关理论学习不透彻、不深入,难以使大学生党员真正将党员初心教育内化于心,更无法外化于行,将理论运用于实际行动中。
2.2.2 教育效果不佳
在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上注重形式,往往忽视实效,导致大学生党员的初心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与党的初心要求与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党史教育上较为碎片化,学习不够系统,认识不够准确,未能真心为党组织事业尽心尽力奋斗。由于初心教育工作量大、群体多元,未能形成体系,导致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不够全面、系统,大大降低初心教育效果。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的主体,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必须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同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实践育人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实效。
3.1.1 筑牢思想,做坚定追梦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8]大学生党员正在处充满朝气的青年时期,在新征程中,应涵养政治情怀、人民情怀、奋斗情怀,锚定“圆梦”航标。践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增强大学生党员学习本领,厚植崇高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史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做忠诚于党、不忘使命的追梦人。
3.1.2 奉献社会,做群众贴心人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应当树立担当意识,增强服务意识,牢记入党初心,始终保持青春活力,将所学所能致用于实践之中。充分利用校园与区域共建优势,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立足学科专业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成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投身各村、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争做新时代竭诚为民、践行宗旨的群众贴心人。
3.1.3 艰苦奋斗,做时代赶路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9]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指引着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艰苦奋斗。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要求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幸福观,做最美奋斗者。大学生党员应当主动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居安思危,提高警惕,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反思、自省、自我革命,积极对照检查,查摆问题,切实增强自我净化的本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砥砺坚强意志,争做新时代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赶路人。
3.2.1 入党启蒙育初心,端正入党动机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国家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学生自身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以大学生党员成长为核心,开展初心启蒙教育,为大学生党员的成长保驾护航。把握新生入学有利时机,注重对新生开展党性教育,通过入学讲座、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党史视频、组织研讨等多种形式,启发大学生入党意愿,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学校以“四维考核”达标为抓手,在“学业学习”“干部任职”“志愿服务”“帮扶解困”等四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考核,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将初心教育贯穿大学生入党发展全过程,推动大学生党员初心培养发展,扣好大学生党员“第一粒扣子”,让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的效果更广、更深、更可见。
3.2.2 理论滋养悟初心,加强思想引领
伟大建党精神意境深远、内容博大精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蕴藏着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凝练出的无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渡过一个个险关、经历一重重考验。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通过夯实理论学习,以伟大建党精神淬炼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注重大学生党员品行修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持续熏陶,通过线下的思政课与讲座筑牢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初步认识,掌握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内容和意蕴,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党员初心理论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增强理论学习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的优质教学内容与影音视频资源,更好地让大学生查缺补漏,又要让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构建完善的理论引领机制。
3.2.3 赓续血脉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与坚定不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在面临艰难险阻甚至流血牺牲时不改本色、披荆斩棘的强大精神力量之源,也是在新征程上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中创造新的伟大成就的灵魂之所在。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在新的赶考路上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为指引,做好接受重大考验的准备,传承与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党员初心,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与自身本领。
3.3.1 结合专业,营造良好培育氛围
立足学科专业特色,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培育氛围。第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先导,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对青年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党课学习活动,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定期定点,人人有笔记,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带动大学生党员掀起“双学”活动,做好大学生党员提升发展的“蓄水池”。第二,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核心,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积极号召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解决广大群众困难。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团—班—舍—员”五条途径引领体系,以“四个带动”为主体,即:以党建带动团建、班级建设、宿舍建设,以党员先锋带动全体学生,使党员在党支部成为战斗先锋,在团支部成为思想先锋,在班级中成为行动先锋,在宿舍中成为生活先锋,在学生中成为学习先锋,覆盖全体学生,构建上下联动、以点带面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党员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党员培育氛围。第三,以创新驱动、增强活力为重点,创建创新型党组织。强化阵地意识,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力争将党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的能力和本领。
3.3.2 榜样示范,美化初心教育环境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寻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老一辈优秀共产党员不畏逆境的优良品质,领悟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意蕴,营造良好的初心培育环境,引导大学生党员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与文化素养。选取毕业生党员作为典型表率,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全体青年学生讲正气、提素质、树形象,发挥大学生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形成良好格局。构建“四化一核心”的大学生党员初心培育模式,以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为核心,促使培育平台全程化、红色教育常态化、组织生活多样化、志愿服务专业化贯穿大学生党员发展各环节,积极开展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构建覆盖支部师生、上下联动、以点带面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党员初心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实效性。
3.4.1 创新组织生活载体,增强初心教育多样化
在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载体上,注重教育方式,依托“互联网+资源”,创建线上党支部,通过QQ群、微信群、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及时发布党员初心教育,运用新媒体手段动态形成大学生党员教育成效数据,主动占领思想阵地。开展强国微讨论,撰写微体会等活动,确保组织生活形式上“活”、载体上“新”、效果上“实”。定期开展在线党课培训、在线实事热点讨论,并对平台的大学生党员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考核等,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质量考评。
3.4.2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助力初心教育常态化
整合“三种资源”,助力红色教育常态化。将“主题党日”“思政云课”“节点教育”三种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确保红色教育常态化、不断线。重点打造党建活动中心,打造党建文化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初心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鼓舞大学生党员。依托思政“云”课、道德讲堂、励志讲堂等第三课堂,开展思政云课,创新宣传方法,聚焦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的涵育功能,生动形象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大学生党员致敬祖国、热爱祖国。形成大载体指引小载体,小载体补充大载体的格局,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能力不断得到锻炼,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初心更加坚定。